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海上原油过驳安全举措

2021-07-11 10:59蒲天礼
中国水运 2021年3期
关键词: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

蒲天礼

摘 要:进入冬季以来,国外发现多例变异新冠病毒,全球疫情仍不断加速蔓延。国内疫情呈零星散发态势,且发生频率有所加快,防控压力持续增大。海上原油过驳作业,因作业地点离岸较远、登轮作业人员较多、人员组成结构复杂,疫情防控难度较大。通过研判新冠疫情新形势,分析疫情防控面临的新挑战,努力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海上原油过驳安全新举措,持续做好海上原油过驳生产安全和疫情防控,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两手硬、两战赢”。

关键词:海上原油过驳;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安全举措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3-0019-04

由于新冠病毒的变异性和复杂性,各国应对疫情上的非对称风险,疫情防控势必进入持久战阶段。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这是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科学界的基本判断[1]。虽然新冠病毒疫苗陆续上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疫苗方面的进展给我们所有人提供了巨大动力,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隧道尽头出现的光明。但是世卫组织感到关切的是,人们会以为新冠大流行已经结束。事实上,目前许多地方的病毒传染率仍然很高。”这意味着防疫工作由“非常态”进入“常态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坚持把“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防疫原则融入“安全、环保、高效”的海上原油过驳理念,建立健全疫情风险分级防控机制,创新开展船岸安全检查,慎终如始、化危为机,打造一流的专业过驳团队,定能在这场全球化危机中赢得先机,巩固海上原油过驳地位,为国家能源发展做出新贡献。

1新冠肺炎疫情对海上原油过驳带来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彻底打乱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秩序,不仅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各行各业也遭遇不同程度的创伤。

海上原油过驳锚地距离陆地较远,为保证过驳作业安全,过驳服务公司必须配备足够的专业过驳力量。海关、引航、货主、代理等单位也必须登轮完成相关工作,登轮人员较多且人员组成较复杂。过驳母船均为国际航线船舶,船员来自世界各地,船舶从中东、西非等石油产出地装货,中途停靠新加坡、斯里兰卡等港口补给,国外疫情风险难以把控,登轮作业人员存在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国内疫情严重时,外国籍原油船舶不允许登轮作业。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疫情却迅速蔓延,防疫重点调整为“防外输”,防疫主管机关要求减少登轮作业人员,非必要不接触,不得进入外轮生活区等防疫措施,对原油过驳作业产生巨大冲击。为严守海上国门,登轮人员必须单间隔离14天,中高风险地区职工不得外出,对职工正常休假造成了一定影响。

2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海上原油过驳面临的挑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过驳服务企业积极响应政策,按照防疫主管机关工作部署,提升政治站位,认真统筹安排,积极配合防疫主管机关,开展全面摸排,实行联防联控,制定《复产复工工作方案》、“一船一策”工作方案、《防境外输入工作指南》等,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切实做到生产安全和疫情防控两不误。但随着疫情防控愈加常态化,以及疫情的复杂化,海上原油过驳作业面临新着的挑战。

2.1 常态化疫情防控思想松懈

经过前一阶段的不懈努力,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新年伊始,过驳团队全面接种新冠疫苗,许多人都乐观地认为自己“百毒不侵”了,部分职工出现完全放松警惕,不做丝毫防备、麻痹大意的心态,长时间的安全和防疫工作也让他们思想疲软。思想上疲软、警觉性的丧失,可能直接导致疫情扩散。另一方面,部分职工认为自身抵抗力强,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只要做好足够的防疫措施不需要接种疫苗。由此可见,常态化疫情防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持久战,还需慎终如始,持续强化落实常态化防疫措施。

2.2 安全检查形式较单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海上原油过驳作业安全风险较大,一直受到各级主管机关高度关注。安全与日常工作息息相关,更是海上原油过驳作业的重中之重。安全和环保是过驳服务企业的红线、是底线、更是生命线。为切实保障海上原油过驳作业安全,对拖轮、过驳班组进行月度、季度、年度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以及不定期检查。鼓励职工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但海上原油过驳作业参与船舶较多,且过驳母船和子船均不属过駁服务企业。因防疫政策要求,登轮检查子船的频次明显减少。过驳母船大多是国际航线船舶,按照“非必要不接触 ”、“减少聚集”等防疫要求,与母船作业前会议被迫取消,船岸检查以查看证书、现场设备标识等为主,难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船岸检查。

2.3 应对突发疫情应急能力有限

海上原油过驳各参与企业,均制定了新冠病毒的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由于各企业均未发生过类似事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验不足。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相比,存在演练明显不足的现象。过驳各方新冠病毒应急预案呈现各自为政的现象,未形成统一有效的应急预案。最主要的是,新冠病毒疫情是公共卫生事件,难以靠一艘船舶或一个企业独立完成防控。过驳团队缺少与主管机关预案的有效衔接和联合演练,企业缺乏专业化的防疫队伍,应对突发卫生事件发硬能力有限。常态化疫情防控要去下,需要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能力。

3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海上原油过驳安全管理举措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更要加强联防联控,及时弥补现场防疫和安全漏洞。建立健全疫情风险分级防控机制,加强对疫情风险的分析研判,及时调整创新疫情防控和安全检查举措,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2]。

3.1 提高职工防护意识,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海事局分别发布了《港口及其一线人员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和《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V5.0)》,两个指南对港口装卸作业人员以及船员防疫工作给出了指导意见,对过驳服务企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企业根据最新的指南,结合过驳作业实际,修订适合自己作业方式的防疫指南。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和变化,跟踪两个指南的更新情况,及时对企业自身防疫指南作出调整。加强与指定医疗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获取有关权威防疫知识,教育职工增强疫情自我防护意识,注意个人卫生,推荐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的“六步洗手法”,提高防护能力。严格规定登轮作业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加强职工疫苗接种工作的正向宣传,疫苗接种,这将是人类战胜疫情的终极武器。引导大家积极接种,以免部分人员因不了解或盲目猜疑而错失接种机会。建立健全日常消毒台账、防疫物资台账、职工健康档案,做到各项记录可查、明晰且有追溯性。

3.2 建立健全疫情风险分级防控机制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即将颁布实施。新安法要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新安法实施为契机,在“一船一策”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将防疫风险纳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中,并根据疫情的不断变化以及风险管控的要求,及时更新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见表1)。

3.3开展多种形式船舶安全检查

目前,国际石油行业针对海上原油过驳的规范,主要是《船靠船过驳指南(2013版)》[3]、《船靠船过驳服务公司管理指南》[4]以及2020年修订的《国际油轮与油码头安全指南ISGOTT(6.0版)》[5]。《船靠船过驳服务公司管理指南》中,对过驳服务公司自查表给出了较为详细的检查清单,主要是过驳作业前、靠泊前、装卸货期间以及离泊前4个检查表,内容翔实针对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但仅仅是用于过驳服务商自查,对船舶的约束性较小。《船靠船过驳指南(2013版)》给出了船舶间安全检查表1-5,主要侧重船舶自查和互查。在过去的两年中,OCIMF和ICS与国际港口协会(IAPH)一起修订并更新了《国际油轮与油码头安全指南/ISGOTT(6.0版)》。第6版包含了一系列主要问题的最新思考,特别对船岸检查表进行了更新。修订后的船岸检查表旨在船舶抵港前/与码头接触前开始进行沟通,确保识别出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问题发生前得到解决。然后,沟通继续保持,从船舶到达泊位完成货物操作,直到船舶离泊。这也契合了过驳指南的相关检查要求。过驳服务商应以ISGOTT更新为契机,综合三个指南的检查表,整理出适合过驳服务商自己的船舶安全检查表。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过驳母船检查应侧重实操能力的检查和设备的效用试验,从而实现“非必要不接触”,减低防疫风险。特别加强对关键性设备的检查,比如消防设备、船员消防应急能力,P/V阀和(或)高速透气阀工作是否正常,惰性气体系统(IGS)报警测试等等。

3.4 关注职工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危机干预

为减少人员接触,过驳作业人员换班作业时间变长。过驳现场风浪较大,部分作业人员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晕船反应。外轮伙食不合胃口,作业体力消耗大,值班压力大。过驳现场离岸较远,手机信号较差,不能及时关注家人情况,过驳作业期间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反应。这时应充分发挥班组长、现场指挥作用,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现场作业人员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6]。切实到事前预防、事中协助、事后关注,帮助其渡过心理难关。企业应对职工家庭、生活情况进行细致摸排,建立生理、心理健康档案,切实关心职工工作生活,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企业氛围,提供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减轻疫情对职工心理的干扰和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加强对过驳作业人员心理危机干预,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原油过驳事业顺利开展。

3.5 更新应急预案,不断提高防疫应急反应能力

将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纳入企业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中。根据疫情发展新形势以及防疫主管机关对疫情的新要求,特别注重与上级预案的衔接,对预案附件中应急资源和防疫主管机关、定点医疗结构应急联系人员及时更新。在适当时机,组织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检验各过驳参与单位预案的有效性和衔接性,加强与主管机关联动,检验预案可操作性。对演练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修订预案。必要时,邀请防疫方面专家指导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4 未来与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巨大改变,对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为适应新形势要求,未来的过驳人才将加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一专多能、一人身兼数职,2~3个人组成过驳团队,完成全部过驳任务。总指挥兼任引航员,Loading Master兼任Mooring Master工作,带缆接管等工作将由船方自行完成。当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也将驱动航运数字化转型,以及船舶设计改革,将来的船舶将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将来,靠球安装,油管连接将由专用设备远程操控,船方与L/M远程实时沟通,彻底消除人员接触的防疫风险。

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且严峻,但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新冠疫苗让我们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明”[7]。虽然通往光明的道路坎坷而曲折,只要我们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當“硬核”,创“优异”,化危为机,努力提高海上原油过驳队伍素质,打造一流专业化过驳团队,坚定不移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后疫情时代抗疫常态化与经济社会发展[J]江汉论坛,2020(8):15-22.

[2]习近平.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5月15日.

[3]SHIP TO SHIP Transfer Guide for Petroleum,Chemicals and Liquefied Gases[S]ICS/OCIMF,2013.

[4]Ship to Ship Service Provider Management Incorporating STS Service Provider Self Assessment[S].ICS/OCIMF,2011.

[5]International Safety Guide For Oil Tanker and Terminals  (Sixth Eidition)[S].ICS/OCIMF,2020.

[6]姜慧晶 李执.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分析[J].文存阅刊,2020(24):20.

[7]谭德塞 新冠疫苗研发进展让人们开始看到“隧道尽头的光芒”[N].四川日报,2020年12月06日.

猜你喜欢
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常态化研究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