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在消化道重建中的效果对比

2021-07-12 03:29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510317余智涛温建燔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附表消化道根治术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510317)余智涛 温建燔

胃癌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在临床较常见,如不及时治疗癌细胞还有转移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患者主要措施,临床常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y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肿瘤切除以及消化道重建,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但在重建消化道时手术视野清晰度欠佳,易对胃组织造成牵拉,对胃泌素(CTAS)影响较大,不利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1]。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手术全程均在腹腔镜下进行,具有清晰的术野,可避免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胃组织的拉扯[2],因此能减少对其的刺激,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因此本文对TLDG与LADG在消化道重建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期间7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51.28±10.22)岁;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16例,Ⅲ期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52.37±11.39)岁;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14例,Ⅲ期11例。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行胃癌根治术;②符合远端胃癌诊断标准[3]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③耐受二氧化碳气腹。排除标准:①无其他脏器病变;②远处转移;③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相关操作。观察组给予TLDG治疗,患者取两腿分开平卧位,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头抬高15°左右,Trocar位置:脐下1cm为观察孔,左侧肋骨边缘下2cm和腋前交汇处为主操作孔,在右侧肋骨边缘和左、右锁骨中线分别与脐水平线相交处上方2cm为3个辅操作孔,建立二氧化碳气镜,在腹腔镜下进行淋巴结清扫,将直线切割闭合器从左侧上方主操作孔放入腹腔,离断十二指肠和胃远端大部,主操作孔放入标本袋,装入标本,用超声刀在十二指肠和残胃切一小口,直线型切割闭合器插入小孔,将十二指肠后壁和残胃闭合;吸引器吸净附近血液,观察吻合情况,再将共同开口牵拉对合,再用切割闭合器闭合共同开口,在腹腔镜下完成三角吻合。

对照组给予LADG治疗:麻醉、淋巴结清扫与观察组相同,在上腹正中做一5~7cm切口,植入切口保护器,将胃提出至切口外,完成消化道吻合,置管引流后逐层关腹。两组均观察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术后一般情况和肠动力水平。①术后一般情况:观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②肠动力水平:于术前和术后1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ml,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200)检测血液中CTAS及胃动素(MTL)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比较(±s,d)

附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比较(±s,d)

组别 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进食时间观察组(n=38) 1.62±0.51 11.26±1.12 1.37±0.42 1.29±0.38对照组(n=37) 2.21±0.62 13.27±1.39 1.69±0.45 1.72±0.55 t-4.494 -6.885 -3.182 -3.929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肠动力水平比较 术后1周,观察组MTL、CT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患者肠动力水平比较(±s,ng/ml)

附表2 两组患者肠动力水平比较(±s,ng/ml)

注:*P<0.05,与术前组内比较。

组别 MTL CTAS术前 术后1周 术前 术后1周观察组(n=38) 81.09±6.25 69.17±9.28* 253.41±10.53 221.37±26.73*对照组(n=37) 80.73±6.47 60.03±8.16* 252.59±10.29 195.68±30.59*t 0.245 4.533 0.341 3.869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进行消化道重建是主要治疗方案,其中LADG应用最广泛,通过在腹腔镜下清除淋巴结后利用辅助切口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但进行消化道重建时术野会受一定的限制,组织过度牵扯的风险较高,容易加重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偏长[4]。TLDG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通过在完成肿瘤切除后仍在腹腔镜下进行消化道重建,吻合时视野良好,以期能避免对吻合口牵扯,加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LADG在腹腔镜放大作用下可有效地清除淋巴结以及切除胃部肿瘤组织,再通过腹部切口在体外重建消化道,操作难度较低且吻合安全可靠[5]。TLDG全程在腹腔镜下完成,术野十分清晰,能清楚地分辨血管、神经、淋巴以及其他腹腔组织,再通过相关手术器械精准操作,能减少对周围组织刺激和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改善手术情况和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6]。

CTAS为胃肠激素,可促进胃肠道运动,使胃排空减慢;胃动素由Mo细胞释放,可使胃强力收缩和小肠分节运动,提高小肠传递时间,两者水平和胃肠功能呈正相关[7]。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周,观察组MTL、CT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LADG相比,TLDG在消化道重建中可改善手术情况和肠动力指标水平。因为TLDG在腹腔镜下进行消化道重建,避免了上腹部辅助切口,还可获得足够的手术切缘,因此可降低外界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和C反应蛋白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手术造成的创伤,提高手术效果,因此能改善术后一般情况,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同时TLDG可以减少对胃组织和吻合口的拉扯,吻合口宽大,血供良好,可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短。

综上所述,与LADG相比,TLDG在消化道重建中可改善术后一般情况和胃肠动力水平,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附表消化道根治术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