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文言文教改之探索

2021-07-22 10:43朱玮琪林百达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8期
关键词:两节课名师深度学习

朱玮琪 林百达

本报讯  近年来,“深度学习”的研究在中国兴起。与浅层学习相比,“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具有整合学科知识,锻炼高阶思维,注重迁移运用等特点。

2020年,珠海市乐晓华名师工作室申报立项“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专项课题,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为了深化课堂改革,进一步推进名师工作室“深度学习”教改专项课题,近日,乐晓华名师工作室在金海岸中学举办教研培训活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乐晓华及其工作室全体成员、金湾区全体语文教师,共97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上下两场。上午由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学校录播室向大家展示两节基于“深度学习”的文言文教改实验课,课后在学校会议室进行评课及教学研讨。下午邀请肇庆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曲中林进行专题讲座。

名师工作室成员、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陈志红带来第一节课——《马说》。陈老师以问题导入,以探究千里马和韩愈的“三鸣”为学习的主题,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她以全文十一个“不”为译读线索,设计了别出心裁的教学环节,从反复吟咏中激发学生思考感悟文章的深意,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三鸣”。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她精心设计了课堂练习,让学生把课文重点句子的译文还原成文言文。在熟悉课内重点文言字词的基础上,提高难度,让学生对译老师创作的白话文《雀说》。学生从文白对译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的文言字词句,发展了逆向思维能力,锻炼了高阶思维。

这是一节打破传统的文言文阅读课,陈教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分梯度设计练习,注重对语言文字实际运用,在运用文言文的過程中逐步引领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这是一节体现“深度学习”教改思想,富有创新性的示范课。不仅让学生收获知识,也让听课的教师们大受启发。

第二节是由名师工作室成员、金海岸中学教师谭蓉带来的《小石谭记》。谭老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平台,带领学生体验小石潭的美,使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中。她又从学生生活体验切入,巧妙地整合历史知识,向学生介绍作者坎坷的经历,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在探究过程中,谭老师精选句子,让学生将句子译文还原为文言文,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句子间景与情的变化。学生通过谭教师的引领,在文白对译中,体验语言转换的成功,品尝景中读情的乐趣。最后,谭老师以原创文章《木头冲游记》作为提升练习,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白话文中进行“文白对译”,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之外,品味文言文语言的美,体验运用文言文写作的乐趣。

这是一节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文言文课。教师整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探究、体验文白转化的成功,让学生反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

金海岸中学副校长汪福义对两节课给予极高的评价:“这两节课都实现了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两节课让学生对文言重点字词进行系统梳理,创新性地‘文白对译,是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从浅层的字词理解到深层的‘文白对译,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小石潭记》课堂中创设的美的情景,让学生把美文改写成文言文,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马说》引导学生‘不平则鸣,《小石潭记》教会学生‘以文抒情,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因此,名师工作室带来的这两节实验课,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金湾区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郑文佳从推广“深度学习”的意义点评这两节课:“‘深度学习教改非常有意义,传统文言教学只关注字词句翻译,这些只是‘浅层学习,容易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而这两节课为文言文教学带来曙光。从弘扬教学改进上看,这两节‘深度学习文言文教改展示课都重视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且两节课各有创新点。”最后,他指出教学改进要回归文本,“深度学习”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人才。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金湾区教研员乐晓华对上午的教研活动作了总结。乐老师向参加教研的老师们介绍了名师工作室前期的活动内容,强调推广“深度学习”文言文教改的意义,说明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他对这两节实验课给予极高的评价:“这两节课从‘字词到‘内容再到‘思想,层层挖掘,达到‘深度学习的要求,是优秀的‘深度学习展示课。《马说》从提问导入,以问题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思考。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朗读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出语文味。学习过程中,‘读‘译‘解有机融合,自然而然促进学习目标达成。《小石潭记》则是重字词积累,体现学科知识的整合,配乐引入,以景入情,学以致用,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

在专家讲座环节,曲中林教授给工作室及金湾区的教师做“深度学习的理论与教学设计”主题讲座。讲座从“深度学习”的研究背景、现状、内涵、特征、理论基础等几个方面,向教师们全方位地介绍“深度学习”的理论知识。最后,从“深度学习”特点向在座的教师们介绍符合“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构思。层次清晰的学术理论结合生动活泼的生活、教学案例,为教师们初步掌握“深度学习”理论打下基础。短短的两个小时,教师们收获丰富的“深度学习”理论知识。

讲座结束后,工作室主持人乐晓华从2011年新课标的修改角度介绍“深度学习”教改的背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谈“深度学习”教改推广的重要性。最后,他对参加讲座的教师提出“学以致用”“大力开展‘深度学习教改”的要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充满活力的文言文课堂需要通过教改不断注入鲜活的力量。“深度学习”文言文教改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学之,研之,思之,用之,推而广之。这次展示培训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它却是我们推进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新起点!

文/朱玮琪  本报通讯员/林百达

猜你喜欢
两节课名师深度学习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最虎的事
培训
浅议"名师"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睡眠,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