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学中项目化作业的研究

2021-07-28 09:32钱洪锋
速读·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项目化自主探究实践

钱洪锋

◆摘  要:在现阶段通用技术的教学中,通用技术的立足实践、注重创造、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课程特点不断被弱化。笔者提出项目化作业的教学方式,是在目前的教学情境下对教学的一种补充,结合通用技术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自主申报、研究、设计、制作、试验反复论证及最终评价等过程,互补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项目化;自主探究;过程开发;实践;成果评价

一、问题提出

通用技术学科的学习是要求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必备的品性及相关能力,即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技术被列为选考科目的今天,在学考和高考压力下应试的刷题还是重头戏,如何利用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中引入“项目化作业”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种良好方法,这对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化作业的定位

1.项目化作业的定义

“项目化作业”具备动手和动脑,自主和探究、合作与评价等多种要素,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論行为导向教育理论等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技能教学中按照课程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有计划地、针对性地提取项目,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获得实践经验与切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思维、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创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2.项目化作业的特点

主动性:要求学生自己申报课题作业,同学合作,教师协作,从申报课题到查阅资料,确定内容,制定计划,以及后续的图样及模型制作均需独自自主有创造性的完成,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只协作及监督进度、后续评价的工作。

多样性:项目化作业没有统一课题,课题选择面广;完成过程中方式多样,可以自行制作也可3D打印的方法多样;成果展示形式不限,可以实物也可是报告等其他方式或者各级各类获奖成果;评价方式也可多样。

机动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建议在校期间进行构思,思考下一步可行的方案,双休日实践操作,一个学年一个作业为宜。

探究性:“项目化作业”注重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独立完成并发现知识应用的过程,在实践动手中学习,强调了学生的探索和实践,也培养的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还会经历态度、情感、意志的锐变。

实践性:独立或小组完成作业各有分工,学生要第一时间获得问题和资料,通过学习、调查、讨论、分析、动手、纠错反复轮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在实践中才能成长,才能进一步夯实阶段性成果,核心体现就是实践后的结果,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实现的。

创新性:该作业从学生的申报到确定,计划的逐步完成到实物,都是通过自己的发现和实践完成的,教师并没有包办,他会经历很多难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实践动手的技术、还有各种各样意料之外的困难,这些都不是直接在书本上识记刷题能解决的,对于学习、整理、思考、调查、交流、探究、实践都上升到了新的台阶,都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创新适应的过程。

三、项目化作业教学的具体实施及过程

1.课题申报阶段

课题申报是项目化作业实施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最没有头绪的一步,这一步为后续的发展起到一个方向性的作用,教师布置任务,结合通用技术课程,学生利用自身的经历和生活中有意义的案例提出要做的项目,并分析其价值和可行性,教师在其中需要引导,并指导学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一般建议自由组合5人左右的小组,先初步提供若干个方案,由集体及教师分析讨论决定最终项目化作业的课题。

教学目标及知识内容: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必修1中教学内容为发现与明确问题:能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判断该问题的具体内容是否有价值,分析完成该课题的限制条件,能然后制定计划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如“如何改变家用热水器用水时浪费水的问题”“教室内黑板遮挡造成电视费电的问题”“校园内落叶等可燃性垃圾在利用的问题”。

2.作业方案确定阶段

教学目标及知识内容:能利用多种方法获得资料,能够对方案进行细化并全面考虑,物人环境多角度的设计分析,能够对方案进行可行性综合分析做出科学性的决策,能树立较为全面系统的工程思维意识,能体现出一定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学生活动情况:在若干个项目中确定自己能够实施并有价值的方案,如其中有两组同学确定了“膏刷一体装置”“适合多路况的多功能鞋底”这两个方案。他们认为这些装置是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且未被人研究过,具备很高的实施价值,同时解决方法相对并不复杂适合现阶段情况。这两个方案是学生通过深思熟虑决定的,是一致通过并被组员认可的。

3.制定原型阶段

该过程难度较大,方案形成后需要拿出实际原型,这就涉及了图样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多项环节,且这一过程需要被不断反的复验证。所以这一阶段也是最考验学生知识功底、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步骤,时间跨度较大,教师在此时需要进行进度的监督及相关必要的指导,但也是只提供可行的方案,具体还是要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没有必要也无需面面俱到。这一阶段也是该项目化作业能否成为优秀作业的分水岭。

教学目标及知识内容:能够通过对照比较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决策,能够通过本案例利用多种工艺实现产品物化,能够掌握图样设计的能力,能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产品从无到有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物化能力,能够合理利用和分配现有阶段的资源,能够经历产品的制造、成型、纠错、反复、完善的各项阶段情感体验及技术的复杂性,能够在最终获得情感和技术价值观的改变和升华。

学生活动情况:图样确定阶段由具体负责设计的同学设计出技术图样,并综合考虑该装置的各项尺寸,运用所掌握的图样设计知识手绘设计图样或者利用计算机软件如CAD、3DONE等工程软件设计图样,反复验证推敲各种可能性,给出最合适的尺寸标注。制作成型阶段由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这部分会涉及多种材料及工艺,如膏刷一体装置中需要加工一个PVC圆筒,成员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零件。有利用市场上现有的PVC管进行简单的锯割锉削钻孔而成,过程简单但精度不高误差较大,也有通过3DONE设计图通过3D打印而成,但费时费力且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原材料。而另一组小组成员设计的“多路况鞋垫”有绷带部分,需要用到纤维布的加工工艺,在设计抓地力比较强的钉鞋垫时,要将鞋钉与底板固定,同时如何兼顾牢固和舒适性,同学分别设计出了金属底板、塑料底板等多种款式,在这过程中学生们不断的反复尝试各种材料及加工方法,优缺对比产生最优产品。

4.测试、优化、完善阶段

产品测试是检验该作业产品是否合格最后的一环,在这一阶段学生情绪最高但也是最能暴露问题的一个环节,根据经验大部分作品在初始测试是不合格的,或者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情感经历起伏最大,情感态度转变最快的,这也会让学生对技术的意识、认知、思维、逻辑产生重要影响并受益终身。

教学目标及知识内容:能够从人机关系角度考虑产品的各项功能,能够运用不同的技术试验方法对产品进行试验,能够在测试过程中记录客观真实的数据并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分析,能够对产品进行优化完善,能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用技术的思维解决问题,能够体现一定的创新性,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合理的途径体验技术成型的历程。

学生活动情况:在“多路况鞋垫”项目中,学生利用已经完成的产品,分别在学校塑胶跑道、泥泞的田间小路、坚硬的水泥地面、崎岖不平的坡道分别进行了不同人次、不同时间、不同材料产品的技术试验,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得出客观真实的数据并加以改进。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如最早期鞋垫与鞋子容易脱落,轮滑与底座固定不牢,橡胶垫极易磨损,绑带令使用者不舒适等等各项问题。发现问题但不逃避,最终完成该项目作业。

5.成果展示阶段

成果展示方式多样,如科学报告、视频、宣传海报、PPT课件、获奖成果、实际产品等都是成果的体现。项目化作业之前的过程越投入、参与度越高相关成果也会越丰富,最终会在各小组的互评及教师的综评中脱颖而出。

教學目标及知识内容:能够使各类多媒体制作相关总结性文件,能够自信、充分的展示本组作业成果,能够开放视野多方面的为产品润色添彩。

学生活动情况:制作相关数字资源,如PPT、海报、视频进行展示,参加各级各类机构组织的比赛参评获奖,利用自身实现产品的社会价值等等。

四、项目化作业的评价

评价的最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完成该项目化作业的认可和肯定,只要参与了就没有失败者,旨在引导学生能够、立足实践、积极参与、力求创新、克服困难,让平常学习生活充满活力和生机,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同时提高社会交往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评价的对象不但要设计产品,还要考虑学生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评价学生的“项目化作业”时,主要在于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成果与反思

通过“项目化作业”教学活动,我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大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飞跃,有了质的变化,学生有一种自动探索的精神,学会了自主学习,给师生都带来了动力。“项目化作业”涵盖了通用技术必修1所有和必修二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和技能,同时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体现“项目化作业”的全员参与性。同时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还获得了较好的名次,如“多功能鞋垫”获得全国创客比赛一等奖,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项目化作业”教学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过程较为分散,具体过程操作、教学场境、教学效果等,所有这些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探究。但就“项目化作业”教学活动本身而言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也是综合程度最高、以学生实践并取得直接经验和体验为主的方式,它不是其他学习方式的延伸或附属,而是与其它学习方式并存和互补的,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的根据其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2(03).

猜你喜欢
项目化自主探究实践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