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再造与深度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空间研究

2021-07-14 08:28项姝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深度图书馆空间

项姝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浅阅读已成为当下的阅读趋势和风尚,深度阅读缺失却十分明显[1]。要在阅读推广服务中推进深度阅读,这就需要在充分厘清深度阅读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契合深度阅读的情境空间,以空间再造的方式,改进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

1 基于阅读行为的深度体验空间

阅读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活动。阅读文本的产生、传播、接受背后都包含着复杂的社会行为。以文学为例,阅读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而围绕文学活动,作品、作者、读者,都不可避免地活动于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状况之中。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作用于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也影响着作品的内涵、作者的思维、读者的体验。因此,阅读是融合特定时空多种要素的复杂精神活动,世界、作者、作品、读者都参与其中,进行立体的对话交往,形成一个阅读的四维空间。阅读的深度,取决于读者在这个四维空间中的体验深度。下文以文学活动为例,探讨阅读活动的四维空间(见图1),以此为深度阅读推广的空间再造提供逻辑依据。

图1 阅读活动的四维空间

1.1 由环境构成的客体空间

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由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构成。之于阅读行为,环境可分为读者存在的宏观环境以及阅读现场的微观环境,两者分别包含主客观两方面的要素,影响着读者阅读。

宏观环境是指阅读活动中作为知识背景的世界,包括自然万物和社会历史现实的客观世界,人的思想情感、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主观世界。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宏观环境所包含的内容已经成为读者摆脱不开的影响因素,刻印在读者的阅读活动中。比如刘师培所说的南北文学不同论,北方土厚水深,百姓多尚实际,作品也多记事说理的文字,南方水势浩洋,百姓多尚虚无,创作也以言志抒情的文章为主[2]。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生存的环境对他们的创作与接受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人文风俗等主观的人文环境也对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选择、思考方向等有着导引与限定。微观环境则是读者阅读现场的物理环境以及这一环境对读者心境的影响。安静的环境有利于阅读沉思,有代入感的环境更利于读者沉浸,心情的愉悦或是环境与阅读内容的契合,容易激励读者阅读甚至与作品产生共情,进而深入文本内在空间,拓展思维,获取深度信息,得到深度体验。这是读者阅读的第一空间。

1.2 由读者和作者构成的主体空间

读者是阅读活动的行为施行者,在阅读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与文本的创造者进行对话,两者共同构成阅读体验的主体空间。这一空间是由读者和作者对话而形成的动态空间。一方面,读者主动与作者交流。读者以自身的知识储备、思维习惯、眼界认知,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流及自我反思。作者的画像则借助文本呈现出来,作者的行文习惯、作品的思想情感、思维逻辑、表现内容都是作者的外化形象,读者可以通过文本阅读获取作者的信息。读者通过与作者不断进行深入的对话,获取文本信息,进而挖掘作者创作本文的背后信息,并将之映射到自身的知识和思维中。另一方面,作者与潜在读者的交流。伊塞尔的“隐含读者”论提出,作者在创作时就为自己的作品设定阅读对象,这些阅读对象是作者虚构出来的,需要用作品中的空白结构去加以召唤[3]。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作者刻意留的文本空白进行填补,实现文本含义的具体化和再创造。这个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高潮,是读者的沉浸式阅读,也是实现深度阅读的关键。

1.3 作为阅读载体的文本空间

文本是作品呈现给读者可具体感知的表层结构,由语言、段落、篇章构成,它是读者阅读行为的直接对象,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也在文本构筑的空间中完成。由此,阅读行为中的文本空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表层的语言表现形式,即广义上所讲的文本,另一层是形式之下更深层次的表意结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感知的是第一层次,这仅需要提供相关的作品,读者调动阅读经验进行直观感知即可,这类阅读更多是浅表阅读。第二层次则需要读者在调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甚至于联系文本之外的相关知识,获取情感、知识、思维等方面的体验、提升以及再创造。文本的深层结构既是作者创作时创造的,也表现在读者阅读时的发现与再创造。因此在文本空间形成运行的过程中始终联结着环境、读者和作者,既有客观事实的再现,也有主观情感的融入,有政治、宗教、文化的渗透,也有现实、历史、虚拟的跨越,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与认知徜徉其中,在与作者的对话中体验深度阅读。

1.4 以读者反映为中心的传授空间

读者进行阅读之后,无论是情感的满足、知识的获取还是思维的豁然开朗都会有一吐为快的需求,且由此打开了阅读行为的另一个空间,即传授空间。读者在阅读本文之后,对文本进行思考与再创造,此时的文本已经不再是作者创作时的文本,而是经过读者分解、整合、加工、改造过的新的文本,读者将原有文本进行接受,然后重塑,将再创造后的文本与志同道合的其他读者进行交流,传播思想与知识,并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思想的碰撞,再次重构文本,推进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读者的阅读体验在传授空间中经过传播接受可以无限循环,只要他们没有失去对阅读深挖的兴趣与条件,阅读就可以无限深入,这一传授空间以读者反映为中心,同时联结着阅读行为的主客体双方。读者的阅读深度、阅读走向、对文本的重构程度都与环境给予的主客观条件息息相关,也与读者的自身认知不可分割。当阅读不断走向深入,作者的文本不断重构,在接受与传播重构后的文本时,原先作为阅读条件的主客体世界也受到影响,出现新的变化,再一次影响阅读行为,以此往复,传授空间让阅读行为的前三个空间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四维空间的传动让深度阅读得以不断推进。

2 推进深度阅读的图书馆空间建设

为了更好的推广阅读,尤其是引导深度阅读,图书馆的空间建设需要契合阅读活动的行为逻辑,以阅读的四维空间为逻辑依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空间,实现时间、空间、文化、心理、人事、器物全方位的调动,为读者提供一个适宜沉浸、分享、对话的多元立体的阅读情境(见图2)。

图2 基于阅读四维空间的多元立体化阅读情境

2.1 实体空间

实体空间即客观存在的以图书馆为本体的物理空间。基于阅读的图书馆的实体空间一方面可以在原有空间的功能布局上改造,为读者提供舒适的、便于深度思考的阅读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读者的需求也不断趋向个性化、多样化,图书馆需要进行空间改造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图书馆在物理空间的功能布局上可以开设专门的研究间、讨论室、体验室、休闲区。读者在这里阅读不仅有舒适的环境,还能够满足彼此知识交流碰撞的需求,为阅读思考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图书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无线定位、自动识别等高科技手段改造现有实体空间,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协调交互,让整个实体空间活动起来,满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如,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研发的盘点机器人,通过RFID标识,能准确迅速查找图书位置,调出书本的实时信息[4],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快速获取某本图书的信息,也可以了解到此书的共同爱好者,可以相互探讨促进阅读。智能化的设备与传统基础设施结合,将数字信息和纸质资源融通,让读者在实体空间中及时获取资源,降低深度阅读中因空间距离产生的阅读难度,能迅速沉浸在阅读中。

2.2 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主要指利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读者构建一个满足学习、交流的在线环境,如馆际联网、感知空间传输的用户数据、用于互联沟通的微博、微信、即时交流平台等[5]。读者进入阅读状态,首先要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认知经验,随即与作者、作者构筑的文本世界、同一文本的共同读者进行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虚拟空间可以提供资源保障、精准推荐、互动平台、泛在化服务,实现深度阅读的多方位推进、无间断进行。

(1)资源保障。在虚拟空间,互联网是读者与图书馆沟通的桥梁,利用人工智能、RFID识别等技术,让读者在馆内空间迅速找到所需要的资源。此外,馆际互联网络与资源共享弥补了本馆资源的不足,为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提供保障。同时,互联网可以通过相关技术为读者筛选出与本次阅读相关的辅助信息资源,为深度阅读提供资源保障。

(2)精准推荐。图书馆利用云技术对馆内资源以及互联网资源进行大数据处理,根据读者阅读行为,主动推荐与其当前阅读相关的信息资源,并且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用户阅读行为进行分析、精准计算,并勾画读者画像,为其推荐符合个性需求的阅读服务,打造系统化深度阅读。

(3)搭建互动平台。读者与世界、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在文本空间中完成,图书馆以实体+虚拟的形式为阅读行为提供资源保障,推进对话开展,而读者和读者间的对话则需要搭建互动平台来完成。互动平台实现多端同步,线上分享、让资源和思想活动起来。如,读者可以就某一阅读主题与微信、微博等媒体交流平台上的其他读者开展交流,探讨阅读心得,使读者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参与平台互动。将平台与阅读主题相关的书本连接,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参加平台互动,在互动对话中进入对整本书阅读的深度思考、二次创造,带动读者进行深度阅读。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员有必要参与其中,除在实体空间提供具体的服务外,利用虚拟空间引导读者阅读,即时获取读者阅读信息,并整理分析,以便更进一步指导阅读。

(4)泛在化服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并不局限于单次推广活动,更应该渗透到读者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读者提供泛在化阅读服务。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让互动交流可以随时不间断地进行。泛在化的阅读服务让读者体会到无处不在的阅读氛围和“持续而交心”的对话[6]。

2.3 感知空间

实体空间营造适宜阅读的氛围,虚拟空间提供网络资源、数据分析及在线平台,而感知空间则为深度阅读的得以实现提供了无所不在的细致服务。图书馆的感知空间是读者和设备交互而形成的特殊空间,在深度阅读服务的过程中,感知空间体现在辅助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完成深度阅读服务上。

一方面,感知技术与云计算终端和互联网联结,为阅读行为数据分析收集一手信息。图书馆的感知设备遍布馆内各个空间,从读者进馆的人脸识别,到读者在馆内阅读行为轨迹的跟踪、图书所在的位置的标识,感知技术在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记录着读者的阅读信息[7]。这些信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分析,得出读者画像及图书使用图谱,为精准推荐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另一方面,感知空间为读者创造可以沉浸其中的阅读情境,实现深度阅读。表层的空间便利表现在优化实体阅读环境上,智能设备感知读者需求,通过物联网技术迅速为读者定位资源,减少阅读过程中的空间阻碍,为读者深度阅读提供了不被打断的前提条件(此处的被打断仅指读者因资源获取障碍而中断深度阅读的情况)。深层的空间服务则体现在感知嵌入式阅读服务中,AR/VR传感技术为深度阅读的获得提供了情境支撑。深度阅读需要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触,才能全身心地沉浸于阅读行为和阅读本文中,主动代入本文内容,与作者和文本进行对话交流。馆内建立3D全息影像,利用传感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情境,为读者打造立体的阅读体验空间,读者通过情境感知,唤醒内在的情感,与作者及本文进行情感互动,获得心理上的共鸣。读者的情感信息也通过感知设备被图书馆感知系统收集,成为读者情感信息数据,用于勾画读者画像,便于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感知空间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读者阅读提供智慧空间与服务。

3 智慧空间在深度阅读推广中的实现路径

3.1 培养技术与专业兼备的复合型馆员

智慧空间下的深度阅读与空间技术融合要求馆员不仅要对服务对象的阅读主题或学科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认知经验,还要对空间内的各种技术、各种设备运用自如,让人文与技术相互补充,实现更加完善的深度阅读服务。在技术方面,馆员要了解各种设备的功能、使用技巧、多种设备间的联动技能,如利用iBEACON技术定位资源与用户、GPS获取用户地点以提取服务路线、RFID技术标识资源获取资源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导引服务等,要具备必要的技术素养,能及时为读者提供使用培训、解决使用困难,并在服务过程中调动多种技术提供综合服务,让空间内各种技术联动起来,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在专业方面,馆员在学科领域内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认知经验,这些都是馆员经过学习、使用、分析、内化后的知识。深度阅读根本上还是读者思维和精神的锻炼,只有既有外在技术又有内在知识素养的复合型馆员,才能引导读者在充满技术的智慧空间中游刃有余,同时又获得充满温度的精神支持和知识服务,实现智慧空间中技术和人文的融合,不断推进阅读走向深入。

3.2 融合多种媒体推进无间断交互阅读服务

深度阅读的开展需要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读者交互对话。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阅读行为的向内对话,由读者的沉浸阅读即可完成,图书馆只需要提供适宜沉浸的环境和充足的信息资源;而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是阅读向外的延伸,为阅读带来了持续的深入和无限的可能。智慧空间的互动平台为读者间的交流对话提供了便利,而读者需要沉浸阅读,更需要的是“交心而持久”的对话,在对话中获得知识的交换、情感的交流、心理的抚慰,这就需要融合多种媒体实现即时无间断的沟通交流。如利用智慧空间的数据分析,聚集相似阅读习惯或共同阅读兴趣的读者,利用二维码和RFID标识技术,读者在查找资源时通过扫描二维码,记录读者行为数据,随即推送有相似阅读需求的读者用于彼此交流互动。这些信息与读者手机端相连,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体即时交流平台,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无间断地互动。同时,为相似读者推送信息与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推送相应的专业馆员,全程指导读者阅读。

3.3 培养读者阅读智慧,实现读者与空间共生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阅读也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行为,图书馆提供阅读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读者的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8],因此读者能力的提升是阅读服务的落脚点。智慧空间下的阅读服务不仅为读者阅读提供了便捷、智能的体验,而且为深度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让读者掌握先进技术,学会发掘信息资源的方法,习得独立自主寻求知识的能力,推进读者智慧的养成与提升,更有利于推进图书馆的深度阅读服务。由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理念的应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各类设备和网络交互,思维得到启发,行为得到引导。图书馆也通过各种设备感知读者行为,采集读者数据,完善图书馆服务。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促,实现阅读与空间的共生互利,阅读服务得以不断深入推进,读者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厚积的文化素养也有实现的可能,最终实现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目的。

猜你喜欢
深度图书馆空间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空间是什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创享空间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