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两种认知偏差浅析

2021-07-27 18:43赵士春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0期
关键词:认知偏差解决方法实践教学

赵士春

摘 要:语文学科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一直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初中教学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因语文知识体系复杂且庞大,至今也未构建统一完善的语文教学体系,而且大部分教师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语文教学理解进行教学,使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两种认知偏差。就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两方面的认知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实践教学;认知偏差;解决方法

初中教育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是由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共同构成的。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其教育理念和教学认知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成长状况,受学生的成长差异以及教师经验的影响,极易造成语文教学的认知偏差。

一、初中语文教學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认知偏差

1.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认知偏差

自20世纪90年代起,教育界关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以及文学性的辩论热潮掀起后,语文界就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辩论。“文学性”一派的理念至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作家和文学家,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在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突出意境的鉴赏和作者情感的感悟,不利于学生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和解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对作者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分析,以及“温晴”这一突出特点,没有对课文结构和描写手法进行分析和学习,不利于学生语文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2.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知偏差

语文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和思想情感强烈的学科,包含了大量的优秀古诗词以及经典文章,其教学内容不是依靠死记硬背就可以理解的,而是需要针对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形式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并创新完善,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知偏差,教师在课文教学和解读过程中教学地位过于强势,统一模式的语文教学方式使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断增大,造成班级内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愈发严重。

例如,在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语句进行分析、翻译过程中,“先”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使用,可解释为“在……之前”。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的幸福出汗、流血。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直接进行语句的翻译和重点字的字义翻译,两者分开后因学生的语文水平限制,无法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用法,使学生之间的语文水平差距增大,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解决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认知偏差的方法

1.根据学生的成长状况以及思维模式制订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在于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学习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和文学素养,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文学性基本性质的协调统一,即在完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深厚文学素养以及较强语文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例如,在课文《海燕》诗歌的教学目标制订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海燕》一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高尔基想要表达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及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并掌握相应的朗诵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诵水平。

2.采用分组分层次的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初中时期学生的思维差异性较大,学生之间的成长速度和记忆理解能力有所偏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学情,采用分组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对高层次学生进行深化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中层次的学生则是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低层次的学生则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语文教学内容,高效、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认知偏差解决方法实践教学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关于当代高知女性婚恋问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