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发展探索*

2021-07-15 06:15齐天锋
中国食用菌 2021年5期
关键词:通江县银耳食用菌

齐天锋

(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智慧研究所,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前,四川通江县的食用菌除了依靠自然繁衍和人工栽培,县委、县政府还通过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发展园区规划。通过建设食用菌基地加快食用菌产出,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食用菌产品的需求[1]。四川通江县以银耳为食用菌主打产品,工厂化生产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在精准扶贫政策下有效地推动了通江县贫困菌农脱贫致富[2]。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通江县带来了极大地经济效益,但仅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显然不能满足通江县食用菌品牌的打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在生态旅游背景下,通过打造“食用菌产业+旅游业”发展模式,探索食用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 四川通江县食用菌行业发展现状

1.1 食用菌栽培情况

通江县隶属四川省巴中市,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集中,且在通江县34个乡中分布了31个农业土壤类型,森林土就占了7个,为食用菌的生产提供了基础[1]。自栽培食用菌以来,银耳是通江县产出最多的产品,通过菌种选育、人工栽培及工厂化生产模式,栽培量保持在全县食用菌栽培量的45%左右,几乎占据全县食用菌生产的一半。其次是香菇、平菇这类市场常见的普通食用菌产品,分别占比20%和15%[3]。味道鲜美的杏鲍菇和金针菇约占全县食用菌产量的6%,其余品种的食用菌约占14%[4]。通江县着力进行食用菌的生产,每年食用菌产量达到了15.9万吨,总产值高达15.4亿元,产量、产值位居四川省巴中市的第二名[5]。

通江县食用菌生产虽以银耳为主,但以香菇、平菇、杏鲍菇为代表的食用菌业丰富了通江县的食用菌种类[6],为通江县发展菌业旅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成为“食用菌业+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1.2 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通江县目前的食用菌产业主要集中在食用菌栽培方面,着力于食用菌栽培基地、产业规划园和工厂化栽培,而对于食用菌生产后的加工、包装、运输等后续产业链建设却十分匮乏。在食用菌生产技术、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了四川通江县食用菌难以抢占市场份额,面临着发展的瓶颈[7]。

四川通江的食用菌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大的品牌效应,并且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在宣传方面也做得不足,导致广大消费者对通江县食用菌没有较好的认识,影响了通江县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3 通江县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

通过食用菌栽培,通江县食用菌产业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但是要想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就不容忽视。通江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也是其他地区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通病。

1.3.1 食用菌栽培方式落后

通江县食用菌栽培主要依靠菇农和小型作坊进行栽培,很多菇农都是按照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法进行生产管理,不仅影响了食用菌产量和品质,且应对风险的能力十分低下[8]。食用菌工厂化建设十分不足,产业化、标准化的进程落后,自动化生产推广不足。

1.3.2 食用菌栽培品种单一

通江县食用菌生产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个别菇农食用菌生产标准未能统一,食用菌生产栽培种类也十分单一,主要产品就是银耳、香菇、平菇等,产品的同质化影响了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银耳作为通江的主打食用菌品种,在菇农之中却没有形成品牌概念,导致银耳等食用菌的售价一直难以提升。考虑到通江县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食用菌资源,要想实现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得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着力解决通江县食用菌产业面临的困境。

2 四川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提出与初步探索

2.1 生态旅游概念的推广

食用菌产业最初依托自然生态环境而发展,且在通江县还未能摆脱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式,这是通江县菌业发展的局限,但也为通江县开展食用菌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9]。在国家生态发展、绿色发展观念指导下,结合通江县食用菌栽培的设计,要想实现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发展食用菌生态旅游,构建“食用菌产业+旅游业”模式,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人文体验,形成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无论是食用菌产业还是旅游业,都离不开生态建设,因此在“食用菌产业+旅游业”联动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食用菌资源及其生长环境的保护,同时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10]。

“食用菌产业+旅游业”模式的兴起,是通江县在市场需求的引领下对食用菌各项资源的整合和深入开掘,提高对食用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通江县菌业的附加值。以食用菌产业带动旅游模式的创新开发,不仅是对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对生态旅游号召的充分响应。

2.2 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起始

早在2015年,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的号召,根据通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际,通江县政府将菌业纳入生态旅游业的领域中来,创新性地提出“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概念[11]。此概念是指以依托食用菌资源发展的菌业和多样化的食用菌产品为基础,推出能够提供游客观赏、休闲、娱乐的食用菌特色旅游项目,使游客在“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模式下放松身心,同时通过旅游打响通江县食用菌品牌,打开通江县食用菌的销路,扩大市场份额。如每年通江县都举办银耳节,活动以展示银耳风采、集聚投资能量为主题,让大家走近银耳通江,感受“一府三乡”的魅力。历届通江银耳节都秉承了深度挖掘通江银耳文化,充分展示特色农产品和优势旅游资源这一永恒的主题,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提升开放合作实效,展示通江良好形象,强力推进“全国知名红色生态旅游区”建设。

“食用菌产业+旅游业”这一模式的建立,极大地带动了通江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并且改变了通江县大部分菇农的思想观念,积极地参与到“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打造中[12],增加菇农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精准扶贫助力攻坚。

2.3 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初步探索

“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概念提出以后,通江县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努力实现概念向实践的转变,以政府为牵头桥梁,开展食用菌产业和旅游业之间的合作[13]。首先在通江林业公园开展了“食用菌产业+旅游”的项目实践,具体项目包括“林下栽培的香菇(平菇) 采摘体验活动”“栽培基地参观”“农家乐菜品推广”等活动。使游客能够深入到食用菌栽培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参与食用菌栽培的过程,通过在食用菌栽培基地中欣赏食用菌自然生态景观,刺激旅游业的发展。项目实践见图1和表1。

图1 通江县林下食用菌采摘体验Fig.1 The experience of picking edible fungi under the forest in Tongjiang county

从图1、表1可以看出,通江县通过食用菌采摘体验、农家乐、参观示范园等活动紧紧把食用菌和旅游深度捆绑,让游客能真正乐在其中。

表1 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项目实践Tab.1 Practice of‘edible fungi industry+tourism’project in Tongjiang county

3 四川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发展策略

3.1 通江县食用菌产业应注重引进先进技术

通江县发展“食用菌产业+旅游业”,首先要善于打破自身发展的瓶颈,改善目前粗放式的食用菌栽培方式,在引进食用菌栽培技术上下功夫,推动食用菌技术创新,提升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同时积极培育新型食用菌品种,增加食用菌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14]。

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从缩短食用菌的周期方面入手,让菇农的投资尽快见到收益,一方面可以帮助贫困菇农脱贫,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菇农参与菌业建设的积极性,食用菌产量上来了,才能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旅游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通江县栽培基地引入技术,还能带动栽培产业园观光旅游的发展。

3.2 推动通江县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目前通江县食用菌深受消费者欢迎,尤其是银耳在四川境内都有着极大的竞争优势。为了刺激食用菌市场的消费,通江食用菌产业始终坚持“银耳为主、多菇并进”的生产方式,并且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工厂,促进食用菌产品的自动化、批量化生产进程,食用菌产业生产初见规模。

为了发展“食用菌产业+旅游业”,实现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持续不断地通过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为通江县创造经济效益,才能带动当地发展,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

3.3 “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框架设计

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是在生态旅游战略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发展“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注重食用菌资源的保护[15]。食用菌生态旅游发展要在采取相关措施,对待野生食用菌要改善其生长环境,还要充分开发人工栽培的方式,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尤其是要重点考虑具备观赏性的食用菌品种的栽培,便于食用菌的观光旅游。

通江县的“食用菌产业+旅游业”构建,除了使游客通过直接采摘、参与、体验感受食用菌的自然生态之美,还需要通过对食用菌营养价值的宣传,将生态调养融入“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项目构建过程中[16],培育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的品牌。同时,构建食用菌文化也尤为重要,建设菌物博物馆、开展菌类营养讲座等,增加消费者对通江县食用菌的认知。打造菌类旅游纪念品促进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为食用菌产业和旅游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3.4 确保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食用菌产业+旅游业”模式因为涉及消费者旅游体验,尤其是涉及食用菌采摘等,因此针对林下培育的食用菌采摘项目,要极力保障其基础设施建设,对采摘方法、采摘路径都要有严格的规定[17]。对食用菌的观光旅游要提前设计好观光路线,保障游客有中途休憩和餐饮的地方,但不能简单以营利为目的,应该尽可能在不妨碍生态体验的基础上,建设具有食用菌元素风格的木屋,充分利用食用菌自然生态的环境特色。

同时通江县政府应该发挥好桥梁作用,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旅游业”做好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应加强公路和交通工具建设,做好污水防治工作,加强景区治安管理,为食用菌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打造菌类旅游交易市场,同时做好安保工作,确保当地游客旅游安全。

4 结论

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规划设计。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通江县食用菌生产模式还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栽培模式。在其“食用菌产业+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食用菌产业和旅游业的特色,制定出相关发展规划,协调各方利益,整合相关资源。政府及相关部门尤其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使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培育创新融合的发展项目。在生态旅游战略指导下,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应该尽力保护食用菌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广大企业、组织和菇农的作用,共同参与到通江县食用菌旅游的联动发展过程中,打响四川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业”发展品牌。将传播食用菌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积极促进通江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通江县食用菌的附加值和议价能力,实现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通江县银耳食用菌
热水泡银耳丢营养
春夏滋补靠银耳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通江县国有林场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通江县退耕还林政策实现现状问题分析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浅析通江县退耕还林现状及对策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