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导入研究

2021-07-23 06:34王建垚
速读·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导入策略

王建垚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倡实施多元化教学,而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点”,对构建高效、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性。为此,笔者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特征,归纳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导入的原则,并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理念,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导入策略,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互动方式发生改变,从而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导入原则;导入策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来到“课内”,很大程度上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还能够有效地缩减“学生”与“知识”之间的隔阂,促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激发学生深刻思考的兴趣。如何设计课堂导入?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也是发挥“导入”对课堂中“教”与“学”催化剂作用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特征,探讨了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原则与导入策略,具体如下: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原则

信息技术课堂上,“导入”是推动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推进,导入方法呈现出“多元化”、“新颖性”、“有效性”以及“实用性”等特征。任何导入方法的具体实施与侧重点都有着特性化,但无论何种导入方法,都旨在“催化”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以教师设计课堂导入时,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1.1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是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课堂的具体内容,实施目标明确的教育。新课改指导下,课堂导入的目标不仅仅着眼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要始终关注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促使学生逐步走进应达到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课堂导入要具有一定的“目标性”。但教师一味地考虑课堂导入的“吸引力”,那么该种导入下的课堂便很有可能陷入“鲜活却无效”的尴尬。因而设计课堂导入时,教师必须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等为依据进行,赋予课堂导入一定的“目标性”。

1.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领他们深度思考、主动探索。遵守启发性原则而设的课堂导入,有助于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理念,同时也有助于放飞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思”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独立思考的技巧、发展深度思考的能力。因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设计要贯彻启发性原则,使学生踏入“导入”时,快速地对新知识产生“欲望”与“憧憬”,进而自然而然地思考且深度地思考,水到渠成地探索且有目标地探索。

1.3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无形却有力的“源动力”,因此设计课堂导入时,教师要寻找班级学生的“兴趣点”,并从“兴趣点”着手选择课堂具体内容的“着力点”。将教材内容、知识背景等作为导入的素材,采用“有趣的故事”、“幽默的术语”、“热门的对话”等方式,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和谐、愉悦、轻松地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的信息技术“内化”为学科知识,真正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的“魅”与“美”,构建高效又鲜活的信息技术课堂。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策略

课堂导入对课堂中师生的“教”与“学”有着直观又深远的影响,但并非“好”的课堂导入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导入效果。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理念,提出适用又实用的导入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导入的“催化剂”作用。

2.1情境:引生入胜,快速切换到学习状态

情境现身课堂导入环节的几率较高,但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特征,情景导入要关注情境的“带入性”,具体的体现就是,能否促使学生从“情境”走向、走近“知识”,且快速地把注意力从“课外”拉回“课内”,切换至良好的学习状态。结合实践发现,情境导入大致可以分为“游戏”、“实践”、“虚拟”三大类,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情境”与“内容”、“学情”的契合性,同时也要考虑“情境”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教师“设情境”之前,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情境需求甄选素材。

“图片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是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选修二的章节内容,而设计课堂导入时,教师为设计设计“商场推销员”的情境角色,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商场海报是大商场中宣传商品、吸引眼球的主要手段,并要求学生思考“身为一名商场推销员,应该如何利用海报来吸引客户?”这一問题,让学生结合自我的理解与体设计商场的宣传海报。上述情景与教材内容、实际生活都有着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课前的视频素材快速地将学生带入生活化的情境,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商场推销员的角色,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情境导入策略适用的范围广泛,但却也并非可以随意使用,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真切地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2复习: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复习导入策略,就是指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寻找“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衔接点”,同时还要关注“过渡”的顺畅性与自然性,更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契合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将复习导入策略落实于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认知“复习并非简单地回顾已有的知识点”,而是要引导、点拨学生关注到“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联性,且逐步建立实质性的关系,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复习导入落实的方式呈现出差异性与多元化,如,提问、习题检测、展示观察、案例探讨等。

将学生已有知识作为基石,引导学生“摸着石头过河”,自然而然地走近、走进新知识,的确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复习导入”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符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性”与“连贯性”的特征,同时也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少”的尴尬,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与质量。如若课堂上教师为能够及时地抓住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温习旧知,那么部分学生很可能将旧知遗忘于角落,且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状态,进而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当代一线教师,要关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系统性”与“连贯性”,且能够结合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点选择适用的复习导入策略,助力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2.3设疑:思源于疑,打破课堂的“设定性”

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环节,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需求,设置难易适中的“疑”,一方面能够点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开展思考与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够指明学习的方向,促使学生学习趋向于目标性,更重要的是,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意外”,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

学习“图片素材的采集与加工”课堂上,教师提出“身为一名商场推销员,应该如何设计商场海报”这一问题,既能够点拨学生搜集、整理视频给出的信息,又能够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生活经验与体会,更重要的是,与章节学习内容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这里设置的“疑”巧妙地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且有巧妙地打破了信息技术课程课堂的“设定性”,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课堂充满好奇,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点,对课堂上师生的“教”与“学”有催化剂的作用,但其更是一门艺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确信息技术课程课堂导入的原则,更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基本理念,选择适用又实用的策略。因此,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堂导入研究,是实践意义较强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欧雪.重视课堂导入,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浅谈情境导入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8(07):108.

[2]邹青.灵活设计导入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6):138-139.

[3]庞洁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导课[J].山西教育(教学),2015(04):15-16.

猜你喜欢
导入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探析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策略
对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几点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导入的策略分析
谈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及其案例展示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导入策略研究
关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策略及其重要性的浅显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