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他汀药物对脑梗死(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免疫炎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1-07-12 02:25柳淑青张丽娜刘宏伟张艳艳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6期
关键词:气虚通络神经功能

柳淑青 原 晨 张丽娜 刘宏伟 周 媛 张艳艳

(1.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2.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

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发组织缺血缺氧以及神经功能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头晕、口角歪斜、肢体乏力等症状,好发于老年人群,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其发病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生存质量乃至威胁其健康性命的严重疾病[1-2]。脑梗死的治疗中,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神经保护剂、他汀类调脂等的应用较多,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3]。而中医药在急慢性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不断推广,且有研究将中医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4]。本研究采用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他汀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观察其对免疫炎症、神经功能损伤、认知功能等多方面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旨在为急性脑梗死干预提供安全有效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依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中医确诊为气虚痰瘀互阻证;意识清醒,无进展性加重;自愿入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患者。

1.2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病48 h内入院就诊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保护神经等治疗。此外,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片)治疗,睡前温水口服,每次4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化痰通络汤:法半夏9 g,白术20 g,石菖蒲12 g,川芎12 g,丹参20 g,茯神10 g,党参10 g,生黄芪30 g,鸡血藤30 g,地龙10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早晚各温热口服100 mL,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评价的神经功能状况,包括意识、凝视、面瘫、上下肢肌力、共济运动、失语、构音障碍、感觉、视野、眼外肌运动等,分值范围0~42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7](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等部分,总分0~30分,分值越高则认知功能越佳)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8](包括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等8个项目,总分0~30分,分值越高则认知功能越佳,其中总分≥26分为认知功能正常)评估比较两组认知功能。2)治疗前后取空腹静脉血5 mL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血清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检测比较,获得的血液标本置于抗凝管中,上离心机,以3 500 r/min转速、3.5 cm半径、4℃离心处理10 min,待分层后取上层血清于-20℃低温冰箱冷藏待测,检测前半小时在20℃环境中水浴复温,相关血清学指标检测均采用安图A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相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检测严格参照说明书指导进行。3)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5 疗效标准[9]基本痊愈: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5%,<90%;且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45%。无效: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其中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均计入总体治疗有效率评价两组疗效。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且其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认知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水平比较 见表3~表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IL-6、hs-CRP、TNF-α、IgG、IgA水平均降低,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血清IL-8、IL-10、C3、C4、IgM水平则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治疗组(n=39)对照组(n=4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IHSS评分22.65±4.21 8.15±2.11*△22.71±3.96 10.89±2.46*MoCA评分16.89±2.95 24.25±3.53*△16.92±3.11 21.12±4.22*MMSE评分22.51±4.35 27.86±1.48*△21.14±3.22 25.21±2.56*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治疗组(n=39)对照组(n=4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6(ng/L)83.87±9.68 45.62±7.85*△84.52±9.23 59.73±8.44*IL-8(ng/L)30.38±1.98 37.85±3.85*△30.54±2.12 33.42±2.63*IL-10(ng/L)140.55±7.44 162.85±9.36*△141.31±8.21 151.84±8.87*hs-CRP(mg/L)5.86±1.63 1.26±0.35*△5.78±1.44 2.85±0.59*TNF-α(μg/L)31.15±5.22 15.33±3.15*△31.45±5.65 22.06±4.29*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水平比较(g/L,±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水平比较(g/L,±s)

组别治疗组(n=39)对照组(n=4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gA 3.18±1.15 2.42±0.44*△3.20±1.03 2.81±0.89*IgG 15.83±2.06 13.22±1.14*△15.87±1.68 14.19±1.25*IgM 0.88±0.15 1.25±0.23*△0.89±0.18 1.04±0.20*C3 1.05±0.24 1.65±0.31*△1.08±0.22 1.34±0.28*C4 0.22±0.02 0.30±0.05*△0.21±0.03 0.26±0.03*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6。两组头晕、腹泻、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脑梗死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患者的脑血液供应障碍可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10-11]。本研究亦关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平均在22分左右,MMSE评分较低,MoCA评分多数在20分以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多数为中度脑梗死,部分患者为中重度或重度脑梗死,这与李泽禹[12]和沐榕等[13]研究结论一致,其神经功能损伤明显,认知功能亦受到明显的影响,需及时有效的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调脂以及基础疾病控制等为主,但其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部分患者治疗后可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4]。近年来中医药在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干预中应用不断增加,且已有多个研究证实中医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更佳的疗效[15]。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学的“中风”范畴,其主要病因为人体年老体虚而气血津液的运行缓慢,津凝而为痰,血滞而为瘀,气虚痰瘀互阻,脑络痹阻,从而导致中风的发生,因此,其急性期治疗应以化痰通络为主,而加味化痰通络汤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6-17]。本研究亦在常规治疗干预和他汀类调脂的基础上,采用加味化痰通络汤连续治疗急性脑梗死2周,结果显示该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及提高MMSE评分、MoCA评分,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认知功能状况,且治疗期间头晕、腹泻、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未增加,是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炎症反应为机体防御损伤机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脑缺血后炎症反应过程,脑梗死后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可引发内皮细胞以及白细胞激活,从而促进促炎因子的产生和导致免疫炎症反应,其血脑屏障破坏和渗透性增加,可导致免疫紊乱,加之卒中后免疫抑制,其免疫和炎症指标均可相应地出现明显变化,而 IL-6、IL-8、IL-10、hs-CRP、TNF-α等均为常用炎症评估指标,而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补体C3、C4等可体现机体免疫状况[18-20]。本研究关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免疫炎症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治疗和他汀类调脂干预,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IL-6、hs-CRP、TNF-α、IgG、IgA水平而提高血清IL-8、IL-10、C3、C4、IgM水平,改善机体免疫状况,从而改善病情。其机制可能是:在常规抗凝、调脂等改善脑循环,保障脑组织供血供氧充足的基础上,神经营养干预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加之加味化痰通络汤中的茯神、白术、半夏等健脾燥湿,解除痰液滋生问题,石菖蒲化湿豁痰,丹参和川芎活血化瘀,地龙清热通络,鸡血藤舒筋活络,生黄芪、党参补中益气,炙甘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诸药合用可清热化风、活血通络,有助于改善血脑屏障情况及其相关免疫紊乱,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免疫抑制对感染率风险增加效应,减少感染相关疗效和预后不良影响,从而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病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21-22]。

综上所述,通过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安全有效提高气虚痰瘀互阻证之脑梗死疗效,并改善患者的免疫炎症状况、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和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然本研究的样本选取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且治疗观察时间偏短,明确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他汀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气虚痰瘀互阻证之脑梗死的免疫炎症和神经功能的近远期影响尚需多中心的长期研究观察。

猜你喜欢
气虚通络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气虚了,病多了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