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介绍
——财政学

2021-07-16 01:16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财政学一流湖北省

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财政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法学6个本科专业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期介绍财政学专业。

一、历史沿革

我校财政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成立的湖北财经干部学校,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创建最早的财政学专业之一。财政学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原理、扎实的财税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精神,胜任公共部门、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及大中型企业财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003年,财政学专业获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在全国范围招生。2006年,财政学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并获批硕士点建设立项,《财政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财政学科批准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2012年,湖北省地方税收研究中心获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立项建设,同年,以财政学为重要支撑的应用经济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13年,财政学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获批省级改革试点学院。2008年起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2年起自主培养硕士生,2016年起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9年,财政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税系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财政学课程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

图1 主办“建党百年:开启新征程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及财政学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暨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

二、举措和成效

(一)主要举措

1.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打造“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国际合作”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做实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教学、科研、学工紧密配合,低年级主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高年级鼓励科研实践、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搭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打造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引育并举”,积极引进国内一流大学优秀博士和海外高水平人才,依托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平台,引进海外知名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访学、国内进修、挂职锻炼,通过持续优化师资结构,拓展教师视野,不断提升团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形成一支发展目标明确、梯队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3.建设专业主干课程“金课”群。积极开展多师同堂和实务专家进课堂等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编写统一的教案、案例库和题库。以省级精品课程和国际化课程为平台,将《财政学》《政府预算》打造成线下“金课”。以国际化课程和在线课程建设为契机,将《税法》打造成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积极开展教学经验交流,鼓励教师运用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开展设计型教学实践,推广启发式教学经验,充分运用学习通、Gocheck等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利用MOOC课程平台资源。

4.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优化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打造“系-专业负责人-课程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严格执行各层次教研计划,实施月度教学研讨、季度集中备课、学期教案更新、年度教学总结等制度。加强教学全程质量监控,加强教学前期准备,实行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效果评估,责任到人,定期考核。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标准,紧扣国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实行开题答辩和毕业论文二辩、三辩制度。健全质量监控评价机制,质量监控制度化、常态化,教学检查、督导检查贯穿学期始终,查课、听课、评教制度化,反馈及时、形成闭环。

(二)具体成效

1.人才培养成果凸显。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后三年内继续深造比例达21.1%,进入双一流名校的比率超过60%。公共部门就业比例为15.6%。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相关度为85%。

2.科学研究成果丰富。近3年,专业教师已完成国家级课题3项,在研国家级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3项,在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图2 蔡红英教授、林晶副教授带学生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3.服务社会成效显著。近3年,专业教师多次主持或参与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调研课题,1项研究报告被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采纳,4项成果被省部级领导签批,1名教师当选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并担任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4.学生学术氛围浓厚。近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1项、科研立项43项、社会实践立项22项,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励43人次。

5.专业排名进位显著。在艾瑞深专业排名中,我校财政学专业排名不断上升,2021年星级排名为5星级,全国排名第7位。

三、特色优势

图3 主办“新冠疫情下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保障政策”学术研讨会

1.实现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学院拥有丰富特聘教授、科研平台、政府部门、实习单位资源,通过做实“名校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实践导师进课堂”“现场教学”“科研和实践导师制”,实现校政行企深度合作,形成了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拥有财政学省级教学团队,《财政学》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3.培养“三有三实”公共部门人才。财政学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赛教融合”,自2003年招生以来,学院已培养大量具有公共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面向公共部门的“三有三实”财税人才。

猜你喜欢
财政学一流湖北省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第31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综述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召开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全学分制下财政学课程选修的影响因素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