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图书再利用研究

2021-07-19 15:16刘丽荣张博洋
锦绣·下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公共图书馆

刘丽荣 张博洋

摘要:图书再利用,事关图书馆与社会的绿色、协调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公共图书馆图书再利用与社会图书再利用两个角度进行研究,提出几条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图书再利用的实践发展与理论进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图书再利用;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自2015年10月29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来,这五大发展理念在我国发展中多点开花。在图书馆的发展中,也常见这五大发展理念的身影。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机构,承担着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重任,本身就具有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创新、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建设绿色图书馆也越来越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中之重。

而在绿色图书馆的发展与理论研究中,科学的采访购置文献资源和数字设备,使馆藏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使用效益,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1]。在这之中,作为图书馆馆藏重要组成部分的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访建设与有效发挥作用,或许可以从图书再利用角度来进行思考。

一、图书再利用概述

再利用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发展的核心议题。物品的再利用可以最大限度上延长其使用寿命、发挥其价值,并节约成本,做到物尽其用。而关于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再利用,一方面是可以节约生产图书所需要的木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二来可以节省图书馆的图书馆采访经费,更利于图书馆的良性发展;最重要的是,图书的再利用不仅是纸质书本的再次循环,更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再循环、再利用、再发展,更足以促进社会公民的再利用、再循环意识的养成与发展,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这些之于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与社会文化的建设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笔者看来,图书再利用,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既可以是图书馆按照发展规划向社会进行再利用;亦可以是社会中的书籍向图书馆流动,进而寻求图书的再利用。这两种图书再利用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若结合发展,将会最大程度上促进图书再利用,促进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二、公共图书馆图书再利用

(一)公共图书馆旧书剔除

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1]。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做出上述定义。而图书馆进行的信息资源建设活动、推广利用活动与社会教育活动都是在持续进行中的,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随着图书的不断出版发行,公共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文献采访,而图书馆的馆藏空间却是有限的。所以,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相应的图书进行下架处理,进行图书剔旧。这些被剔除的图书多被置于不见天日的密集书库中,等待他们的是命运是永居密集书库或进一步消极处理。

但是这些遭受冷遇的图书并不都是没有价值的书,这些被剔除的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经典图书迭代出版,新版新书代替旧版旧书;②文学名著等由新的出版社再版发行,其装帧新颖,纸质优良,代替过往出版版本;③科学发展,旧书理论已不符合现实情况等。经典图书、文学名著的阅读价值不会随着其被剔除而消减,旧版科学图书对于科学史的研究具有特殊价值……

(二)公共图书馆剔旧图书再利用

公共图书馆剔除的旧书目前主要有收藏、捐赠、以二手书售卖、以废品售卖等几种处理方式[2]。这些方式有精华亦有糟粕,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扬弃”,形成新的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而基于图书再利用的视角,最好的处理方式,莫过于将其向社会捐赠,使其走到需要的人手中。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始终承担着文化方面的社会责任。而我国各地区之间、同地区的城乡之间,图书馆的总藏书量、购置经费、流通人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2],文献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突出。因此公共图书馆剔除的图书,可以有针对性的向文献信息资源不足的地区捐赠图书,可以是面向所在地图书馆,也可以是学校、乡村书屋等。如此,既可以解决文献信息资源分布问题,又可以使图书充分再利用,使其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三、社会图书再利用

除了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收藏有大量的图书文献之外,全社会的图书保有量也不容小觑。随着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中外图书馆出版印行流通于世;而随着人们文化知识需求的扩大和阅读学习观念的树立,以及图书购买渠道的拓宽与便捷,大量的图书出版发行后被读者自费购买,进入社会。社会上的图书不仅保有量大,而且图书的类型更适于广大读者的需求。但这些图书,被读者买回家之后,除本人阅读之外,只有在家人、朋友之间小范围流通的可能,甚至被束之高阁,致使其价值得不到发挥,造成文献资源的浪费。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即:①书是为了用的;②每个读者有其书;③每本书有其读者;④节省读者的时间;⑤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3]。而上述现象则正好违背了这五定律,尤其是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因此,笔者就此提出基于图书再利用视角的社会图书向图书馆流动的看法。

(一)创新公共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

近几年,针对图书馆如何更好的进行图书采访工作,诸位学者进行较多的理论研究,各大图书馆也进行了不少的实践。其中最为出彩无疑是内蒙古图书馆推出的“彩云服务”[4],其创新了文献采访模式,使读者能够通过图书馆买单更快的读到所需之书,也使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更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有效化解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迟缓所带来的图书馆文献提供与读者文献需求的矛盾。但其仍存在弊端,即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实体书店的上新速度仍然较之网络有所迟缓,最新发行的图书可能不会第一时间到达与图书馆合作的定点书店,在这种情况下,“彩云服务”的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

基于图书再利用的视角,这种问题可能会得到更好的解决。新书出版后,讀者可以通过出版社订购或者当当、京东等优质销售渠道第一时间购得新书。阅读完毕,读者可将图书交予公共图书馆,待馆员审核过后,进行编目处理然后上架流通。至于读者交书后,图书馆给予读者的回报,可酌情而定,或经济上给予购书经费回报,也可以进行其他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是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做到及时,又可以使每一本图书充分的被再利用,发挥其文化价值。

(二)社会图书面向社会再利用

社会中图书保有量颇丰,同时,社会中的爱书人、读书人的群体也日趋庞大。在这之中,有不少人是对相同领域的知识感兴趣,他们的图书需求也相同或相近,如果他们能够都处在一个圈子之中,那么他们手中的图书馆就会大大的提高再利用率,也会减少他们的经费负担。

他们作为社会中的零散个体,组织到一起并不容易。所以,他们之间需要一个串联彼此的桥梁,而公共图书馆是这“桥梁”的最优选择。图书馆借助平台优势,可以组织相关领域的读书会,向图书馆捐赠一本书,即可加入读书会;读书会成员可以优先于其他读者阅读本领域的新书(新书来源于成员的购买与捐赠);由图书馆提场地和交流的平台,并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如此,每一本书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再利用,每一位读者也都享受到知识的红利,图书馆也得以进行了科学的文献采访并发挥了其文化服务机构的价值。

四、结语

图书再利用,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公共图书馆、读者乃至全社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图书馆图书、社会图书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图书再利用方案的研究,以其促进图书再利用实践的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总而言之,图书再利用,在环境保护、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价值,需要图书馆行业与读者的共同重视、共同推动。

参考文献

[1]王玮,亢琦,叶飞.绿色图书馆研究与实践进展[J].图书与情报,2015(02):24-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7-11-04)[2021-02-02].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711/86402870d45a4b2388e6b5a86a187bb8.shtml

[3]李春刚.废旧图书处理及再利用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2):225.

[4]朱琨. 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5](印度)阮岡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夏云,等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6]韩冰,李晓秋.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探究[J].图书馆论坛,2016,36(03):65-69.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 刘丽荣 (1979—),女,黑龙江绥化人, 绥化学院图书馆馆员 , 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研究。

第二作者 张博洋,男,河北唐山人, 绥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旧饰好”环保创意手工坊,项目编号:201910236030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公共图书馆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