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滇东北区域

2021-07-19 18:13赵菁叶蔚萍党永龙高秀芬
锦绣·下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赵菁 叶蔚萍 党永龙 高秀芬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为湾区以及湾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滇东北区域的高职院校,积极深入开展产教融合,能够提供各种专业人才,推动滇东北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结合滇东北区域自身提点和现实情况,高职院校开展产教深度融合,认真分析优势和困难,为开辟更新的融合路径打下基础。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滇东北区域;高职院;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有助于加强高职院校与在全社会中内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相互联动,能够充分依托学校和企业各自不同的优势和资源,以合作共赢为动力,以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主要依托平台,以个人、家庭、学校和企业之间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高度融合,实现产教融合系统中所有参与者各取所需、共同受益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在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 “产教深度融合”。产教深度融合提,充分说明国家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视。

一、滇东北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最具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必将带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滇东北地区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探讨本区域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式。在积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的目标指引下,滇东北区域高职院校迎来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滇东北区域虽然远离粤港澳地区,地理上不占优势,但是,云南省滇东北地区与贵州、广西接壤,东与贵州省兴义市毗邻,南与文山州红河州接壤,西接昆明市,北临昭通市,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长江经济带的重点开发区之一,是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必将担负起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二、滇东北区域高职教育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三,仅在 纽约大湾区、东京大湾区之后,2017年GDP为1.58万亿美元 (10.0594万亿人民币),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大湾区将是高 科技公司、热门创业公司、顶级制造业企业和一流大学的聚集区。土地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600多万,是中国最繁荣富庶的 区域之一,囊括了中国五大城市中的三个、六大“制造业王 国”中的两个。根据规划,大湾区未来将重点攻克量子技术、新一代网络和通讯、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新型显示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随之而来,也必将需要大量相关专业人才。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需求,同时也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滇东北区域的高职院校,底子薄、发展滞后,软硬件条件都很难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媲美,要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就必须深入剖析自身,精确找准定位,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走有特色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滇东北区域的高职院校必须依托产教深度融合,以产促教,以教促产,可以尝试通过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专业等方式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建设,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拉动滇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滇东北区域高职院校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效产教融合机制还没有形成,合作深度不够

从部门设置看,滇东北区域高职院校大多没有设置独立的产教融合部门,这样造成了精力分散,职能不分,责任不明确。有个别院校虽然独立设制了产教融合部门,但部门不独立,没有自主权,无法与行业、企业进行直接、高效的对接,产生滞后情况。从产教融合形式看,虽然目前与院校签订协议的企业较多,但校企合作关系多数是短期的、不规范的低层次合作。从合作体制机制看,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和有效沟通交流的平台。滇东北区域高职院校在合作中不得不放弃部分教学硬指标,而企业在考虑利益得失中又有有所顾忌,所的整个产教融合没有实现双赢的合作目标。滇东北区域的高职院校,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优化等革新中又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校企之间的合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进行协调,学校和企业才能找到平衡点,就目前来看,高效的产教融合的有效机制和模式还没有形成,融合深度不够。

(二)企业和院校对接中困难重重

从专业设置看,高职院校存在依据招生情况开设专业的现象,专业设置脱离产业。滇东北区域高职院校常以地区人产业结构、主要支柱产业和才市场作为风向标,来确定当年开设专业和招生数量,这样的行为比较短视,严重与产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向脱离,形成企业找不到需要的人才,而学生毕业后也找不到好岗位的情况。

滇东北区域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追求全面行,忽视精准性,无法实现产业精准对接,失去自身特色;滇东北区域中有部分高职院校,从文科到理科,什么专业都有,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招,完全没有从区域中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所有专业都没有自己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中与企业的对接深度不够,没有实现精准化培养人才。从师资队伍看,院校的教师大多属于理论型教师,虽然理论功底扎实,但是没有真实在企业工作过,缺乏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环节虽然聘请了很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指导教师,但往往因为时间不一致等原因,无法按照教学大纲实现教学需求。虽然滇东北区域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培養“双师型”教师而且也取得不错成效,但培养过程漫长,而且教师也具有不稳定性,短期内仍然很难解决教师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虽然很多企业都参与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出于成本考虑,企业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承担学生顶岗实习任务,普遍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实习情况看,实习效果也不理想。从人才培养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地方实体经济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对人才实际需求没有真正实现有效对接,表现在:企业渴求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短缺,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又很难达到企业要求。

参考文献

[1] 彭芳梅 . 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经济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 [J]. 经济地理,2017,(17).

[2] 卢文彬 . 湾区经济:探索与实践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
以自贸区法治创新推进深港深度合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化深港合作创新
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圈的建议
以“双转型”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从设想走向实践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思考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