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建设全国科创中心的路径选择

2021-07-20 20:32刘冬梅赵成伟
开放导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成渝路径选择

刘冬梅 赵成伟

[摘要] 成渝城市群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大增长极,在全球创新中心东移、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要求的背景下,建设成渝全国科创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两地创新资源在西部地区优势明显,两地不要强调“补短板”,要做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差异化建设全国科创中心。基于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根据成渝两大城市的联系强度,成渝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宜成为“工”字型核心城市区,明确“点—线—廊—带”的发展路径,同时从成渝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推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

[关键词] 成渝  科创中心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1)03-0072-08

[作者简介] 刘冬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农村科技政策、区域科技政策及政府行为分析等;赵成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创新。

一、引 言

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强大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力,加快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近年来成都、重庆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区域中心地位开始逐渐显现,我国专利区域流动结构由原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点支撑的三角形结构,正向四点驱动的菱形结构转变,形成了优势科创资源遍布东南西北的新态势,内陆经济崛起已成为我国经济格局的新特征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②的态势逐渐凸显。这些充分说明成渝是西部地区、长江上游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支撑“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区域规划”的重要载体。成渝地区是西南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领头羊,成渝全国科创中心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以科技创新支撑和驱动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内外学者关于科创中心建设和成渝地区发展展开了较多研究。一是集中在科创中心建设国际经验、思路、定位、驱动机制、科创走廊等方面,宗喆(2020)阐述了“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对以色列科创产业的贡献,为我国科创产业发展和改善中以合作提供了参考经验。丁明磊、王革(2020)对中国全球科创中心展开了研究,提出面向2035年我国科创中心建设需要把握的思路和建设路径。杨拓,等(2016)在对全球科创中心发展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动力驱动模型,认为以市场需求为切入点的外部驱动、以自身利益为基础的各创新主体内部协同是主要驱动力。乔岳(2020)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决定着科创中心的发展。王潇婉、武健(2019)认为科创走廊是创新资源的主要集聚地,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科创走廊可以分为高校主導型、政府主导型、产业主导型和交通主导型四类。二是集中在成渝地区发展历史、方式、路径等方面,康钰、何丹(2015)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成渝两地“分与合”发展历史,魏良益、李后强(2020)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认为构建协同互动和共建共享合作机制的“双赢博弈”才是两地最佳选择。赵伟,等(2021)认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成渝经济圈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构建良好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从空间结构上协调生态产业经济布局,并基于ArcGIS工具,综合夜晚灯光数据,构建“点—线—面”生态格网,研究发现呈“双核—两轴—半包围”格局。但是,关于成渝地区科创中心建设情况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张志强,等(2020)仅仅探讨了成渝科创中心建设的模式和政策,但是没有对成渝地区现有科技资源进行梳理,缺乏对成渝科创中心的定位分析,导致在建设模式上容易与其他科创中心雷同。

综上所述,成渝建设全国科创中心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优势是什么?现有科创资源如何分布?应该如何定位,与国内其他科创中心协同发展?建设的具体路径是什么?

二、成渝地区创新资源的分布特征

总体来看,成渝地区创新资源在全国不占优势,并且呈现极化现象明显、行政壁垒有待突破等特点,但是在西部地区优势明显,两地的合作也在逐渐加强。

1. 创新资源在全国不占优势,在西部地区优势明显

2018年,川渝地区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仅占全国总体投入的5.8%,同属于长江经济带,却远低于长江中游地区的9%和长三角地区的30%,投入强度也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科研人才队伍规模偏小,成渝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为25.4万人年,较长江中游地区的40.2万人年和长三角地区的135.9万人年都偏低;科研人才所占比例偏低,成渝地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为61.5人/万人,尚不抵全国平均的84.7人/万人。

但从西部地区来看,成渝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居于领头羊地位。《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显示,近两年重庆、四川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分别为第七位、第十二位,在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研活动产出低于综合排名的情况下,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全面赶超,可见两地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之高,尤其是近几年发展势头更为迅猛,科技创新综合水平位居西部首位。

2. 创新资源分布极化,“高峰”与“洼地”并存

成渝两地创新资源分布的极化现象明显,主要集中在成都、重庆、绵阳,而西北、西南边缘地区创新资源匮乏,形成“高峰”与“洼地”并存的现象。其中以四川最为严重,省内现有科研院所270余家,从业人员及研发人员总研发经费支出都位居全国前列;中央驻川科研院所实力雄厚,2018年,中央驻川科研院所共有从业人员8.7万人,R&D经费支出220.9亿元,比例都占到全省总量的80%以上。但是,科研院所地域布局高度集中,50%以上聚集在成都市域;成都、绵阳的科研院所R&D经费支出达215.32亿元,占全省科研院所R&D经费的90%,而且还基本都集中在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省内其他广袤区域只占10%。

3. 存在行政区域经济现象,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不足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但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行政区域经济造成的问题逐渐显现,直接结果就是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行政区域经济是由行政部门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所产生的,与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会造成政府对经济发展过度干预,导致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等现象存在。以两地最具代表性的园区产业布局为例,重庆两江新区重点发展的是汽车、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产业,而成都天府新区也同样将这些产业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同时,成渝地区缺乏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仍以传统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形成的智能制造新兴业态、新兴模式发展迟缓,特色优势产业、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以跟随为主,缺乏高价值技术供给,产业发展低端化。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型企业集群尚未形成。

4. 行政壁垒有待进一步突破,两地科技合作处于起步阶段

成渝地区发展战略缺乏充分对接,行政壁垒有待进一步突破。两地在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方面竞争大于合作,开放层次不够,与区域外部企业联系还不够多,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与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也不够,SCI合作论文总量和比例都不高,在31个省区间论文合作网络结构中的中心度不高,尤其是重庆,还处于边缘地带。

在国家明确提出建设成渝全国科创中心规划前后,两地都在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合作方式,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也在积极推进(表1)。

三、成渝地区建设全国科创中心

模式设计的基础分析

联合建设跨省(直辖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涉及到两个省级行政主体的合作和协同,而且成渝两地在行政级别上存在的不对等现象,客观上增加了该战略模式设计的难度。因此,成渝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关键一步是合适的空间载体和开放共享的区域性协同创新战略平台,借鉴2016年上海沿G60高速公路构建产城融合的科创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的建设模式,应结合成渝地区实际情况,重点围绕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协同周边一定区域的城镇,建设成渝科创走廊,以“点—线—面”的构建模式,实现“以点串线”“以线扩廊”,进而实现“两极一廊多点”西部科学城建设规划。

1. 研究区域

成渝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关键一步是空间载体的具体划定。目前,很多关于成渝地区的研究在区域范围方面多泛泛而谈,没有明确具体地域。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公布,本文以其划定的成渝城市群范围为依据,参照涂建军,等(2020)研究范围,为研究方便做学术化处理,一是对于重庆市“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的明确问题,考虑该部分地区对总体影响不大,将两地全部纳入研究范围;二是将绵阳、雅安和达州全域纳入研究范围;三是将重庆主城区(包括渝中区、江北区等9城区)和其他区县作为独立的研究单元。2018 年,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9614.17万人,分别占西部地区和全国人口的25.33%和6.89%;GDP为5.63万亿元,分别占西部地区和全国的30.55%和6.25%。

2. 模型构建及计算结果

在确定成渝全国科创中心建设空间载体的基础上,周边城镇的选择对于建设科创走廊至关重要,与两核心城市的联系程度是关键的量化指标。城市间的经济流的强度最能反映城市间的密切联系程度,表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经济辐射力和周边城镇对中心城市辐射力的接受能力。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大小也反映出城市之间经济流的频繁程度。Reilly最早于1929年将万有引力应用到经济学领域,城市联系强度是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的表征,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可借用引力模型來衡量,即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①,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间距离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模型计算、空间分析以及借用ArcGIS等软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可得,城市联系强度值排名前10位的城市点对分别为成都—德阳、成都—眉山、重庆主城—江津、重庆主城—璧山、成都—绵阳、德阳—绵阳、成都—资阳、重庆主城—合川、成都—重庆主城、重庆主城—永川。可见,德阳、眉山、绵阳、资阳4个城市是成都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对象,江津、璧山、合川、永川4个城市是重庆主城区对外联系的主要对象(图1)。形成成德绵、成渝科创主轴带和沿江城市群三条城市带,并呈“工”字型分布。以此为空间载体,建设科创走廊,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其中,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与各自周边城市的联系最为紧密,合作基础较好,城市联系质量相对较好。而德阳、绵阳城市规模较大,同时又相互邻近,城市联系同样较为紧密,城市联系质量也较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 结果检验

在模型构建中,为了计算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联系强度,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模型自身等原因,仅选取了城市生产总值、人口和距离三个指标,为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特考察联系强度前十城市的研发投入大小及强度,各根据四川、重庆两地2019年的相关数据,经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2019年四川省、重庆市①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1.87%、1.99%,从表2可见,除眉山、资阳两地明显低于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外,其他均高于(或基本持平)平均线,验证了上述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即联系最为紧密的十个城市,也是创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其中眉山、资阳两地明显低于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可能的原因是两地离核心城市较近,受核心城市虹吸效应比较明显,所以研发投入并不强,但是与核心城市的一体化程度较高。

四、成渝地区建设全国科创中心的着力点

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地区存在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受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在谋求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更需要创新这个内生动力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1.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挥两地创新资源合力

成渝拥有西部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成渝地区位于西部三大经济带(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长江上游经济带)之间。往东沿长江和国道主干线(成都—上海)通往长三角城市群;向南连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并经云贵、两广至珠三角城市群;西南经国道主干线(云南—内蒙古)到达东南亚和南亚;往西经川藏公路至西藏;西北接宝成铁路、兰渝铁路、西渝铁路达陕甘宁新出中亚;2011年正式运行的渝新欧国际铁路,更是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了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制高点②。

成渝地区集聚了西部地区优势创新资源。对川渝来说,高校院所密集,具有较好的“核领域、空气动力领域等”科研资源优势,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位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两地布局的军工科技资源也相当丰富,两地整车产量近全国总量的1/5,年产量均保持百万级。此外,随着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铁的开通运营,以成渝为核心的三小时都市圈将逐渐形成,会使创新要素的流通更加便捷。

2. 充分发挥成渝战略“腹地”作用,以创新培育区域增长极

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国内需求的潜力所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正在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变。根据美国硅谷等地的发展经验,由于大城市的创新成本较高,创新往往发生在市中心的边缘或者多中心区域的边缘地带,广大的西部腹地区域具有很强的创新潜力。为此,要立足于西部,兼顾国家战略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发挥西部地区创新领头羊的作用,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区域增长极,带动西部崛起。这就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支撑和驱动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民生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贯穿起来。通过科技创新,立足生态,实现带动西部、缩小东西差距目标。

3.以支持当地产业发展为主,坚持“平原造山”和“高原造峰”并举

成渝地区建设全国科创中心是国家对西部战略纵深区域的科技力量布局,是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备份,相较于建设第五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①,完成国家使命,成渝全国科创中心建设更应该首先立足自身发展,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着力带动以当地为主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地的产业高级化。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产业体系完备,对区域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有较强吸引力,对周边乃至西部地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效应,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大后方,为我国核心区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是,成渝地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科技资源的支撑,应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不要太强调“补短板”,而要做强自己特色和优势,须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成渝层面找准定位,坚持“平原造山”和“高原造峰”并举,差异化建设全国科创中心。

综上,成渝科创中心建设不要太强调“补短板”、向东部沿海看齐,而要做强自己特色和优势,实现与其他几大科创中心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北京是全国科技资源最富集的地方,拥有国内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更侧重原始创新;上海制造业基础好,开放程度高,应该更加侧重利用国际的科技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活跃,应该更注重产业创新。而成渝地区,侧重点也应该是产业创新,但是要立足本土,因为川渝地区创新创业充满活力,创新生态较好,应注重发挥产业创新优势。其次,可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加强与北京原始创新方面的合作,同时西部地区也可以承接东部转移出来的一些先进产能,如四川广安具备政策环境、综合成本和发展基础三方面优势。

五、成渝地区建设全国科创中心的政策建议

成渝两地应以“工”字型科技走廊建设为抓手,逐步突破两地行政壁垒,配套政策,共建产业平台,充分考虑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相適应的人才流动机制,关注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使创新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发挥区域经济腹地作用,创新国家政策支持方式,使两地逐渐走向协同,共建成渝全国科创中心。

(一)成渝层面——建设“工”字型科创走廊,以科创走廊建设加强成渝城市联盟聚合力

一是推进建设“工”字型科创走廊,以科创走廊建设加强成渝城市联盟聚合力。利用“两极一廊多点”辐射带动作用,以“两极”为创新载体,在成渝发展主轴、成德绵城市带和沿江城市带建设“工”字型科创走廊,针对沿线科创资源,实现“以点串线”“以线扩廊”,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和集合优势,加强成渝城市联盟聚合力,构建集群化协同创新走廊,实现多点开花。以成都高新区为支撑的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以重庆高新区为核心的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为载体,建成“一廊”,即成渝科技创新走廊,涵盖成渝地区12家国家高新区,承载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实现“多点”开花,即成渝地区多个创新功能区和创新节点。

二是借助科创走廊建设,打破城市壁垒。加快两地科技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探索,联合制定配套政策,借助科创走廊建设,共建产业平台,充分考虑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相适应的人才流动机制。借鉴长三角已成熟的创新政策,向成渝城市群推广相关经验。深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人才评价和激励、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等改革,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领域联合周边城市共同制定统一政策,进一步打破城市壁垒,加强在科技服务一体化、“创新券”通兑通用、共建共享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创业载体、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等方面的政策协同性,积极构建各具特色的共同市场。

三是促进产业集聚,支持当地产业发展。目前,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有着最优质的院校基础(“两电一邮”中的“一电”位于此),从产业集群来看,微电子、固体电子等均有丰富的人才优势;重庆高新区聚集有高校院所14所,构建了以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联合出台产业集群一体化相关文件,加快成都科研机构和高校高精尖技术在重庆企业领域的转化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重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深度融入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体系,为他们发展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围绕现有基础和优势特色,明确哪些科技最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话语权、发挥引领作用。然后抓住重点突破,打造“高原和高峰”,协同推进科技产业发展。

四是推动主导创新主体协作,强化产学研和军民合作。首先,基于成都科研机构、高校的优势和重庆企业创新主导地位的客观情况,积极推动两地产学研合作策略。同时两地可以通过科技计划项目设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专项,助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度融合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逐步成为两地协同创新特色。其次,深入推进两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落实成渝特别是四川省政府与科技部、中央军委科技委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两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组织推进军民科技协同攻关和双向转移转化。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创客空间建设。

五是搭建精准高效的投融资平台,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体系。研发成果转化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以及多样化的风险投资,是其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金融机构通过专业化的审查筛选,为符合标准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使研发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使产品投产。风险投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融支持方式,尤其是对于初创科技企业。初创期一般都是技术研发、平台搭建和市场开发等活动比较集中的时期,需要大量且长期的资金投入,但是其本身具有轻资产、缺担保的特点,再加上研发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导致其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所以完善的风投机制对于科创型初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随着初创企业自身价值的提高,能够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将使真正有创新能力和意愿的企业脱颖而出。

(二)区域层面——发挥战略腹地作用,统筹推进区域经济、生态发展

一是发挥战略腹地作用,为中心区域发展提供充足养分。腹地(Hinterland)最初的意思是指港口的服务区域,现多指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的毗邻地区。成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就是东部沿海等中心区域的广袤腹地,它们受中心区域的影响,能够为中心区域提供物资和销售市场,并接受中心区域文化服务。良好的腹地对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区域综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广大成渝地区腹地要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良性互通,支撑中心区域发展,扩大内需市场,为其提供充足养分,节省其发展成本,通过中心區域发展进而实现西部崛起,构建国内新发展格局。

二是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关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加快推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以科技创新支撑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的“三水共治”为重点,以流域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为主体,深入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及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强西部区域生态共性科学问题研究和系统性技术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生态环保技术体系,保护一江清水。加强流域水源生态涵养和水质保障等关键技术研究,持续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强化长江流域的联防联控和协调联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提供科技保障。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吸引相关人才,留住人才。

(三)国家层面——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共建两地协同机制

一是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两地应协同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创新内陆开放新模式,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抓好成渝、川渝等合作协议落实落地和科技援藏、援疆、援青工作,遴选支持示范带动性强的区域合作项目。共同制定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一体化建设发展规划,同时将成渝两地及相关区县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一体化建设发展规划相衔接。

二是建立健全成渝地区科技协同创新组织机制。建议在中央层面构建由相关部委会同成渝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联席会议,构建有效的区域科技合作制度框架,制定联合工作方案,推动区域间共同设计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建立常态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机制,通过定期的部省(市)会商和省市领导联席会议,并落实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成渝地区深化合作的载体。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学术和人才优势,整合成渝地区学科资源,加强成渝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自愿组织而成非营利性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科技创新联盟,进一步破除央地之间、区域之间、产学研之间和军民之间的各种壁垒。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吕佳龄.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践与反思[J].科技中国,2020(11):1-5.

[2] 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J].求是,2021(06):1-6.

[3] 李砚忠,赵成伟.科技创新驱动条件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阐释、误区及路径[J].理论学刊,2021(01):32-41.

[4] 张志强,熊永兰,韩文艳.成渝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模式与政策研究[J].中国西部,2020(05):11-23.

[5] 江涛,常斌.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打造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智核”[J].重庆行政,2020,21(04):7-10.

[6] 宗喆.对以色列科创模式及中以合作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20(06):122-127.

[7] 杨拓,邵邦,周寂沫.全球科创中心的发展实践与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对北京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启示思考[J].理论月刊,2016(09):135-139.

[8] 乔岳.创新生态系统视野下的科创中心构建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06):38-45.

[9] 王潇婉,武健.如何发挥高校对科创走廊发展的支撑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9(08):14-17.

[10] 康钰,何丹.分与合:历史视角下的成渝地区发展演变[J].现代城市研究,2015(07):45-51.

[11] 魏良益,李后强.从博弈论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J].经济体制改革,2020(04):19-26.

[12] 赵伟,邹欣怡,蒲海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OL].中国环境科学:1-15[2021-03-30].https://doi.org/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10218.009.

[13] 靳景玉.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研究——以成渝经济区域为例[M].科学出版社,2018.

[14] 王志刚,邱长波.中国内地省区间SCI论文合作网络演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9,37(11):163-168.

[15] 刘志杰,熊筱伟.孙福全 成渝建科创中心应强化产业特色[N]. 四川日报,2020-10-26(011).

[16] 成都科技顾问团.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模式对成渝“一城多园”共建西部科学城的启示[J].决策咨询,2020(05):17-19.

[17] 谭宇文,袁宇昕,张翔.基于创新网络理论的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规划探讨[J].规划师,2020,36(03):79-85.

[18] 涂建军,况人瑞,毛凯,李南羲.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J/OL].经济地理:1-15[2021-03-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126.K.20200813.1606.002.html.Reilly J.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Retail Relationships [M].Austin,TX:University of Texas,1929.

[19] 成都科技顾问团.共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议[J].决策咨询,2020(05):23-27.

[20] 丁明磊,王革.中国的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战略与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06):32-37+53.

猜你喜欢
成渝路径选择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成渝共振,高质建设双城经济圈
成渝两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成渝两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成渝两地不同人群户外体育运动需求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