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浩家岭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2021-07-21 14:28胡景文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凝灰岩花岗闪长岩

杨 新,王 凯,胡景文,万 乐

(1.抚州市自然资源局东临分局,江西 抚州 344000;2.抚州市自然资源局,江西 抚州 344000;3.江西省地质局九一二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0)

浩家岭地区位于金溪县城正西方向直距10km 左右,区内已先后完成了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1:5 万区域地质调查、部分物化探及地质矿产、科研等工作,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但找矿工作没有大的突破。本文拟从成矿条件、地球化学异常方面来分析该区的找矿潜力,以期为区内的找矿勘查提供参考[1]。

1 成矿地质条件

浩家岭地区位于东乡南部火山盆地南部边缘,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缝合拼接带,钦杭大断裂(江西境内为萍乡—广丰深大断裂)的南侧,赣东北深大断裂的南部端点上。新元古代变质岩及加里东期英云闪长岩组成区域褶皱基底,盖层主要为早白垩世陆相火山碎屑岩,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早白垩世大面积陆相中酸性火山活动是区域铜钼铅锌银金多金属成矿的物质基础和成矿动力。

1.1 地层

本区广泛出露地层为白垩纪武夷群打鼓顶组花草尖段和梧溪段,为一套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不整合覆盖于奥陶纪晚世黑云英云闪长岩之上。山涧沟谷及平原分布有第四纪联圩组松散沉积物(图1)。

图1 金溪浩家岭地区地质图

第四纪全新世联圩组(Qh1-2l):砂砾、亚砂土及亚粘土,厚度12.37m。

白垩纪早世武夷群打鼓顶组梧溪段(K1dwx):流纹岩、英安岩、英安质凝灰岩、凝灰岩,厚度326.9m~724.4m。

白垩纪早世武夷群打鼓顶组花草尖段(K1dh):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含砾晶屑凝灰岩、沉凝灰岩,厚度140m~587.7m。

1.2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两次岩浆侵入活动,第一次为奥陶纪晚世黑云英云闪长岩,第二次为白垩纪晚世花岗斑岩(58.9Ma~66.9Ma)及英安玢岩。

白垩纪晚世花岗斑岩多产于奥陶纪晚世黑云母英云闪长岩中,少量产于白垩纪早世武夷群打鼓顶组火山岩中,呈侵入接触关系,多呈脉状-岩柱状。

区内岩石微量元素中Cu、Mo、Ag 和Cr 的含量分别为维氏值的19 倍、28 倍、66 倍、9.4 倍,显示较高的丰度值。同时花岗斑岩中Cu、Pb、Zn、Ag 明显高于黑云母英云闪长岩,说明花岗斑岩中铜多金属元素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2]。

1.3 构造

1.3.1 火山机构

区域火山机构发育,地处金山-尖岗墩线状火山构造北西段,包括金山火山口、浩家岭破火山口及崇岭火山口、尖岗墩火山口等次级火山构造。

1.3.2 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发育,按走向大致可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其中北西向断裂最为发育,单条断裂规模虽小,但空间上多条断裂平行排列,且多为花岗斑岩充填。断裂带内常见硅化、褐铁矿化、少数具金矿化,其内充填花岗斑岩常见铜多金属矿化。断裂与火山机构关系密切,为本区主要控矿构造。

1.4 围岩蚀变

区内蚀变种类繁多,蚀变普遍较强,主要蚀变有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硅化、黄铁矿化、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等[3]。

(1)绢云母化:蚀变分布广泛,主要产于花岗斑岩脉或柱的边缘。

(2)高岭土化:主要分布于花岗斑岩脉中,高岭土主要交代花岗斑岩基质中长石斑晶。

(3)硅化:分布广泛,主要产生于断层破碎带和花岗斑岩柱边缘内接触带。硅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充填硅质,分布于断层碎屑间和岩石裂隙中,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硅质(石英脉)脉。花岗斑岩内接触带的网状裂隙中多充填有石英细(微)脉。黑云英云闪长岩中的破碎带及节理中亦常见石英脉充填;另一是交代硅质:多产生于断层岩及花岗斑岩边缘,形成构造角砾岩和硅化岩。花岗斑岩外接触带黑云英云闪长岩,常被硅质交代。

(4)黄铁矿化:分布广泛,但蚀变强度较弱,多产于蚀变断层破碎带,尤其是硅化破碎带和花岗斑岩内接触带,多呈浸染状、细脉状、团块状分布,地表多已风化成为赤铁矿。

(5)钾长石化:区内偶见,产于花岗斑岩内,蚀变钾长石呈浅肉红色,为微晶至隐晶钾长石,集合体在花岗斑岩中呈不规则团块状、云朵状分布,与花岗斑岩界线清晰。

(6)黑云母化:偶见,产于花岗斑岩内,蚀变黑云母呈黑色微晶集合体,在花岗斑岩中呈不规则云雾状斑块,与花岗斑岩界线模糊,含量较少。

1.5 矿化特征

1.5.1 铜矿体特征

区内地表已发现铜矿体一个,该矿体为前人施工探槽揭露所发现,为铜的氧化矿体。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接触带,呈透镜状,顶板为黑云母英云闪长岩,底板围岩为孔雀石化绢云母化花岗斑岩,矿体倾向50°,倾角76°,矿体最高品位1.14%,最低品位0.44%,加权平均品位0.79%,水平厚度1.16m。

矿石呈斑状结构,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为孔雀石,孔雀石呈绿色,土状、粉末状,土状光泽,呈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含量5%~10%;脉石矿物主要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绢云母、角闪石等,含量90%~95%;矿石类型为斑岩型氧化铜矿石;赋矿岩石为花岗斑岩。

1.5.2 金矿化体特征

金矿化体产于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长约100m,宽0.50m~5.70m,一般0.80m~3.00m,具膨大缩小,分枝复合现象,走向25°~30°,局部(南西端)走向75°,倾向南东,倾角50°~63°,具压扭性特征。破碎带具程度不同的金矿化,仅局部构成矿体。矿石原岩为黑云母英云闪长岩经破碎形成的构造角砾岩。具较强的绢云母化和叶腊石化、弱硅化,矿化强的部位出现褐铁矿化。

2 地球化学信息特征

2.1 区域化探异常特征

据1:5 万区域化探成果显示,金溪浩家岭地区具有明显的金、铜多金属异常(图2)。

图2 1:5 万区域综合异常图

2.2 1/1万化探异常特征

1/1 万土壤测量圈定了浩家岭地区的浩家岭和金山两处综合异常(图3)。

图3 金溪浩家岭地区土壤异常综合平面图

(1)金山异常区(Ht1)主要出露地层为白垩纪打鼓顶组火山碎屑岩,岩性为英安岩,凝灰岩及流纹岩等,岩石裂隙中蚀变较强,推测异常与火山碎屑岩中的矿化及矿化体有关。

(2)浩家岭异常区(Ht2)出露地层为白垩纪打鼓顶组火山碎屑岩,岩性有英安岩,英安质凝灰岩,流纹岩和花岗斑岩。岩石裂隙中发现有Au、Cu、Pb、Zn 矿化,铜矿化的赋存特征有两类,一类是浸染状,另一类是细脉和星点状矿化。推测异常与区内的含矿花岗斑岩及其裂隙含矿化体有关。

3 找矿潜力分析

斑岩型铜矿具有规模大,常与Au、Ag 等多种金属共伴生的特点,在我国,尤其是江西省的铜矿类型中占重要地位,比如世界级大型铜矿—德兴铜矿。因此寻找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仍然是矿产勘查工作中的重点[4-6]。

(1)成矿地质条件显示的找矿潜力:①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岩石微量元素中Cu 等金属元素含量具较高的丰度值,花岗斑岩中Cu 等金属元素明显高于围岩,说明花岗斑岩中铜多金属元素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②区内断裂与火山机构发育,为本区主要控矿构造。③地表已发现铜矿化体数处,主要赋存与斑岩体中,埋藏较浅,矿石类型简单,主要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为主,矿石矿物种类少,品味中等;但深部工程尚未控制或探索到铜矿化体;部分地区在地表(淋滤带)已发现氧化铜矿化体,其深部的淋积带、还原带和原生带的找矿前景看好。④区内花岗斑岩蚀变强烈复杂,蚀变种类繁多,其中部分花岗斑岩已全部蚀变成绢英岩、硅化岩,说明成矿热液活动活跃和强烈,对成矿有利。

(2)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显示的找矿潜力:区域及1/1 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显示浩家岭异常区异常与含矿花岗斑岩及其裂隙含矿化体有关;浩家岭西边的金山异常区与火山碎屑岩中的矿化及矿化体有关。

综上所述,浩家岭地区具有十分有利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条件,较明显的物化探异常等信息,具有寻找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猜你喜欢
凝灰岩花岗闪长岩
养护温度对凝灰岩基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安山玢岩-花岗斑岩混合矿石的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研究
北山洋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构造演化:内蒙古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南部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的制约
万众一心战疫情
关于RCA改性剂在闪长岩上面层的应用研究
凝灰岩中微量元素的指标检测
福建平和深坑饰面石材(沉凝灰岩)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甘肃大水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研究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