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风沙干旱区保护性耕作主推技术模式

2021-07-24 01:41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郑铁志刘玉梅苑志霞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6期
关键词:收获机保护性墒情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 郑铁志 刘玉梅 苑志霞

吉林省西部风沙干旱半干旱区幅员面积大,耕地面积多,该区域积温、光照、无霜期相对充足,但降水偏少,土壤贫瘠,风沙扬尘现象突出,土壤沙化、碱化和风蚀日趋严重,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建立技术路线明晰、技术流程简洁、技术模式易学易用的保护性耕作推广理念和原则,是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稳步扩大和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基于此,在充分凝练相关专家学者思想、认真总结15年来各地实践经验,特别是典型风沙干旱区双辽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两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方法:一是岗平地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二是低洼地秸秆归行覆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供借鉴参考。

一、岗平地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

1.技术优势。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可有效抑制表土流失造成的土壤退化、旱情加剧和地力下降问题,具有明显的保土保水、培肥地力、稳步增产和降低成本、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治理风沙干旱耕地、改造中低产田和贫瘠土壤的最有效、最便捷、最可行、最易做的技术方法。

2.技术路线。

1)秋季玉米收获时利用收获机配置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越冬,上冻前进行深松作业,达到蓄水贮墒、保土保水的目的。

2)翌年春季播种前机车不进地、不动土、不破坏土壤墒情和紧实度,播种期到来一周左右后直接用牵引式重型免耕播种机进行免耕播种作业。

3)播后苗前或苗后喷施除草剂控制杂草。

4)拔节、抽雄、扬花或灌浆等玉米生育期同传统耕作方式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3.技术要点。

1)收获时应适当抬高收获机割台,升高秸秆还田机,保留15~30cm根茬固土,同时起到阻挡秸秆风吹堆积、构建“挡风墙”的作用。

2)秸秆以切成长度20cm以上“长短不一”的段状覆盖地表为宜,以降低秸秆风吹移动能力。

3)秋季深松作业须选用蓄水型深松机采取间隔深松法作业,深松深度不宜低于35cm,以形成不塌方的“鼠洞”为标准。

4)地表秸秆覆盖量不可少于总量的70%,以确保真正能够产生保土保水和培肥地力效果,不要过度人为清除秸秆。

5)免耕播种机务必选用质量性能优异、带拨草切草装置和双圆盘开沟的牵引式重型机械,以保证播种质量和通过性。

6)播种机行进速度以6~8km/h为宜,且应匀速前进,最高时速不可大于10km/h,播深控制在2cm左右。

7)苗期如遇连续气温偏低或降雨天气,可适时进行苗期深松追肥,及时接纳降雨,促进地温提升。

4.经验集锦。

(1)种植模式。一是春季风大、缺墒严重地区可采取宽窄行平作方式种植。平作可显著降低地表面积,减少水分散失,但不利于地温的快速回升,因此应因地制宜抓住主要矛盾,科学合理选择垄作或平作。二是秸秆量较大地区(通常单产超过10000kg/ha)采用平作或垄作“宽窄行”方式种植更有利于秸秆留存地表,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免耕播种机通过的现象。

(2)春季不动土。春季化冻后播种前不要做任何形式的机械“动土”作业,保持自然墒情和土壤紧实度,最大限度为播种出苗创造理想环境。

(3)深松把握。一是深松作业务必在土壤质地适宜地块进行,并选用蓄水型深松机采用间隔深松法作业,防止过量动土加重失墒或形成“地漏”而适得其反。二是苗期深松有助于接纳伏雨、提升土壤蓄水能力,但要把控好作业时机和所用机具,既要防止无雨深松加重旱情,又要防止动土“端苗”破坏种床紧实度和过度“伤根”现象发生。

二、低洼地秸秆归行覆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

1.技术优势。

“秸秆归行”是在地表覆盖秸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播前不动土、直接免耕播种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既保持了秸秆覆盖保土保水、培肥地力的技术优势,又较好地解决了地温提升和播种“拖堆”问题,同时又兼备了根茬固土、降低地表风速、抑制风蚀水蚀的功效,因此在风沙干旱区域的个别低洼或河套地块,特别是经常出现“水大种不了地、地凉播不了种”的地块,不乏是一种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想选择。

2.技术路线。

1)秋季玉米机械收获作业同时,利用收获机配置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

2)使用秸秆归行机将覆盖地表上翌年播种带处的秸秆清理分离,归拢至非播种带。

3)春季当土壤10cm深处地温稳定在10℃以上、墒情贴近或满足播种条件时,使用牵引式重型免耕播种机在分离清理后的“清洁带”处进行“宽窄行”免耕播种,播后苗前或苗后喷施除草剂控制杂草。

4)苗期结合追肥作业进行30cm内深松,以进一步增地温、蓄伏雨、补养分。

5)拔节、抽雄、扬花、灌浆等玉米生育期管理同传统耕作方式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3.技术要点。

1)收获时应适当抬高收获机割台,升高秸秆还田机,保留15~25cm根茬固土,并起到阻挡秸秆风吹堆积和降低地表风速的作用。

2)秸秆以切成15cm以上、长度参差不齐的段状覆盖地表为宜,不宜过度细碎,以降低风吹秸秆移动量。

3)秸秆归行首选秋季作业,将翌年拟播种带“清空”,形成宽度为60cm左右的相对“无秸秆清洁”区与70cm左右的“有秸秆”覆盖区。秋季来不及归行或因耕地条件影响无法作业的,可于春季土壤“解冻”后对地表秸秆进行“归行”处理。

4)秋季深松作业可单独进行,也可与秸秆归行作业同时进行,即拖拉机前部挂接秸秆归行机,后部悬挂深松机,一次进地即可完成两项作业。深松作业宜选用蓄水型深松机进行间隔深松作业,深松深度根据犁底层或砂石层位置具体确定,不可一味过度求深。

5)苗期深松最好采用带有秸秆与土壤切削功能的专用苗期深松机,以解决秸秆归行情况下苗期深松位置有尚未腐烂的覆盖秸秆易产生拖堆问题,也可有效防止深松“端苗”扰动苗床问题。连续气温偏低或降雨前及时进行苗期深松追肥,即有利于促进地温提升,又可充分接纳天然降雨,补充土壤水分。

4.经验集锦。

(1)归行作业时机把握。一是经常性春季墒情差、土壤失墒突出的地块,保水问题大于地温提升,故可采用秸秆覆盖越冬,春季播种前0~3天进行归行作业,归行后及时进行免耕播种,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壤墒情、降低动土失墒的目的,同时可省去了播前“漫灌造墒”费时费工费力费钱的烦恼;二是春季风力较大的区域,应尽可能秋季完成归行作业,因归行后的秸秆上有部分土壤附着,经冻融后土壤与秸秆间形成粘附状态,有利于抑制风吹堆积现象发生;三是因地形地貌或垄作等制约一次作业效果不理想的,可进行二次作业,也可采用拖拉机前后同时挂接两台归行机的办法,一次进地完成两遍归行作业;四是偶遇地温与墒情难以平衡或播期过短年景,可采取拖拉机前置归行机后挂免耕机的办法,一次进地同时完成秸秆归行与免耕播种作业。

(2)特殊涝灾年景慎用归行方法。台风、发水等特殊涝灾年景,低洼地、河套地等会出现春季土壤墒情过大、含水率过高情况,此时不建议应用归行技术。应尽量采用条带耕作及垄作、打大垄种双行等技术方法,以达到加速散墒、提高地温的目的。

(3)施肥把控。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施肥应尽量采用播种施肥和追肥两次施入法,以增加化肥对植株的养分持续有效供给和秸秆腐烂过程对氮素化肥的消耗。播种施肥对种子生根和幼苗“拱土”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必须做到科学深施。种肥(口肥)与种子尽可能隔离施入或做到同床不同位,一般不得超过相当于50kg/ha磷酸二铵的用量,过多易产生“烧种”现象;底肥则应深施于种子的正、侧均15cm处斜侧下方;追施通常以氮肥为主,深施于距植株一侧15~20cm处的15cm左右的深度,用量把握在全年化肥总用量的2/3左右。连续秸秆全量还田3年以上的地块,可依据测土结果,逐年降低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用量。

(4)免耕播种机选用。选用免耕播种机要满足质量优异、性能稳定、双圆盘开沟器、带拨草轮的牵引式重型机,单体重量450kg左右,以保证播种质量和通过性。播种时作业速度以6~8km/h为宜,最高时速严禁大于10km/h,播深控制在2~3cm。

(5)收获机选择。尽量选用收获机轮距与垄距相适应的两行、四行或者六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以减少收获机车轮碾压翌年播种带;宽窄行种植的,窄行距40cm时应选用配有“小八行”窄幅割台的收获机。

猜你喜欢
收获机保护性墒情
玉米收获机的规范使用与维护保养技术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玉米收获机械的结构特点与改进方向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全国农技中心举办首次土壤墒情监测线上培训班
养心暖阁春意煦 时花新句上墙来 养心殿内檐书画保护性修复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