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产增收背景下提升水稻肥料利用率的策略

2021-07-29 06:26陈冰
江西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肥力稳产土壤肥力

陈冰

(玉林市玉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广西 玉林 537000)

水稻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品种之一,日常种植与栽培工作要以稳产增收、丰收提质为主要目标。在稳产增收理念指引下,确保水稻种植中的肥力供应,不仅事关水稻种植品质的优劣,同时也与种植技术的应用程度存在密切关联。提升水稻肥力的利用效率,对水稻增收增产具有显著影响。为此,要进一步细化水稻肥料的施用方案及步骤,提升肥料综合施用的利用水平,确保水稻生长发育期的肥料供应,为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1 提升水稻肥料利用率对稳产增收的作用

肥力保障是水稻稳产增收的基础,也是水稻种植的核心技术环节之一。肥料的施用一方面要考量水稻种植的阶段、周期和生长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考量所在地的土壤状况即水分、时令、气候情况。要注意的是,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指的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周期内水稻肥料的施用所收到的优化效果。尤其是相比于同等区域、同等时节的水稻种植区块,能否提升肥料利用率,对稳产增收至关重要。

现代农业技术研究表明,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对于肥料的需求也是存在显著的差异的。以氮肥的施用来说,水稻在分蘖期、拔节期内所需的氮肥量应占整个施肥周期用量的40%与50%,而抽穗之后所需的氮肥量占比仅为10%[1]。可见,在水稻发育的不同阶段,科学施加肥料,一方面是确保肥料能够“综合利用,有效吸收”,另一方面也是杜绝肥力浪费、提升肥料转化率的重要手段。只有将肥料施加工作置于水稻发育、生长、病虫害防控与田间管理的适宜阶段内,才能提升水稻生长效能,为稳产增收夯实基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2 提升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2.1 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升施肥利用率

所谓测土配方施肥,指的是对水稻栽种地所在的土壤肥力状况、肥料吸收状况及墒情进行现场检测与分析,以便设计合理的针对性施肥方案。尤其是从土壤所需的氮磷钾肥料配比以及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入手,在测土基础上进行肥料施加配比,形成更适宜、更科学的配比方案[2]。测土配方施肥能够进一步突出土壤与肥料吸收的内在关联,提升肥料综合利用率,确保土壤高效吸收,进而转化为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因此,从显性和微观意义上观测,测土配方施肥契合水稻施肥的内在需求,同时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施肥方针,对水稻有序生长、稳产增收具有突出价值。

如表1所示,在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某地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试验中,针对氮磷钾缺失状态下的试验表明,缺失任意一类肥料,都会对水稻产量造成显著影响,而综合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证明,整体合力配比的施肥方式,产量稳定,平均为13.0 kg/小区。因此,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要立足科学配比,提升肥料综合利用率。

表1 肥料利用率比较小区试验实际产量统计表单位:kg/小区

2.2 立足水稻发育阶段,优化肥料配比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水稻所需的肥料品类、配比量都是截然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区域内的水稻田中,不同区块的水稻也会因长势的不同出现对肥料需求的差异。有针对性的施肥既是提升肥料利用率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杜绝浪费、减少施肥损耗的题中之义。

表2与表1的试验条件一致,此试验表明缺失氮磷钾任意一类肥料的亩产量明显低于完整测土配方施肥的产量。可以看到,完整方案的亩产量高达433.8 kg/亩,且三期试验相对稳定,这充分说明了科学施肥配比对稳产增收的重要性。

表2 肥料利用率比较小区试验亩产量统计表单位:kg/亩

研究表明,水稻分蘖期需氮量占全生育期的40%左右,拔节至抽穗占50%左右,抽穗后约占10%。水稻对氮的吸收,在分蘖期和孕穗期达到2个高峰[3],因此这两个阶段的氮肥施加一定要做到“足量,及时,高效”,这也是水稻维持良好长势和增产增收的前提条件。再如,为了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增加粒重,应按照插前底铺30%,分蘖始期施20%的配比施加氮肥;同时,水稻分蘖高峰期应施接续肥15%,穗肥抽穗前20~25天施25%,齐穗施粒肥10%。依照这样的配比,可以充分满足水稻在分蘖期、拔节期及孕穗期的肥力需求,同时在合理配比基础上提升肥料利用水平。

2.3 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改善土壤肥力

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结合是水稻肥力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的必要手段。传统的水稻种植长期以大量的化学肥料为主要施肥方式,在短期内提升了水稻产量,但长期下来却日益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破坏了土壤的通透性与肥力复合能力。

因此,通过定期施加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肥力结构,逐步恢复土壤肥力,提升无机肥的后续转化水平,确保水稻健康生长。如,在稻田翻地或旋地前,施加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可按 15 ~ 22.5 t / hm2的标准适用[4],同时与无机肥复合施加,能够不断改善土壤肥力结构,提升土壤通透性与有机质含量,为水稻栽培、种植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奠定稳产增收的土壤肥力基础。

2.4 推动全层施肥,降低肥料损耗

传统的水稻施肥方式多以表层施肥为主,不仅肥料利用率降低,而且很容易造成肥料的浪费及闲置。相关研究指出,氮肥的表层施肥吸收率仅30%~45%左右,通常不超过50%,而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仅25%上下,钾肥利用率约30%~55%[5]。在大力实施表层施肥造成浪费的土壤中,肥料未经充分吸收,不仅造成肥力水平下降,同时会引发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等突出问题。从提升水稻肥料利用率和吸收率的角度入手,应在春季旋板田或秋翻春季以旋代耙时,将有机肥、硅肥、硫酸镁锌等底铺肥料一次性全层施入,降低肥料的损耗与浪费,提升肥料综合利用率。

3 结语

综上所言,水稻稳产增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肥料的有力支撑,而施肥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同时也需要耐心、细心与恒心的保障。从提升肥料利用率的角度入手,要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优化阶段性、周期性施肥配比,提升肥料配比水平,将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使用,提升全层施肥能力,降低肥料损耗,确保肥料转化为水稻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唯有此,水稻种植才能进一步夯实肥力基础,进而为稳产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肥力稳产土壤肥力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高阶煤煤层气井稳产时间预测方法及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郑庄为例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浙江油-稻轮作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特征
生物肥力将成为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方式
拉萨市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与改良策略
安吉白茶园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评价及其效应
我国主要菜区土壤盐分、酸碱性和肥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