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7-28 09:07吴逸冰
速读·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问题

◆摘  要:如今,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如何有效提高其内在动力是许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了解当下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现状,直面存在的问题,重新思考志愿服务工作新的定位,寻找新的突破口。本文将立足于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现状及问题,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路径进行探索,提出具有长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对策

一、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在大学这个特殊的阶段,是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也是一个逐步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志愿服务活动逐渐成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实践能力锻炼与综合素质培养进行有效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为助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也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但同时,许多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并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政育人作用。因此,分析总结问题所在并提出长效的解决方法与对策,扎实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社会、對高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志愿活动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现在志愿活动遍地开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在活动组织中缺乏有效宣传,导致公众对目前所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不甚清楚,更别提通过提升人们关注志愿者活动的热度来提高其社会影响力了。在活动过程中,许多高校没有落实“宣传工作+活动开展”双管齐下的方针,这不仅使学生无法及时获取活动的信息、参与的方式及相关激励机制等,导致前期志愿者招募工作难以推进,无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营造志愿者氛围,弘扬志愿者精神,扩大志愿活动的影响力。

2.高校志愿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实践性不强

大学的志愿者活动基本由校内部门或者二级学院自行安排组织,这就导致大学生参加的志愿服务内容较为传统,活动种类较少,参加人员单一。目前在高校,大部分志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参与文体活动、维持校园秩序、环境保护、助残等,这些志愿活动专业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技能。

3.缺乏广泛参与度,各类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强

国内学者袁怡琨在《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因素探析——基于南京仙林地区五所高校的调查》指出在志愿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年级、政治面貌、学生干部情况均会对志愿服务参与率产生影响。在志愿者实际招募的过程中,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一般大学生的参与率相对较低。同时有数据表明,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时相比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因为大一新生初涉校园,愿意主动尝试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有较充裕的时间,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出于升学、兼职、实习等原因,对志愿活动热情降低。

4.大学生志愿者缺乏统一正规的前期培训

高校志愿者普遍是大一、大二的学生,相较于一些有组织的社会志愿者,社会经验有限,在参与一些特定的志愿服务活动时,本身专业素质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缺少相应的志愿服务技能,如果不及时提供必要的岗前培训,志愿活动过程中的纪律性、组织性、合作性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志愿服务成效较低,无法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5.志愿者激励机制有待加强

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可以极大提升志愿者的凝聚力和积极性。但目前,许多高校过分强调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导致“自愿”被“义务”化,即使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但通常以精神激励为主,方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在服务期间产生的一些日常开销费用,包括车费、通讯费等等,这无疑会打击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许多志愿者本身虽不求回报自发参与志愿活动,但如果能建立一系列志愿者“反哺”机制,比如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增强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成就感,让他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可以享受福利,从而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三、建设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1.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加强对志愿活动的宣传和引导

好的活动依附于一个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活动的场所,也包括活动开展的良好氛围。一所高校的志愿者文化氛围对于志愿行为动力的激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善于利用大众媒体,为学校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一个全校共同参与志愿活动的良好活动气氛,让这种氛围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从侧面推动志愿活动积极开展。

宣传工作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宣传内容,加快宣传速度,扩大宣传范围。一是做好志愿活动前期的宣传与招募工作。对志愿活动项目的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志愿服务项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参与途径;二是对志愿活动的成果进行充分展示,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项目的影响力。大学生的志愿活动的受益是双向的。学生能从志愿服务中获取自我满足感,使自身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而受帮扶的对象能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总结反馈的过程中,可以对受帮扶的对象及优秀志愿者进行及时的回访,通过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力肯定志愿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在充分宣传的同时使大学生能从内心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同时也为志愿者在线上提供了总结和交流的平台,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让学生在总结中升华,了解并体会志愿活动的真正的意义及内涵;三是要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积极宣传其先进事迹和正面的模范事例。鲜活的事例是最好的教育范本,能够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共鸣,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这样的“沉浸式”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丰富了的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

2.创新志愿者激励机制、明确考评体系需双管齐下

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两者之间关系紧密,想要更好的进行志愿服务考评就一定要得到激励机制的全力支撑。

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務稳定化、常态化的保障。高校要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出发,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让志愿者切实感到自己的服务工作被认可。学校社团、学生会等在组织各种志愿活动时,往往都会给予志愿者荣誉证书或者荣誉称号,或者是学分和志愿小时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但这种奖励仅仅只是停留在了表面,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仍需要一套明确的、长效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高校可因地制宜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根据志愿活动最终效果,对表现优异的志愿者按照明确的标准进行表彰;建立适当的“反哺机制”,让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享受一定“福利”;注重志愿者的人文关怀,对于这些幕后工作者,往往会被广大群众忽视,因此他们更需要得社会的鼓励和支持,要及时搭建志愿者交流、传播、学习的平台。而一套完整的考评体系,需设立有效的考评标准。一是要从志愿活动的实际成效出发,以主办方、受帮扶对象或机构对志愿活动的评价及对学校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力为依据,进行综合考评;二是从志愿者本身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出发,对志愿者的纪律性、协作性、主动性、专业性进行考察,设立相应的活动反馈机制,如进行问卷调查、撰写志愿服务心得等等,使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在反馈过程中加强对志愿活动的了解,并将反馈结果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最后进行总体性的汇报总结并进行表彰。

3.丰富志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建立特色品牌项目

与社会志愿者不同,大学生志愿者具有流动性、临时性较强的特点,因此丰富并开拓志愿者内容和形式,是激励学生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活动的重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同学生本身专业相关的志愿活动不仅能满足社会需要,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把志愿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让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有机结合,双向受益,互利共赢。为开拓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学校应努力争取社会资源,和社会上的一些机构进行衔接和洽淡,加强项目开发,发掘独具特色的品牌项目,开辟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阵地[6]。例如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开展一些特定的志愿活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广泛开展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开发、国家政策宣讲、大型体育赛事等志愿服务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和人民的实践,在志愿活动中锻炼专业技能,提高实践本领,助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4.挖掘并培育志愿者骨干,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的持续性

作为中国志愿者队伍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活跃在城市建设的每一个角落。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需要重点培养一批综合能力较强、富有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奉献意的学生管理者和领导者,把优秀管理者的能力沉淀到组织体系中,才能达到“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效果,推动高校基层志愿服务工作。

挖掘并培育优秀的志愿者骨干,是志愿者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占比较大,他们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志愿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意见和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挑选一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成立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骨干队伍,并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持续性、个性化的培训,快速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技能。

志愿者只拥有服务热情是不够的。大多数高校志愿者缺乏志愿经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不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而不同志愿服务项目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使得志愿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志愿活动不仅需要从“精神”上达到共识,更需要“专业”的支撑。高校要及时对志愿者提供必要的、系统的岗前培训,将组织技能、沟通技能、专业技能、募捐技能、协作技能等纳入培训范围,并根据志愿者的专长进行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将每一位志愿者的才能充分发挥,才能取得最大成效。

四、结语

志愿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立足于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现状及问题,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并提出了具有长效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良性循环提供有益参考。只有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才能让高校志愿服务绽放长青不败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出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达到积极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怡琨.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因素探析——基于南京仙林地区五所高校的调查[J].高教探索,2016(11):98-105.

[2]崔春梦.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动机激励探究——基于对二青会山西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问卷调查[J].辅导员与学生工作,2020(09):41-44.

[3]周澜.我国志愿者激励机制探析[J].新西部·中旬刊,2012(09):29-31.

[4]张静宇,汪华.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愿模型与激励机制的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4(02):97-100.

[5]余沛文.快乐、社会认同:志愿者动机差异及其激励机制研究[J].南昌:南昌大学,2018:34-35.

[6]董晨燕.试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构建[J].海峡科学,2008(12):29-31.

作者简介

吴逸冰,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大学生问题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