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研究

2021-07-19 06:47谷红梅张培雯来和鑫张泽中
节水灌溉 2021年6期
关键词:节水信用农户

谷红梅,张培雯,来和鑫,张泽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郑州450000)

0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1],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2]。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天然径流量为534.8 亿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却承担全国15%的耕地面积灌溉和12%的人口供水任务[3,4]。流域以不足长江流域7%的水资源总量,支撑了相当于长江流域71%的人口和65%的区域生产总值[5]。为了满足人口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急剧发展的水需求,人们开始大规模高强度地开发水资源,对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6]。目前,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远超过40%的生态警戒线。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制约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水利工作方针[8]。“节水优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缓解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根本措施,而解决水的问题首要解决水少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水危机挑战,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入新世纪后,水利部部长汪恕诚首次提出水权交易对节约集约水资源有正面作用,中国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交易。经过十几年的探讨,初步设置了我国初始水权分配的结构,通过对广东、宁夏等地水权市场的实践探索积累经验,为建设符合各地实际发展的水权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水权确立登记、水权交易规则、水市场与中介组织等一系列制度尚未建立,水权流转受到阻碍[9],权利保障薄弱,不利于激励农户参与市场交易,导致农民参与节水的欲望不高。农民只有通过节约农业用水量得到实质的奖励,才会有意识学习农业节水措施,减少输水途中及棵间蒸发等的水量。由于缺乏奖励农业节水行为的机制,节水农业发展缺乏内力。因此,开展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研究,创新了农业用水管理制度,为节约农业水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中国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道路逐渐开启[10],走水利绿色发展之路势在必行。中国《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所谓绿色信用体系主要是摒弃为了发展牺牲环境的旧观念,通过建立发展的环境标准,界定清楚发展权和环境权的关系,对企业发展时的环境损益给予清晰记录。目前,由于在信用等级评价中,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作保障,舆论宣传与公众参与力度还不够[11],使得国内绿色信用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本文将农业节水与绿色信用相结合,构成政府主导的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由政府承担制定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评价标准、提供绿色发展平台、宣传节水理念等职责,通过节水得生态绿币这种激励机制调动群众节水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度。

1 农业节水与生态绿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用水大户,浪费与缺水的情况并存。根据2019年度《水资源公报》,2019年农业用水总量为3 682.3 亿m³,占全国用水量的61.2%。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又占到农业水资源消耗的95%以上[12]。但是,真正被农作物利用的还不到30%。农业多年平均缺水约300 亿m³[13],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特别大,据《中国水旱灾害公报》公布的数据,我国2018年因旱损失156.97 亿kg 粮食。农村水利有力支撑农业的发展,破解粮食生产的水资源瓶颈根本出路在节水。农业节水是指在充分利用降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工程和管理措施,在提高农业有效经济产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供水在农业用水过程中的损失,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将有限的水量在不同作物及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合理配制,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14,15]。郑建华[16]、Zhang[17]等指出,在洋葱苗期和成熟期进行一定程度的亏水,可以在节水的同时使产量有所增加。陈瑛[18]等对脐橙进行不同程度的调亏处理,结果显示在脐橙生长过程中,果实的膨大期轻度缺水、果实着色期中度缺水,可以改善果实的生长和品质。李昱鹏[19]等在梨枣果实成熟期进行适度水分胁迫处理发现,梨枣的果实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构建遵循“既要粮食安全,也要节水农业;政府推动,社会共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健全法制,规范发展;重点突破,强化应用”原则,采用调亏灌溉技术,在作物非需水关键期进行一定程度的亏水处理,实现农业高效用水。本研究中,采用调亏灌溉进行农业节水的设计如下:

土壤含水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θ为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含水率,%;m1为计划湿润层内自然湿土重量,g;m2为计划湿润层内烘干土重量,g。

当试验小区计划湿润层的土壤含水率降低到设计下限值时,依据水分亏缺程度灌水到上限值,灌水量M,m3/hm2,按下式计算:

式中:H为该时段内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m;γ为计划湿润层内土壤的干容重,t/m3;θ1为该时段内允许的土壤最大含水率(干土重的百分率);θ2为土壤含水率设计下限值(干土重的百分率)。

节水量ΔW按下式计算:

式中:M定为该地区该生育阶段灌溉用水定额,m3/hm2。

值得一提的是节水的前提是保障粮食安全,故本文基于非充分灌溉原理(用水分生产函数的3 个阶段的特征说明)[20],绘制耗水量ET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关系图(图1),要求耗水量ET应当介于水生产效率最大以及边际产量为0 时对应的耗水量范围内(即图1所示第二阶段),此时的节水量方可用于兑换生态绿币,否则不能进行兑换。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作物实际耗水量,计算公式为:[21]

图1 水分生产函数3个阶段Fig.1 The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 is three stages

式中:ET为作物时段内的实际耗水量,mm;W0,Wt为时段初和任一时间t时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mm;Pe为保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有效降雨量,mm;Kt为时段t内的地下水补给量,mm;C为时段内的排水量(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之和),mm。

“生态绿币”这种虚拟货币是浙江德清为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首创的一项治水激励举措。湖州市的河长们除用常态化的措施治理河湖问题外,还用“生态绿币”作为奖励的方法,激发当地老百姓加入河湖监督行列中。在黄河流域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研究中,引入“生态绿币”这种激励举措,通过建立节水量和生态绿币之间的转换关系,做到有功必奖。用水户拿生态绿币可兑换土鸡蛋、绿植等本地的“绿色联盟”产品,也可参与农业银行“绿币贷”,给予符合绿币贷款条件且征信记录良好的农户增额降利等优惠。

基于我国用水制度是根据《水法》第49 条“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实施,农业节水量与生态绿币的关系遵循“累进加价奖励”原则,生态绿币兑换见表1。

表1 节水生态绿币兑换表Tab.1 Water-saving eco-green coin exchange table

2 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体制设计

2.1 政府部门—主导者

政府是我国政策的制定者、经济发展的倡导者,也是制度的选择与决策者。其职责就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上,从整体出发,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利益和要求,统一和协调社会的所有资源和各个部门,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21]。面对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状况,政府则承担着搞好农业节水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在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政府起着制定和建立法律法规、提供绿色发展平台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1 制定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评价标准

我国农业节水不仅存在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而且农户节水意识还较淡薄,以致农业水资源投入产出较低,农业节水改革步履维艰。优化我国农业节水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群众节水的积极性,有助于减少农业水资源的无序消耗,而此过程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作辅助。因此,应尽快完善农业节水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修订,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体系内完成农业节水的激励机制,推进农业节水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政府承担着组织立法的责任,让绿色信用体系建立有法可依。信用立法为绿色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标准,为绿色信用活动界定范围,指引绿色信用活动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从常理看,一般制度应包括法律制度、行政规定与规则、社会习惯与习俗等。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也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首先,立法部门和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修订,给予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对农业节水过程加以规范,为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服务。执法部门在监督和执行法律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端正自身行为,不要让法律沦为一纸空谈。针对农业节水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以具体可行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绿色标准。针对不同区域节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规章条例和办法。

其次,评价指标的设计是整个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运行的基础,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科学及合理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多方主体,均衡利益分配,既要体现权威性又要兼顾科学性和普适性。因此,政府要加入到整个评价指标的设计中去,设计评级机构或者进行指标设置,最终采用政府审核认定的方式发放生态绿币。

2.1.2 提供绿色发展平台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信息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一种资源,信息的获取需要付出成本,信息不对称会带来许多隐患。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中,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公共服务机构进行信用评级、水利部门计算节水量时形成的有关信用信息必须依法公开,并纳入相关服务系统,实现社会共享,还要定期进行信息的维护和更新。因此,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信息获取需要政府提供一个平台,实现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这个平台可以是政府官方网站,也可以是政府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提供专业化信息,对群众进行授信业务、对农户农业节约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和监测;对农村绿色信用资金、信息等情况进行公开;对银行财务帮扶状况进行公开等。

2.1.3 推动建立各部门协调合作机制

一是纵向各级政府的协同联动。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纵向上的协同联动是指省、市、县、乡、村各级党政机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相辅相成机制。建立以党政领导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自上而下,强力推进,逐级落实,明确各级领导职责;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督办制度,自下而上,以源头节水为核心,逐级上报,逐项解决。加强上下级之间的协作,形成思想统一、上下联通、目标一致的内部联动。

二是横向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横向协同联动指构建政府与水利部门、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等的协同联动。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避免出现不同职能部门职责交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各司其职、互不配合等问题。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强化横向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协同联动。

三是政府与农民的协同联动。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不仅要在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树立合作共赢理念,还要推进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密切配合,真正发挥政府组织和领导的作用,建立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体制和机制。

2.1.4 宣传节水理念

政府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节水小常识,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举行节水演讲,围绕“水与生命、水与粮食、水与生态”主题开展知识讲座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农业节水知识,让农民对农业节水有初步的认识;通过搜集因旱致灾的图片制成小册,让农民意识到节水的紧迫性,摒弃“没必要节水,黄河里的水取之不尽”、“节水是政府的事情,跟自身毫无关系”等思想;通过播放关于先进节水技术的短片,让农民了解领先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方法,主动加入节水行列,形成自愿节水、乐于节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2.1.5 划拨专项资金建设信用基础设施

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是绿色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由于建设周期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政府应该划拨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绿色信用体系基础设施。投入财政资金支持绿色信用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政府对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研究的赞成,也是政府对从事事业负责的集中体现,同时能有效遏制一些企业试图操纵社会信用资源的行为。

2.2 金融部门-农业银行

随着全球现代化的发展,金融机构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银行在日常经济事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中农业银行可以为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提供资金的支持;在政府审核与监管下,为当地农业节水绿色信用良好的农户提供小额贷款项目;同时,奖励在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中信誉良好的企业,企业可用足够的绿币享受政府向银行的贷款担保、降低贷款利率、优先贷款等政策优惠。农业银行运作机制见图2。

2.3 农户-主力军

大多数农户文化程度较低,节水意识淡薄,有部分农户认为没有必要节水,觉得黄河里的水取之不尽,还有部分农户提到节水觉得这是政府的事情,跟自身毫无关系,甚至会出现在对节水灌溉政策进行宣传时,农户不理解,认为是“走形式”的状况,更谈不上自发宣传节水、自觉学习节水知识。如何让农户置身于节水之中,切身领悟高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并自愿参与节水活动尤为重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节水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群众参与节水的积极性。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是根据节水量获得生态绿币,由政府搭建平台,建立生态绿币兑换超市作为兑换点,使村民得到的绿币不只是放在那里的数字,而是被赋予新的价值,通过获利激发农户参与节水的积极性,并逐步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与经济效益,进而发挥农户“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农田灌溉设备管理、沟渠维护中,还主动参与节水推广,从而达到全民节水的目的。

2.4 水利部门—辅助者

水利部门应构建包含节水量计算体系、绿币结算体系等体系的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做好与银行、政府和农户的对接。一方面,不断完善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齐抓共管机制。提高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专业化建设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建立全覆盖的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并积极向政府定期汇报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形成纵向横向的监管和绿币结算体系。另一方面,制定节水计划、加大投入,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保证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尽快建立,并保证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绿币结算机制合理有效。

2.5 第三方机构—服务的提供者

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是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绿色征信公司、绿色信用评级公司、绿色信用调查公司等。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离不开第三方机构的参与,第三方机构应独立于政府之外,但接受政府的授权和领导,搭建起及时的信息沟通渠道,其主要工作是搜集农户节水绿色信用信息,防止欺诈,控制交易风险和交易行为。第三方机构也应该为政府、金融机构等提供专业信息,保证信息真实性,降低交易成本。更要诚信经营,保持自身的中立性质,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专业地位。

3 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运行机制设计

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与否由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能否有效运行直接决定。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机制涉及面宽泛,构造复杂,涉及多个利益主体,要借助政府、金融机构、农民、第三方评价组织等主体通力协作。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运行机制应包含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政府服务机制、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制度保障机制、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信息管理机制、农业节水信用信息传递机制、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评价机制。农业节水信用体系运行机制见图3。

图3 农业节水信用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图Fig.3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credit system

3.1 政府服务机制

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政府服务机制是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基础,政府的服务质量关系着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平稳运行,在整个体制、机制中服务的主旨、为人民负责的原则贯穿始终。

(1)强化责任落实。把构建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进一步强化市、县、乡、村主体责任和金融部门等的责任落实。拒绝形式主义和虚假主义,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建设和完善投诉监督渠道。

(2)强化支撑保障。以区域内财政资金投入作为此体系运行发展的有力保障,倡导有实力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号召企业的参与,形成以政府为中心的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政府服务机制。培育壮大节水服务型企业,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将水、电、建设用地及税收减免政策落到实处。结合多种学科知识,不断通过试点示范工程加大对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结合知识讲座、业务培训、技能竞赛等方法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改进工作作风。

(3)强化宣传动员。利用村广播、黑板宣传栏、画册、渠系涂鸦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农业节水的宣传;采用知识讲座、文艺汇演、主题展览等形式,提高农户对农业节水知识的了解,对农业节水必要性的认同。通过对农户节水闪光行为给予生态绿币作为奖励的方式树立典型,激发群众节水动力,形成比学赶超的乐于节水氛围。探索拓展节水方法与渠道,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农业节约用水的过程中来。

3.2 制度保障机制

为了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顺利实行,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政府通过实地调查根据各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节水信用制度,界定节水信用体系中各参与者的职责,使制度真正为农业节水信用评价作有力保障。

3.3 信息管理机制

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信息管理机制对建立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部分,应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建立统一征信数据库。农业节水绿色信用的征信数据库建立应以相关部门仅有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依靠统一的绿色信息检索平台以及相关数据库链接,并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数据库应定期对政府提供其的农户信用信息进行核实和监管。

(2)统一的信用信息检索平台。建立统一的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信息检索平台,收集和存储大量用户的农业节水信用信息,并对这些绿色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第一,对进入平台的用户进行身份核实;第二,详细划分和设计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信息检索平台的数据和内容;第三,规定并定期更改查询、修改、发布数据等操作的权限,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第四,注意平台日常的运营和维护,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软件。

3.4 信息传递机制

农户信用信息指农户在农业节水活动中产生的反映农户信用状况的各种数据。农业节水信用信息传递机制能够提高农业节水信用信息透明度,使农户尽量快速掌握节水绿色信用信息及等级。

3.5 信用评价机制

农业节水绿色信用评价机制的运行是依照相关的评价指标,通过调查、征信后收集农户的大量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信息,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将农户农业节水绿色信用行为进行信用评级,并形成绿色信用报告。农户绿色信用的好坏可以直接由绿色信用报告反映出来,因而绿色信用评价机制是绿色信用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绿色信用评价机制受相关的法律制度约束,并且遵循科学公正原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小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将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增加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透明度,有利于管理。

4 结论

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是从政府、金融部门、第三方机构、农户多元视角下研究的一项有效的农业节水激励机制,该绿色信用体系有助于调动农户高效利用农业水资源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乐于节水,自愿节水的动力,从而破解水资源刚性约束之困,对高效推进绿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在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中政府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起到构建法律法规体系、提供绿色发展平台、推动部门协同联动等作用;

(2)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需要有敏锐的嗅觉,核实各方身份,防止欺诈违法,保卫财产安全;

(3)农民是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中的主力军,政策落实离不开农民积极参与;

(4)第三方机构作为服务的提供者,需要保证信息真实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农业节水绿色信用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各方的努力。

猜你喜欢
节水信用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节水公益广告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节水公益广告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