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小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1-07-22 10:43谢东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8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道德与法治

谢东标

【摘要】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中穿插德育小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很有必要,由于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品质还未定型,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的德育。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引用德育小故事的教学方法是良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方法;小学德育

《道德与法治》的前身是《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一书所教授的内容面太广泛、内容抽象。而“道德与法治”让其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准确化。这时候加入的德育小故事可以将教材中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的行为更好地传达给学生。德育小故事的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小故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小故事的情节有趣生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深奥的大道理变为浅显易懂的话语让学生理解吸收。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引入德育小故事。

一、德育小故事吻合教材的特点

《道德与法治》主要强调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将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渗透到学生的价值观中,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德育小故事教学法适合具有小学生风格表达方式的新教材

《道德与法治》改变了之前单调机械的组合图片与文字的教材形式,设计成具有儿童风格的绘本表达方式。这种绘本形式的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和生活。绘本中所描述的故事与文字可以让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生活和过往经历中找到类似的。拥有绘本特点的教材具有塑造人物形象特点的优势,绘本讲述的德育小故事更加扣人心弦。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型的德育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之前晦涩难懂的道理。

(二)德育小故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材,认为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人。教师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用德育小故事与学生进行对话。这有利于引领学生走入故事中的主人公所生活的世界,从而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给予学生正能量。故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动活泼有趣、互动性强的故事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心理特点。

二、德育小故事在《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

(一)巧用教材图文结合激昂德育故事

《道德与法治》教材像是一本画册,教材中的故事运用画册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富有童趣味和教育内涵。其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可见,这些德育小故事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

例如,“世恩侍夜”的德育小故事,就是用图画描绘出来的。图画中描绘出一个男子名叫陈世恩,旁边还画着三个男人,分别是陈世恩的兄弟,穿绿色衣服的男人是陈世恩的大哥,他是一个有学问学习很好的人;身穿红色衣服的是二哥,他是一个待人有礼貌,正直诚实的人,被很多人称赞;身穿蓝色衣服的是他的三弟,这个弟弟不同于其他的兄弟,经常不好好学习,并且和一些没有道德素养不高的人一起在外玩耍,每次都是很晚才回家。他的大哥和二哥都很担心三弟,所以每次一有时间就会劝解三弟,让他早早地回家,好好学习,不要让爱他的家人担心。穿蓝色衣服的三弟听多了就很反感。陈世恩和大哥说,之后由他来劝解三弟。因此,之后的每晚,不论多晚,陈世恩都在门前等三弟回来,每次看到弟弟,都没有责备弟弟,而是让他进去休息。之后的连续几天都是这样的情形,三弟感到羞耻,脑海深处都是哥哥等自己的情景。从此,三弟开始改過自新,在哥哥的指导下,他认真学习,发奋图强,成了一位德才兼备的人。

这个德育小故事告诉学生,家是为我们遮风避雨的港湾,家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共同进步,一起抵挡外面的风风雨雨。一个人如果要劝勉对方,一定要懂得善巧。除了懂得善巧之外,还要让对方能感动,在此基础上晓以大义,才有办法令他悔改。

(二)善用德育小故事

教师要善于运用目前现有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然后运用德育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而更好地成长。

例如,古时候的张孝基,和同村的富人家的女儿结了婚。他的妻子家里面还有一个弟弟,但是好吃懒做、不思进取。后来有一次,这个弟弟在外面闯祸了。富翁一气之下就把弟弟赶出了家。富翁在即将要去世的时候,把家中所有的田产、房产全部交给了张孝基。被赶出在外的弟弟,因为没有生活技能做了乞丐。弟弟在外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没有脸面回家。张孝基知道岳父还是想把弟弟叫回家。所以,张孝基一直在找寻弟弟。后来有一次外出,见到了弟弟,于是将他带回家,并让他种地、管库房。张孝基发现,弟弟工作时没有出错,而且很勤奋。之后,张孝基就将全部的财产归还弟弟了。

此德育小故事,通过描绘张孝基的行为举动,告诉学生要做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不贪图别人的钱财,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挽救别人的机会。

(三)迁移德育小故事拨动学生心弦

在德育小故事的世界中,学生会本能自觉与德育小故事中的人物对照,或见贤思齐,或发现差距。小学生因为天性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平心静气地做一件事,并会在中途被其它事情分走注意力。但是,学生在听德育小故事的时候可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通过德育小故事的教学方法将道理传达给学生。

例如,李纲不仅是朝廷官员,还是当朝太子的老师。太子刚刚开始的时候,很是很听李纲的话的,但是,后来太子亲近奸臣小人了,慢慢地不听取李纲的建议。并且因为太子嫉妒李世民,常常针对李世民。李纲多次劝告太子,但是太子厌烦不听。李纲觉得自己发挥不了自己的作用,于是就向皇帝辞职了。皇帝问他为什么辞职。李纲觉得自己不能劝解太子成功,应该让能发挥作用的人来担任太子老师的位置。皇帝认为李纲是一个正直的人,所以就没有同意。之后,李纲接着劝解太子不要过度饮酒等事情,但是太子依旧不听不改。李纲郁郁不得志,就以病为由辞职。皇帝见他已铁了心,就同意他辞职了。

这个德育小故事告诉学生,对于有理想、有情操的士大夫而言,尸位素餐是无法容忍的,与其空占其位,不如回家养老。

(四)德育小故事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德育小故事是一个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例如,李太后对于自己的娘家要求很严格,不让娘家的人因为自己的原因就仗势欺人或者作恶。李太后的父亲违反了皇帝出台的法令。她把父亲叫到了宫中,并仔仔细细对父亲进劝解了一番,告知父亲要克己守礼。李太后比其他人更加遵纪守法,也同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每当皇帝不想学习想要玩耍的时候,为了让皇帝好好学习,李太后会让皇帝跪坐在地上。李太后每天准时在五更天的时候,去皇帝的寝宫将皇帝叫起来去上朝。有一次皇帝喝醉了,让太监唱歌,因为太监不会唱就把太监的头发剪了。李太后知道了这件事,罚皇帝跪在地上说自己的过失,直到皇帝真心认识到自己究竟是犯了何错,再让皇帝起来。

这德育故事告诉学生,要学得踏实。如果学无所成,贪玩就会丧失前途。并告诉了学生要深明大义,不可玩物丧志。就如我们每次做早课,如果早课做了,在整个白天中,我们的心都是平静的;如果晚课一做,整个晚上,我们的心都是平静的。而且做早晚课时,如果有想着要复讲一遍,或者要做好笔记再交给别人,那么,听课时就会格外留心,特别认真。认错不丢脸,有错而掩饰才丢大脸。唯明智者能自认己错。

三、结语

《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要把书上的知识同生活结合起来,并运用德育小故事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的道理传授给学生。这可以让教学不像死水般静止不动,而是让教学像活水一样有着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魏生顺,翁娟秋.小故事 大教育——“德育小故事”实践研究[J].华人时刊(校长),2018,(Z1):48-49.

[2]谭竞.俭以养德——德育小故事四则[J].班主任之友,2007(11):38-39.

责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