长江航运服务通州湾新出海口发展思路研究

2021-07-11 10:59彭书华刘涛易巧巧姜丰怡胡裕
中国水运 2021年3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服务

彭书华 刘涛 易巧巧 姜丰怡 胡裕

摘 要: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是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介绍通州湾新出海口基本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阐释新出海口对长江航运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从加快航道网络体系建设、提升港口枢纽服务能级、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完善、推动运输服务品质提升、加强安全智慧协同五个方面提出了长江航运服务通州湾新出海口发展思路,并对长江航运与通州湾出海口发展合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通州湾新出海口;长江航运;服务;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U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3-0014-04

通州湾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翼、江苏省南通市东部沿海,位于我国沿江沿海“T”字形结合部位,是长江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战略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努力使长三角区域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南通时强调,要以国际一流水平规划建设好通州湾港口,把通州湾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有序推动南通通州湾港区江海航运发展,构建分工协作、运转高效的干散货江海联运系统和集装箱、干散货江海直达系统”。

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将更好地推动长江航运服务沿江产业布局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完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力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江航运要主动作为,积极服务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共同推动通州湾新出海口成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门户、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支撑。基于此,本文从长江航运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对长江航运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长江航运服务新出海口的发展思路,以期能为长江航运服务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1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工程概述

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从2009年酝酿,2012年正式启动。国务院2009年批准了《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3个中心城市建设,区域内集中布局临港产业,重点加强沿海港口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级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打造成长江经济带北翼桥头堡、江海联动现代物流集聚区、江海产业联动发展先导区、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江苏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2017年,《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获江苏省政府批准,将通州湾临港产业城建设列为“三港三城三基地”的重要板块。201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意见》,对南通提出了“建成重要出海门户”的明确要求。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經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2020年4月,江苏省出台《交通强国江苏方案》,将“打造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作为一项重要的试点任务。2020年6月,江苏省与上海市正式签订《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州湾新出海口加入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母编队”。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得到国家、交通运输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均提升到战略层面予以推进。

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主要包括港口工程、集疏运工程和航运服务建设三个方面,将重点建设3条深水航道、3条江海联运通道、3条高速公路通道和2条铁路货运通道。其中,江海联运通道均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东灶新河-通吕运河-新江海河内河航道,连通通海港区;通同线-通栟线内河航道,连通九圩港;红卫河-通吕运河-新江海河内河航道,连通通海港区。江海联运通道的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江海联运体系,缓解长江口航道通航压力,更好承接长江经济带运输和发展需求,增强长江航运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保障能力。《江苏省通州湾示范区总体规划(2018-2035)》提出,到2025年,通州湾港区基本形成集装箱运输枢纽功能的港口基础设施及集疏运体系,航运要素集聚和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建成长江下游重要的航运枢纽,成为长江集装箱运输的新出海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500万标箱;到2035年,建设成为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枢纽港的核心港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集装箱吞吐能力超1500万标箱。2020年6月,通州湾新出海口正式开工建设,将形成国内不可多得的公铁水、江海河联运优势,为长江经济带以及长三角城市提供更有竞争力的物流服务。

2 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对长江航运的意义

《关于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长江航运打造成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内河水运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通州湾是江苏沿海难得的可建深水良港的港址,有望补上江苏省江强海弱、核心港口缺失的短板,对长江航运“三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的典型示范。建设新出海口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有利于长三角区域内河航道互联互通,构成江-河-海的航道大格局,有利于长江下游江河海多式联运中心建设,完善江海联运港区布局体系,有利于国家物流枢纽体系布局建设,推动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多层级物流运作体系,将在交通强国建设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二是内河水运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引领。建设新出海口,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水运网络,促进综合交通体系的互联互通,在江苏沿海地区打造大型深水港口,促进港口布局与区域开发相协调,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合港,增强长三角港口集群北翼港口发展能力,促进港口集约化、专业化,航道标准化、网络化,运输方式实现集装箱江河海联运、多式联运,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重点发展港区、长江航运江海联动发展的重要新载体,起到明显的绿色引领作用。

三是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建设的有效支撑。长江航运是国民经济循环中的重要链路和关键环节。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需要长江航运物流供应链稳定,来确保我国经济循环畅通高效。新出海口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通州湾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的比较优势,促进南通与沿江港口联盟发展和沿江城市交流合作,推动形成江海交汇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进一步提升江苏对内对外东西双向开放能力,以航运发展引领长三角北翼更高质量均衡发展,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优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进更大范围整合配置资源要素,更深层次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长三角新的增长极,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

3 长江航运服务通州湾新出海口发展思路

长江航运作为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黄金水道,应充分发挥联动辐射效应,推动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作体系,研究完善长江航运航线网络,推动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建设,强化安全智慧保障,积极服务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

3.1 加快航道网络体系建设

强化区域航道建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协调长江下游航道规划建设,推进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后续完善和长江口南槽航道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标准互联互通、标准衔接的高等级航道网络,构建畅通高效的长江口运输大通道。统筹航道整治与河道治理、干线与支流建设,推进区域航道网络化。协同推进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促进内河运输成为区域重要的疏港通道,力促沿江沿海港口运输降本增效,进一步增强航运发展对腹地经济的服务、辐射、带动作用。

打造大能力水路运输通道。强化航运在综合交通中的主轴功能,实现航运基础设施与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线、欧亚大陆桥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全方位联通、一体化融合,推动形成内部高效畅联、外部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充分对接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规划建设,形成北方沿海港口船舶进出长江的便捷通道。加强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的有效衔接,建成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航运快速通道网络,协同提升区域内河航运的质量效益和现代化水平。积极参与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推动形成区域多向立体、内畅外联的大能力运输通道,使南京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环节、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3.2 提升港口物流枢纽服务能级

打造高能级港口枢纽。合力推动港区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和融合,促进港口与沿江开发区、物流园区等协调发展。按照“四个一流”目标,共同加快推进通州湾港口建设,积极支持区域港口资源整合与一体化发展,促进港口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结构调整,提升港口现代服务功能。共同加快疏港铁路、疏港公路等集疏运配套工程建设,拓展港口服务的辐射范围,实现“公铁水、江海河”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支持港口码头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支持自动化码头建设和港口作业机械优化升级。

服务南通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长三角地区有18個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南通是其中之一。协同建立长三角国家物流枢纽间的省际协同配合机制,绕开行政区划壁垒,统筹资源配置。利用国家物流枢纽的资源集聚优势,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多层级物流运作体系,推动在国家物流枢纽之间建立班次频率高、运输规模化的高效“海铁联运”通道,减少陆海集装箱换装造成的效率损失,降低物流成本。利用国家物流枢纽的资源整合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航运与物流枢纽,形成货源汇集的规模效应,协同建立统一的物流定价机制,开展“门到门”贸易配送服务,形成“一单到底”物流模式,打造以长江下游物流枢纽为节点,覆盖长三角区域的便捷贸易网络。

3.3 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完善

加强长江航运与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衔接。加强长江航运基础设施与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全方位联通、一体化融合。积极参与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推动形成长江航运与长三角地区物流供应链的融合,形成北方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船舶进出长江的便捷通道。

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体系。强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高效衔接、功能匹配。实施铁路进园区、进港区工程,建设完善多式联运转运设施。推进铁路支线改造扩容,形成以铁水联运为特色的货运铁路网络。以提高江海联运、水水中转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为重点,加快江河海联运港区建设,加强南通航运物流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完善通州湾港区与南通港其他港区之间直通通道体系和内部运输系统,推动区间短驳航线发展,根据区间航线分布特点,推动中转流程改进和完善。

3.4 推动运输服务品质提升

研究优化完善航线网络。发挥港口在综合交通网络中的枢纽作用,扩大水路运输服务通达度和覆盖面,提升通州湾航运物流服务水平。建立完善长江沿线港口沿海运输、近洋运输、远洋运输等协同发展的运输新格局,积极推动直达运输班轮化发展,不断提高航班密度,创建直达航线品牌。优化集装箱班轮航线网络,积极推动南通港服务远洋运输。深化长江上中下游港口对接联动,优化长江转运支线网络,打造江海河联运示范航线,支撑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发展。

推动高等级航道网服务质量提升。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内河航运体系和通州湾港口深水良港条件,发挥长三角地区水网密集、纵横交错的航运资源优势,加快完善高标准、一体化的运输组织服务体系,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推动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线路供给服务质量提升。

统筹江海陆联动发展。发挥通州湾深水港口优势,强化联运协调,提升集装箱运输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以转型升级为基础,聚焦运输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快铁水联运发展,发挥示范工程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一体衔接,推动中上游港口与通州湾港口联动,为通州湾港口腹地及其辐射区域提供货物集散、国际中转、转口贸易、保税监管等一体化物流服务。

3.5  加强安全智慧协同

协力提升长江航运安全保障能力。健全长江航运安全生产制度与安全应急体系,加强安全监管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协同联动,继续共同加强长江下游水上安全管理,对接融入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体系。合力加强河道采砂通航管理工作,营造平安、和谐的通航秩序,推动航运安全保障体系发展,为通州湾出海口建设保驾护航。加强长江航运安全综合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协同共建现代化智能交通系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推动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与长江电子航道图对接,实现要素信息动态监测和专业导航应用,支撑全天候复杂环境下的船舶智能辅助航行。加快长江与通州湾出海口航行保障信息感知体系建设,发挥电子航道图等技术优势,助力建设通州湾出海口航行保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4 结语

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正有序开展,长江航运应抢抓机遇,积极支持新出海口建设,加强区域间的沟通协调,合力推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通航标准与运输政策,研究制定通州湾-内河-长江直达运输的相应规范与规定,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同时,应加快构建现代长江航运体系,深化江海联运发展,推动长江航运在服务通州湾出海口建设中实现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峰.南通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建设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20,40(3):09-17

[2]蔡雪尧,陈诚.关于助推通州湾建设成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的几点思考[C].2020年海事管理学术论文.2020-12

[3]刘峻源,周威平,汤丽丽.通州湾打造江苏沿海湾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对策探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07-11

[4]常曼,罗锋,章志,等.通州湾港口战略开发需求[J].中国港湾建设.2017,37(04):20-24

[5]李军,罗锋,常曼,林伟波,等.基于国家战略的通州湾港口开发建设的意义[J].水运工程,2017,s1(003):04-11

[6]吴炼,祁志国,毛克庭.通州湾江海联动示范区区域交通一体化研究[C].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7-11

[7]钮新强.长江口地区江海运河建设构想[J].人民长江.2011,42(15):01-04

[8]朱文君,盧兆欣,吴宵云.通州湾新出海口正式开工建设[N].南通日报.2020-06-30(A01)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服务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浅析丽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