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父母,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机

2021-07-28 02:09卢佳适
速读·中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胜任豆豆小鼠

卢佳适

作为父母,您是否曾经苦恼于孩子学习不够自觉、不够认真;觉得孩子要是能再努力一些,成绩一定更好?您明明已经心急如焚,但是孩子好像并不怎么上心,让您既焦虑又担心。

还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勤奋刻苦,有目标有追求,父母最常说的话是:“孩子,学习别太辛苦了,要注意多休息。”

这种“别人家的孩子”是否让您非常羡慕呢?

我们相信现今孩子智力差异往往并不是最大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学得好,关键在于“孩子是否拥有学习的主动性”。

用心理学名词来说,就是学习动机是否足够强烈。

心理学小科普: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內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在活动之外,由外部诱因激发出来的动机。学业上的外部动机通常指来自于父母、老师或同学朋友等人的评价以及对于成绩或行为的奖赏等。

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学业上的内部动机简单来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有乐趣,愿意去投入,并享受其中。

这两个动机哪个更稳定呢?

不难理解。外部动机是外力对个体发生作用,依赖于外部环境,是不稳定的。

内部动机来自于自身,源源不断,持久且稳定。

作为家长,我们肯定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学习的内部动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和理查德.瑞安通过常年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胜任和联结。满足这些需求,特别是自主的需求,能持续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让人们全心全意地投入某件事情,同时拥有最好的体验和表现。

关于自主

自主是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一个心理需要。

有一个学生是这么说的:“昨天放学本来我准备先休息一会儿就做作业,妈妈下班回来一见到我,就冲我嚷嚷‘还不快去做作业?!”瞬间,我失去了动力。”

从学生的分享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对抗的味道。“你叫我做,我偏不做!”

爱德华.L.德西曾在1969年,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做索玛拼图实验。

他找来两组实验者,给出不同的条件:

每成功拼出一个图案,A组被试会得到一美元的报酬,而B组被试则没有。

令人意外的是,当德西宣布任务时间到了,让两组被试各自单独在房间里待一会儿,发现A组被试往往会去看杂志,而从未获得报酬的B组被试则更愿意继续解决拼图问题。

这个实验得出结论:外部奖赏会损害内部动机。

作为父母,奖赏和评价都不是激发孩子内部动机的科学方式。

我们能做的,是让孩子拥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孩子。

每个人对于自己选择的事情,都会更投入,付出再多也是心甘情愿。

青少年的无力感很多时候来源于父母的掌控。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习适当放手,让孩子知道自己要为人生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

当然,这样的自主是建立在一定界限范围之内的。父母要清晰告诉孩子界限是什么,并友善地把设定界限的原因告诉孩子,邀请而不是要求,自主而不是控制。

相信,界限对孩子是一种要求,同时也是一种保护。

关于胜任

胜任是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二个心理需要。

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团队在2017年的研究:

让两只小鼠在一个狭窄的管子里相遇,两头小鼠都会往前冲以占据领地。其中等级地位较低的小鼠“豆豆”常常被等级地位高的小鼠推出管子。

但当科学们用蓝色激光器激活“豆豆”的前额叶皮层细胞时,“豆豆”变得自信而英勇,在占据领地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经过6次以上的胜利,曾经孱弱的“豆豆”所向披靡,它不再借助科学家的帮助,一直保持胜利,同时在其他竞争中也能获胜。

研究发现,“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做到对每门学科都擅长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该怎么办呢?

第一,信心很重要。

作为家长,我们是否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女孩子啊,就是理科不行。”“我看你真是太懒了,不愿意背诵,文科怎么能学习得好呢?”

相反,如果我们这么说:“孩子,你从小爱看书,文科学习是大有潜力的。”“画画能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立体几何对于你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正向言语能够给到孩子信心。而这样的信心能够帮助孩子在暂时学科成绩不甚理想的时候,仍然能对未来的潜力充满信心和期待。

第二,目标确定要符合自身情况。

对于成功,世界上从没有统一的标准。

“预期目标”才是决定每个人觉得自己是否成功,或做得好的标准。

“预期目标”可能来自于自身或是老师、家长的期望。如果“预期目标”远超过自己的实际水平,长期以往可能产生“习得性无助”。

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可以适当调低目标水平,让孩子有更大的机率能够实现目标,让孩子有“胜任感”,而“胜任感”将会驱动孩子更加有自信地投入于学业中。

关于联结

联结是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三个心理需求。

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和我说的:“我和孩子,就是不能聊成绩和排名。一谈这些,孩子就烦躁。”学业似乎阻断了亲子间亲密的联结。

还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我很喜欢音乐。但是父母认为学业要紧,坚决反对。”学业阻断了孩子与兴趣爱好之间的联结。

其实,阻断这些联结的不是学业,而是亲子间不当的沟通方式和父母过度的管控。

亲子间良好的联结来自于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不管你的成绩如何,你都是父母的珍宝,我们一样珍惜你,尊重你。”只有父母以这样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才会帮助孩子看到自己不一样的优势,帮助孩子看到属于自己未来的康庄大道。

自主、胜任、联结是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机的三大要素。

愿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也愿孩子们成为他们人生的主人!

猜你喜欢
胜任豆豆小鼠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肠道细菌改变小鼠更难克服恐惧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
宠物小鼠
我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