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延伸服务探讨

2021-07-13 08:12付会明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南昌市330046
江西通信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长江流域气象流域

付会明 江西省气象局 江西省南昌市 330046

0 引言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是由某省气象局长江流域气象中心组织建设的一个集多种新技术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化气象信息系统项目,该项目基于新一代业务和通信系统环境为长江流域内各气象业务单位提供各种资料及产品的实时共享服务,项目在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及流域内12个省(市)气象局实施。

1 项目构成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项目在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建设综合数据库和面向流域内各省(市)的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建立流域信息共享业务流程和规范,实现全流域水文、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和拼图的共享。提供流域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和一键式服务功能,推进流域气象服务业务的整体发展。图1是平台WEB服务页面的展示。

图1 前端Web服务页面的流域产品展示图

1.1 技术特色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采用了最新的IT技术手段开发,是一个集中了多业务平台融合、数据自动推拉组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C/S与B/S混合平台模式、大带宽海量数据库以及基于云平台虚拟化环境等多种新技术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化气象信息系统项目。

1.2 平台运作机制

建立流域信息汇集和共享的机制和渠道,实现流域内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及决策服务、应急服务等信息的汇集和共享。为全面提高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预报水平,提升水文气象科研能力,为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和重大水电工程建设运行的气象保障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信息支撑。

依托卫星、地面宽带等多种现代通信方式,以及全国部署的新一代通信系统,快速、完整的收集长江流域各类气象及水文资料数据,推送需要共享的气象服务产品。对相关数据进行解码、MICAPS格式转换、数据反演等处理加工,生成各类气象监测、服务产品等。实现长江流域各省(市)水文气象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共享服务平台为流域内各气象业务单位提供各种资料及产品的实时共享服务。

1.3 平台结构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由信息收集与处理分系统、数据存储管理分系统、信息共享服务分系统、云平台支撑分系统构成。这里展示直接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的关键“信息共享服务分系统”的结构,如下图2所示:

1.4 平台实现功能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项目一期已建设流域气象服务综合数据库、流域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制定共享业务规范,建立流域中心、省两级共享业务流程,完成了预期功能。

(1)基于新一代通信系统和CIMISS系统实现数据环境及存储资源利用。建立实时数据库、资料处理、存储系统,实现了流域气象观测数据存储利用,以及流域气象服务产品的存储管理。

(2)初步实现了长江流域水文气象信息传输和长江流域气象观测、预报预测、水文信息以及流域气象服务产品的快速收集。建立一套完整水文气象信息收集、处理、共享及应用流程,为用户提供各类数据访问接口,面向气象部门用户提供信息共享服务。

(3)实现与MICAPS、SWAN业务系统结合,提供MICAPS、SWAN格式的流域各类水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产品。提供与流域信息相结合的气象服务,为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和重大水电工程建设运行提供气象资源支撑,面向专业用户实现流域水文气象预报预警的桌面应用服务。

(4)结合长江流域中心已建系统和现有的业务成果,建立长江流域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为流域气象中心各业务单位提供各种资料及产品的共享服务,面向外部门决策用户和行业用户提供流域气象信息服务。

(5)结合虚拟存储及云平台等新兴技术,初步建立了以云平台为支撑的硬件平台,以达到合理分配利用计算及存储资源的目的,为系统运行提供可靠稳定的运行平台。

2 综合平台对行业用户提供延伸服务需求分析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提供两种信息共享服务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是轻量级的网站发布方式,一种是重量级的数据推送方式。两种方式各有特点,网站发布方式客户端要求简单零安装。数据推送方式实现了产品直接到客户桌面的实时服务功能。对于需要对气象服务产品进行再编辑深加工和实时性要求高的专业用户,两种方式都是必须的选择。

目前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已建立流域中心、省两级共享业务流程,已在流域内各气象局关键部门应用,在汛期应急预警、防灾决策等方面发挥了作用。而平台具有的技术特点使其有能力将服务延伸到民航、水库、铁路等行业用户。分析可以看出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在对外商业化服务工作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能提供直接到桌面的服务。

2.1 产品自动配送和清理功能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具有完善的气象产品配送功能,平台部署推送程序完成气象产品的配送,通过相应的配置文件可以实现气象产品的定制服务,能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避免推送目录文件过多,推送程序还提供了文件定时删除功能。

推送程序配置文件表现为“名称=值”的形式,等号左边为配置名称,value为配置的值。#是注释。设置value值决定了推送产品的种类和目标。通常一个配置文件呈如下格式:

这里有几个关键参数,products 是需要推送产品列表,根据需要可增删其他产品名称。

micaps_dir 是micaps文件的接收目录。swan_dir是swan文件的接收目录。

micaps_default_keeptime 和 swan_default_keeptime是已配置需要定时删除的产品的默认保留天数。

2.2 完备的用户和资源管理能力

平台具有完善的用户管理功能,针对不同用户可以设置资源的不同访问权限。部署在

省级中心服务器上的推送程序,可以同时开多个进程,但每一个用户被限定为只能打开一个推送进程。通过这种用户管理机制,能自由决定对每个用户的服务时效,保证了平台在对外商业化服务工作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对那些不友好客户可以暂时关闭或禁用,保护服务资源达到保护服务者权益的目的。

2.3 具备日志审计功能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提供监控统计功能,省级中心服务器上的推送程序所在目录下日志文件记录了程序运行和数据传输详细情况,为掌握对外服务状态和故障及时排查分析提供了依据。

3 向行业用户提供服务的详细部署方法

3.1 省级中心服务器安装

在省级中心服务器上安装新一代通信系统单机版,配置网络等相应参数。安装好Mysql数据库、辅助任务等基础软件。

3.2 推送程序的部署

在省级中心服务器上开通相应帐户,安装推送程序。打开cjly.properties配置文件,

根据用户协议配置供应的服务产品名称。为了在Swan系统和Micaps系统使用该产品,需要对产品进行重命名,从而满足Swan和Micaps系统的命名约定,推送程序用来将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向各省下发的产品进行重命名并推送到用户Micaps或Swan 系统指定的共享目录里。开启推送进程进入工作状态,可以打开hx_tm.log日志文件查看运行情况。

3.3 实施结构和客户端安装环境要求

(1)系统实施结构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通过分层对外延伸服务。 以流域气象中心为核心的流域气象服务运行机制实施呈现如图3所示的三级结构。

图3 平台对外拓展服务层级部署示意图

(2)客户端安装环境要求

按当前全部34种产品满负荷一天约15G数据量计算,客户端最少需要SDH宽带2M或MSTP 4M带宽网络。

主机操作系统安装Microsoft Windows XP 或Microsoft Windows 7,硬件CPU主频: 双核2.4 GHz 以上,内存容量:4 GB 以上,硬盘容量:1 TB 以上(系统盘、数据盘分开),独立显卡:显存1 MB 以上。

客户端根据需要安装Micaps2.0以上和SWAN系统。

4 结束语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2014年已在流域内应用并进行推广,平台不仅实现了现有气象业务系统资源高效整合,还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具有流域特色的长江流域水文气象共享业务流程和规范,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随着平台提供服务的延伸拓展,将极大提高长江流域气象服务整体水平,在气象灾害区域联防和地区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长江流域气象流域
气象树
压油沟小流域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沙颍河流域管理
走遍长江流域的英国小伙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
大国气象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美丽的气象奇观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