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种鸡育雏育成期 饲养管理关键控制点(下)

2021-07-16 06:22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耻骨周龄鸡群

陈合强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5-0022-07

(上接第4期第23页)

4  准确饲喂

根据不同的饲喂系统和鸡群周龄,采食位置要逐渐增加(表3),饲料分配时间应少于3 min,观察采食时间,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建议链槽式和盘式饲喂系统安装时,料线间距至少应在1 m以上,确保鸡只方便且均匀采食,避免料线间距不足,引起采食不均匀(图5、图6、图7)。育成期母鸡肩宽从7 cm增加到15 cm,且肩宽在产蛋期会随着体重的增加继续增加到16 cm,如果鸡群超重,肩宽会更大。吃完规定料量意味着均匀度管理的开始(7 d),喂料时是观察鸡群最好的时间,定期摸鸡才能准确掌握鸡群的状况;每次转群都是提升均匀度的好时机;增料最快的时间应是16~18周而不是19~21周,20周后体重不能低于标准;从20周开始每周1~3 g增料可有效减慢体重增长速度,饲料一般2~3周转换成体重,如母鸡体况不达标,增重目标要加大至38%~40%,但超过40%也不利。

4.1  饲养密度 密度过大一般会伴随料位不足的问

题,即使料位足够,采食时鸡群移动困难,也不能得到同等的采食时间,也会导致采食量不同,最终导致均匀度差异大。喂料设备不能过近,确保不影响母鸡迁移寻找料位。料位太高,母鸡吃料困难;料位太低,垫料易进料盘或料槽。

4.2  料位  料位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两极分化,应据鸡群不同周龄的不同肩宽来提供对应的料位,同时根据现场喂料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同周龄种鸡头宽、肩宽及体长发育见表4。表5是不同周龄对应的料位(料线)。

4.3  饲喂设备  料线出料口调节板是决定是否溢

料和首次转料能否接上的关键,调好后要划线确定位置,避免震动或人为导致位置偏移。首次自动转料经常会出现料接不上或转不完等问题,临时措施是延长转料时间,空料处转入密封段或大鸡栏,转不完的补入小鸡栏,料箱处安排人员调整两个料箱的料量平衡;补救措施是检查料线高度、平直等,重新调整落料口并粘贴标识。

4.4  喂料设备更换   必须有3 d左右的过渡时间,

让鸡能适应新设备。尖锐物容易导致母鸡外伤,一旦发现要立即处理,消毒外伤,然后将鸡放在弱鸡栏。靠近隔断不要放置物品,物品很可能成为鸡群飞越隔断的台阶,从而造成鸡数不准。

4.5  料线高度   料线所有位置高度要一致,料线运行时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布料均匀和设备故障率的重要因素。

4.6  人工喂料  饲喂方式一般有地面、盘式、槽式三种。不同的容器代表不同的料量,喂料的勺子可画上刻度线,手工喂料均匀更多依靠熟练度。人工喂料要提前安排:站立位置要分散均匀,加料数量要心中有数,如容器核定料量、添加多少料桶数或料线长度等,自己加自己区域,不来回补料。

4.7  布料是否均匀  吃到相同的饲料是提高均匀度的基础,关键是布料的均匀和布料的速度(首次布料<3 min),是即将检查布料是否均匀的最佳时机。

4.8  检查嗉囊采食量的均匀情况  采食速度不一致,会造成采食量差异大(图8),是实际生产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而饮水前的这段时间,可在鸡舍不同地点圈一部分鸡只,逐一检查嗉囊采食量是否均匀;准备当天的饲喂量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样本,与嗉囊大小进行比较(图9);对嗉囊大小进行评分,分为大、中、小三种,制定自己的评分标准。

5  育成期光照控制

育成期至少18周以上执行8 h连续不间断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3~5 Lx,以消除未成年鸡群的光不应性(鸡群变得对光照敏感,使其对光照刺激有积极的反应)。确保鸡舍密闭,能完全遮黑,没有漏光。建议黑暗期的光照强度不超过0.4 Lx;光照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阴影或黑暗区域。光照强度稳定,第一周光照强度达到80~100 Lx。关注啄肛情况,有异常立即调整,开关灯时间尽量不变,为方便工作,各鸡舍开灯时间可错开(育成期),16周至加光前严禁随意调整光照时间和强度。节能灯建议第一周选用18 W以上,1周后使用10 W白炽灯进行调光或3~5 W节能灯。LED灯建议1周前使用12 W以上,1周后使用1~2 W,定期检测光照强度很有必要。常见漏光位置有排风扇、侧墙进风窗、鸡舍前后门、出粪口、水帘等,无论是定制的遮光墙、遮光窗或是自加工的挡光罩,成本不同,形式各有不同,但坚持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不影响通风和不漏光入舍;检查舍内是否漏光可在白天关灯进行检查,非常有效。育成期光照时间>10 h会造成未成年鸡群光不应期消除时间延长,鸡群对光照刺激敏感性差,性成熟延迟,开产时间推迟。图10是育成期自然光照时间较长时,鸡群没有有效地消除年轻鸡群的光不应性,因此,当进行光照刺激时,鸡群敏感性较差,生产性能低。

6  累计营养摄入

育成期确保适当的蛋白摄入量,促进适当的胸肌发育,体重达标,20周母鸡累计应摄入1210 g平衡蛋白质。育成期确保适当的能量摄入量,便母鸡开产时有适当的脂肪沉积,体重达标,20周母鸡累计摄入能量是否为92.09  MJ(22000大卡),见图11。如果累计营养摄入不足,应检查饲喂管理是否存在问题,如饲喂量不足和饲料营养不够;同时应检查饲料质量。

7  正确的光照刺激时间

22周末时评估鸡群,对母鸡的胸形(图12、图13)、换羽、肉髯和颜面颜色、耻骨间距(鸡群中85%以上的鸡只耻骨间距达到2指,约4 cm或以上)和脂肪的累积分别进行评估见图14、15;90%以上的鸡只达到4项标准后才能进行首次加光,一般161~168 d加光;如果没有达到要求,推迟光照刺激。不同日龄耻骨间距的变化见表6, 耻骨间距的可能结果及解决措施见表7。

7.2  评估生长发育状况  在不同的周齡如12周

或转群前后、16周、20周对种鸡的生长发育状况抽样10%进行检查并评估(表8),以确保达到品种周龄目标。

评估人:

7.3  加光准备评估  在种鸡准备加光前对鸡群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表9),以确定最佳的光照刺激时间。

评估人:

7.4  对母鸡耻骨脂肪沉积进行评分  光照刺激

前对母鸡耻骨脂肪覆盖进行评分(表10)。1分:耻骨尖锐,没有脂肪沉积;2分:还能感觉到耻骨边缘,脂肪开始沉积;3分:耻骨边缘被脂肪覆盖,感觉圆润(图16)。光照刺激时应达到3分,如达不到这个程度,推迟光照刺激;对其它育成鸡群,考虑15周到5%产蛋期间增加能量摄入。

评估人:

7.4  对母鸡耻骨脂肪沉积进行评分  光照刺激

前对母鸡耻骨脂肪覆盖进行评分(表10)。1分:耻骨尖锐,没有脂肪沉积;2分:还能感觉到耻骨边缘,脂肪开始沉积;3分:耻骨边缘被脂肪覆盖,感觉圆润(图16)。光照刺激时应达到3分,如达不到这个程度,推迟光照刺激;对其它育成鸡群,考虑15周到5%产蛋期间增加能量摄入。

7.5  胸型发育评估  在不同周龄对胸型进行评分,了解鸡群的发育进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种母鸡一般会先胸型达到3#以后,脂肪才会开始沉积。育成期胸型评分见图17,胸型评估见表11。

8  小结

肉种鸡育雏育成期应严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重视饲喂、环境、人员、设备和免疫安全;确保水位、料位足够有效均匀及温度均匀、光照均匀、体重均匀;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发挥品种的生产潜能。

猜你喜欢
耻骨周龄鸡群
耻骨联合腰骶部疼痛如何缓解
画里有话
试论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孕产妇要小心耻骨联合分离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耻骨联合分离症
周龄·初始注射时间对小鼠超数排卵的影响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