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大地上的承诺

2021-07-25 16:13韩丽晴
莫愁·小作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莫愁小毛江南

2021年春节前,我给冯梅姗电话拜年。多年前我采访过她,当时她是常州金坛财政局的一名干部。我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妇女干部,深深浅浅地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冯梅姗是其中一位。她常说一句话:妇女工作不是做一阵子,而是走到哪做到哪,甚至做一辈子,要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才能真正暖到群众的心。

1

那天,冯梅姗听说镇政府食堂的临时工徐小毛把正谈着的对象领回家了,此前她为徐小毛谈对象的事可没少操心,所以一听到好消息立即去祝贺小毛。没料到,小毛一见到她,便急急地说,冯姐,这可怎么办呢?

冯梅姗一惊。徐小毛说,人是来了,但穷成这样,怎么留得住人家呢。听完整个过程,冯梅姗心里沉甸甸的。她安慰小毛,说,莫愁莫愁,冯姐帮你,只要勤劳,还怕过不上好日子?

没料到,“莫愁莫愁,冯姐帮你”,冯梅姗为这句话,倾注了无尽的心思和情感。

2

20多年前,担任金坛罗村镇财政所长的冯梅姗兼着妇工委主任,其中有项工作是宣传《莫愁》杂志。她说《莫愁》好看,大家抢着看,不够看,看不够。乡政府食堂的徐小毛一直找不到对象,也常捧本杂志看。乡干部们给他出主意,说到《莫愁》去征婚。报道组长代他写了“征婚启事”,盖了乡政府的章,交了60元钱,到杂志社很快办好了刊登手续。

通过这则启事,小毛结识了24岁的杜杜。杜杜是甘肃张掖一家单位的统计员,她也喜欢看《莫愁》,说上面有江南的气息。在她眼里,江南是个娴静美丽的姑娘,像自己一样。那天,杜杜翻着新到的杂志,48页,个把钟头全看完了,索性连征婚启事也看了。

这一看,便看到了徐小毛。杜杜是定量户口,从小学过跳芭蕾,有固定工作。杜杜希望自己的爱情像《莫愁》上所写的那样,浪漫、唯美、动人,她天真地认为,这样的爱情一定在远方,越远越美。她给小毛写了一封信。

半个月后,收到回信,附了小毛的照片。小毛说,自己三十歲,家里穷,有个74岁的父亲,自幼丧母,没有兄弟姐妹。小毛说,春天的江南,山上可采茶,山下开满了油菜花,欢迎你来江南看春天。

两人又通了几封信,谈的都是春天,江南,诗情画意。杜杜喜欢读小毛的来信。两个多月后,小毛到张掖去看杜杜,见了杜杜的家人。几天下来,小毛要回江苏了。他说,我们乡下的油菜花开了,再不去油菜花就变成油菜籽了。杜杜一心要去看江南的春天。拗不过女儿,父亲买好两张开往江南的火车票。

临行前,父亲说,既然你们有缘认识,就要好好珍惜。杜杜想去江南,我们就交给你小毛,拜托你一定要好好待她,如果我女儿喜欢江南,愿意留下,你跟她一起回来办个手续;如果我女儿不愿意待在江南,你要答应我,完好无损地送她回来。

父亲满眼期待地望着小毛。杜杜的妈妈不停地抹眼泪,说老杜呀,你怎么就信他呢?南方人精明,人家说那边骗子多。父亲眼眶也湿湿的,他紧紧地盯着小毛看。

小毛重重地点点头,给杜父写了保证书,说如果杜杜不愿意,一定送她回来。老杜认真将承诺书攥在手心里,深深地看着小毛,说,江苏来的人,我信。

杜杜的父亲,把女儿交给了一个承诺。

好不容易才到了小毛家。虽然起先小毛告诉过杜杜他家穷,但杜杜没想到会穷得这样破败不堪。歪歪扭扭的三间小瓦房,房里放着两张床,床上两条棉花胎还是破旧的。

杜杜的心往下沉,泪再也憋不住,哭了。小毛说,别难过了,明天我送你回家。

第二天早饭后,杜杜对小毛说,你去上班吧,离开好多天了,别让领导责怪你。

想了一夜,天亮,杜杜说,不走了。小毛怀疑地看着杜杜,说,你不嫌弃我吗?杜杜说,我相信你,人好比什么都好,我想留下来,跟你一起把日子过得好一点。

3

冯梅姗从此成了小毛和杜杜家的常客。她介绍杜杜跟着邻居去采茶,能挣上两三块钱。建议杜杜买来缝纫机和拷边机,给村里的人加工衣裳,也是一笔收入。不久,杜杜怀孕,来年生下女儿。到这时,冯梅姗终于为这家的日子松了口气,一切都越来越好了。

但没料到,因为孕期营养不良,加上早产,女儿脑出血,抢救无效,走了。杜杜和小毛从医院一路哭着回家。路上,一株一株的油菜花紧紧挨着,开得铺天盖地。杜杜哭着喊着女儿的名字,她喊得撕心裂肺,她在心里喊,呼天抢地的声音只有自己听得到。冯梅姗得知后,立即骑车赶到小毛家。她不停拧着热毛巾,轮流递给小毛、杜杜擦脸。杜杜抱着她的胳膊哭,泪水洇湿了两个人的衣袖,冯姐就是她此时全部的依靠。

两年后,女儿兰兰出生了。冯梅姗帮小毛托关系找人租了间房子,好让杜杜一边开裁缝铺,一边带女儿。那个铺子,杜杜开得很难,有一次因一点误会,一个顾客向杜杜挥起了拳头。从小到大,杜杜没跟人高声说过话,现在却学会了吵架甚至打架。说起这段经历时,杜杜说,幸好有冯姐关心着我们,让我和小毛心里还有点底气。

1993年,撤乡并镇,精减人员,小毛下岗了。冯梅姗安慰小毛和杜杜,说,莫愁,冯姐帮你们!冯梅姗帮着小毛找到了一份临时工。年后,杜杜把裁缝店关了想开拉面馆,冯梅姗又帮着租房子。拉面馆开张没过多久,客流量少,只得关门。

不久,县上组织劳务输出。杜杜报名要到毛里求斯去。小毛害怕,来找他的冯姐。冯梅姗早已离开罗村,调到县财政局担任局机关的妇工委主任。有人说,你可以不管小毛家的事了。冯梅姗说,哪能不管,天下妇女主任分工不分家。

这次对外劳务输出要招熟练服装裁剪工,400多人报名,录取了40人,杜杜是其中之一。小毛不肯她去。冯梅姗提醒他,还记得当年给杜杜的爸妈写下的承诺书不?他们信任你,把女儿交给你,是希望你们互帮互信,共同创造美好生活,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你要支持她!小毛说,我舍不得她去,万一有个意外怎么办?冯梅姗苦口婆心,继续劝他,县政府首次对外劳务输出,全县上下都很重视,中国这么强大,你还担心老婆在国外受欺负么?你把心放到肚子里,把女儿照顾好,有什么困难,我帮你。小毛看着冯梅姗,终于点了点头。杜杜感激地拉住冯梅姗的手,紧紧不放。

杜杜去了毛里求斯。小毛边上班,边带着两岁的女儿。1996年,小毛再次下岗。冯梅姗介绍他到工厂做装卸工,每月可挣120元钱。冯梅姗经常带点吃的用的还有衣服给小毛的女儿。一听到杜杜汇钱回来,冯梅姗便紧盯着提醒小毛,要省吃俭用,攒钱买房子。冯梅姗懂理财,帮着小毛把杜杜寄回的辛苦钱都存得利息高高的。小毛说,冯姐,杜杜出国见过了大世面,会不会不回我这破家了?冯梅姗说,她答应跟你一起把日子过好的,你要信任她,穷不怕,没有相互的信任才是比穷更可怕的。

4

三年到了,杜杜带着余下的工钱回到江南。冯梅姗买了鲜花和小毛一家到机场去迎接杜杜,冯梅姗帮着在县招待所摆了一桌欢迎宴,定制的大蛋糕上写着:幸福家庭。人们既佩服杜杜的吃苦耐劳,更佩服她信守对小毛的诺言和对家庭的爱。

杜杜用打工挣来的十万元钱,在县城买了一套两居室,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住在一起。小毛在新千年前再次下岗,冯梅姗帮着借钱让他买了辆载客的三轮车。小毛能吃苦,给自己定规矩,每天不拉满五十元不回家睡觉。

新千年后的第二年,杜杜的父母、弟弟妹妹,首次来到江南,他们看到了杜杜远离故乡十多年后的生活。父亲郑重地将徐小毛当年写的承诺书,还给了小毛,说,你们两个好孩子,没有让我和你们的妈妈失望。冯梅姗得知,湿了眼眶。

到这时,徐小毛,杜杜,冯梅姗,三人分别完成了各自的人生承诺。

韩丽晴:《莫愁》杂志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作品多部。散文集《意思》获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编辑    沈英芝   786559681@qq.com

猜你喜欢
莫愁小毛江南
天上地下
我不是“莫愁大姐”
《莫愁》于我如发小
莫愁,莫愁!向上的力量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劝君莫愁
绣江南
小毛球一样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