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喷洒高效引诱触杀剂I T K-1防治松墨天牛效果分析

2021-07-28 07:51张国豪汤婷婷蔡孔瑜陈桂芳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氯氰微囊松材

张国豪,苟 阳,田 艳,汤婷婷,蔡孔瑜,陈桂芳

(1.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沙坪坝400036;2.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重庆 渝北400112;3.重庆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重庆 沙坪坝400036)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属天牛科墨天牛属昆虫,主要危害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等,是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的主要传播媒介[1]。目前,该病害已在我国十多个省区造成大面积松树死亡,形成重大的生态破坏,并将可能带来更加巨大的生态灾难[2]。通过防治天牛,可切断疫情传播媒介,将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态势。近年来,利用飞机空中喷洒微囊悬浮剂杀灭天牛已广为应用[3-5]。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商品名:绿雷二代)作为一种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具有对天牛成虫击倒力强、药效高、持效期长等特点;其衍生制剂——松墨天牛高效引诱触杀微囊剂ITK-1(简称ITK-1),通过缓慢释放其引诱成分,可将林间一定范围内的天牛引诱到喷药地带集中灭杀,具有用药量少、环境污染指数低等特点,在大面积飞机防治时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潜力[6]。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和三峡库区腹心,山高坡陡,辖区内森林以马尾松为主,气候条件、寄主条件、水陆空交通路网发达,非常适宜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7]。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第5号公告[8],重庆市已有36个区县级行政区发生疫情,疫情发生面超过13.3万hm2,防控形势非常严峻。近年来,重庆根据自身疫情分布及发生特点,除以“病害检疫、疫情监测和疫木除治”作为病害防治的核心措施外,坚持在重点区域开展媒介昆虫化学防治,积极研发新制剂[9],并开展区域性飞机防治试验[6,10]。本研究借助重庆市2017-2020年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常态化防治项目,在巴南、南川等多个区县马尾松林区开展飞机防治试验并采集相关数据,系统性观测和分析了直升飞机喷洒ITK-1、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种药物对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旨在为重庆地区乃至全国松材线虫病化学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根据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程度及其媒介天牛种群密度,于2017-2020年分别在北碚、沙坪坝、南川、万州、九龙坡、云阳、南川、巴南和垫江等区县,选择马尾松纯林(立地条件、林相、树龄、海拔以及天牛虫口密度等基本一致),开展媒介天牛大范围化学喷雾防治试验。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高效引诱触杀微囊剂ITK-1,均采购于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施药量:两种药剂施药量均为1500 mL·hm-2;配方:585 L自来水+150 L药+15 kg尿素(沉降剂),为100 hm2用药量。

施药设备:B-7705型直升飞机(载药量750 L每架次),配专用喷头,100 hm2每架次。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根据天牛在重庆地区生长发育及羽化规律,飞机防治试验每年开展两次,首次在5月中下旬,第2次在6月下旬-7月上旬。2017年、2018年和2020年飞机防治试验地点、供试药剂以及具体施药时间详见表1。ITK-1采用飞机带状喷雾,带状喷幅间隔100 m;8%氯氰菊酯微囊剂全域均匀喷雾。为监测和评价该区域飞机防治效果,在每个区县另选马尾松纯林1处,作为空白对照区(立地条件、林相以及天牛虫口密度等与飞机防治区基本一致),且距离飞机防治区至少在5 km以上。施药前6~10 d,在飞机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核心区域分别挂设高效化学天牛诱捕器(型号APF-1)5~25套(每套诱捕器距离大于100 m),各试验点布设APF-1诱捕器数量详见表1。从挂设之日起,每隔5 d调查1次各台诱捕器天牛诱捕情况(2017年、2020年);2018年南川区、巴南区飞机防治时间相同,羽化高峰期内(起始时间至6月上、中旬)每隔2 d采集1次数据,随后根据天牛林间密度情况适当减少采集频次(7月:5 d;8月:10 d;9月:30 d),但巴南第一次飞机防治后天牛诱捕数据缺失,仅对6月23日飞机防治之后数据有效。诱捕器挂设、诱芯更换和天牛诱捕数据调查由区县专业人员实施。根据天牛诱集情况,统计和分析飞机防治区、空白对照区天牛诱捕总量、种群动态变化趋势等。

表1 2017-2020年飞机防治试验区域、供试药剂及施药时间Tab.1 Airplane spraying areas,tested insecticides and spraying time and dosage used in this study(2017-2020)

1.3.2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对试验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所有图片的制作在OriginPro 9.1中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调查

试验结果表明,飞机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ITK-1均能够显著降低林间天牛种群密度(图1)。从图1 a-f可以看出,2017年北碚、沙坪坝、南川、九龙坡、万州和云阳8%氯氰菊酯防治区,诱捕天牛总量显著低于其空白对照区天牛总量,各试验地点的空白对照区天牛诱捕总量高出飞机防治区达65.76%(t=4.929,df=4.725,P=0.005)、46.89%(t=4.204,df=8,P=0.003)、84.72%(t=7.528,df=8,P<0.001)、72.89%(t=4.336,df=4.189,P=0.011)、64.35%(t=5.849,df=10,P<0.001)和40.28%(t=4.774,df=8,P=0.001)。2018年巴南、南川2个试验表现出类似结果,分别达88.30%(t=14.398,df=16.108,P<0.001)和88.84%(t=19.984,df=9.614,P<0.001)(表2)。2020年巴南、垫江ITK-1飞机防治区林间天牛虫口密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区虫口密度,分别为75.59%(t=26.038,df=32.928,P<0.001)和78.69%(t=29.330,df=31.130,P<0.001)(表2)。

表2 两种防治药剂对天牛的飞防效果Tab.2 The control effects of two insecticidal to M.alternatus

图1 直升飞机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松墨天牛试验区诱捕数量Fig.1 Mean trapped adult of M.alternatus in six 8%cypermethrin millirod suspending agent airplane spraying area

2.2 飞机防治后林间天牛种群动态

从图2c-d可以看出,巴南、垫江等地天牛均从5月上旬开始羽化,至8月底结束,羽化期长达3个月。连续2次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ITK-1(间隔1个月左右,第1次在5月中下旬),可有效降低林间天牛虫口密度,尤其是在施药后1~3周内天牛数量极低,低密度状态可持续近1个月,如在ITK-1巴南防治区,天牛诱捕数量从5月27日(防治前)的8.68±1.08头每套锐减至6月1日(防治后第一次采集)的0.60±0.10头每套,且在接下来的半月内均维持在1头每套以内(图2 c);在垫江同期开展的ITK-1飞机防治试验同样表现出类似趋势(图2 d),说明直升飞机带状喷洒ITK-1可有效降低林间天牛虫口密度。

图2 直升飞机喷洒两种药剂后林间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变化趋势Fig.2 Population dynamics of M.alternatus in areas of two insecticidal airplane sprayed

3 结论与讨论

松墨天牛在重庆地区的羽化高峰期一般在5-6月[11]。天牛成虫羽化离开病死松树后,就近取食健康松树嫩梢,这段时间是阻断媒介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重要环节[2]。有关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防治,研究层面多集中在天敌昆虫的释放与利用[2,12-13],应用层面主要采取林间化学喷雾(粉)、林冠飞机喷雾[2,6,9,14],清理死树、成虫诱捕、打孔注药等[2,15-17]。ITK-1作为一种新型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其活性成分为F2型引诱剂(缓释微囊)和氯氰菊酯(触破微囊),对松墨天牛成虫有“引诱+触杀”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牛羽化高峰期前后开展2次飞机防治,可有效减少林间天牛种群数量,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这与2017年在铜梁ITK-1飞机防治试验结果相同[6]。但相比首次飞机防治试验,本次飞机首轮施药时间较早,在时间上符合天牛羽化规律;同时空白对照区距离飞机防治区较远,可以有效避免处理组间相互干扰,因此防治效果更加准确。在北碚等林区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区,天牛年诱捕总量较空白对照区降低69%左右,而2020年ITK-1在施药量减半防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均达75%以上,单从防治效果来看两种药剂无明显差异。本项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ITK-1可作为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化学防控理想药剂。

根据媒介昆虫多年来林间种群监测结果,要想利用化学喷雾防治松材线虫病,建议1年中的施药次数可增加到3~4次[2,10],特别是在天牛羽化初期和羽化盛期,更应该加大防治力度。同时,鉴于ITK-1的“引诱+触杀”作用机理,笔者还建议在一些无条件开展飞机防治作业的区域,可采用悬挂诱捕器、结合林间点状(诱芯所在位置)喷洒氯氰菊酯等化学药物的方式开展相关媒介昆虫辅助防治工作。

致谢:重庆市北碚区等8个区县林业部门在飞机防治试验、数据采集等方面给予了极大帮助。

猜你喜欢
氯氰微囊松材
微囊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BMP⁃2缓释型PLGA微囊作为引导骨再生支架的初步研究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具氯氰菊酯降解功能的植物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不同洗涤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清除试验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