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的本土资源介入——以下乡考察写生为例

2021-07-30 07:51谢森教授广西艺术学院
中国民族美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色调特色创作

文/图:谢森 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

笔者在写生课中给学生评点作业

谢森工作室的下乡考察写生课程历来主张扎根生活,挖掘广西本地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教学方向。2019年上学期深入广西隆林德峨苗族山乡体验生活,下学期深入中越边境的革命老根据地龙州县体验生活。

工作室每年都在广西进行下乡写生活动,2019年在两地的考察写生活动中,广泛做社会调查,了解当地民俗民风和历史资料,在德峨当地学校教师带领下走访周边苗寨。在龙州请当地民俗专家、图书馆长、美协主席农毅给同学讲课,使学生深受民族传统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带着强烈创作情感,较好地完成了考察写生任务。

近年来,我们工作室坚持深入广西的三江侗寨、融水苗寨、涠州岛、大化红水河、防城港三娘湾、月亮湾、北海高德、外沙、簕山渔村、企沙渔港、上林大瑶山、隆林苗寨、龙州革命根据地等地体验生活,考察写生,完成教改项目。学生们接触社会,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创作,取得较好成绩:截至2019年不完全统计,入选全国性画展200项,获奖18项,获国家艺术基金6项,获广西区政府“铜鼓奖”2项。入选省级展览220项,获奖73项。

相对于学校课堂,下乡写生有一个新的环境、新的题材、新的感受。

相对于造型基础,下乡写生也是一个创作课程,寻找主题感受和表现语言。

我们重视表现地域特色中一下这几点。

一、地域造型

地域特色除了山川地貌大的区别之外,应注意观察局部景物的造型特点,传达出当地的历史人文、民俗生活气息。

还要特别注意有绘画意义的造型特点,比如,北方由于离赤道远,阳光斜射形成简洁的斜长影子,少量的树木和土房子就容易形成简约大块面的黑白灰关系。而南方的阳光几乎是直射,加上植物繁杂,容易形成纷乱细碎的光影和繁杂的线条组合。

再如,北方的树木属于针叶林,树叶细小,树枝比较显露。南方的树多是阔叶林,树叶宽大浓密,树枝多被掩盖。北方干旱,森林少,沟壑纵横,造型冷峻。南方雨水多,森林繁茂,几乎看不到山体的结构。

北方的土房子土墙的块面构成和南方的木楼瓦房的线条组合形成鲜明对比。

还有各地变化丰富的民族服饰、房屋建筑、风俗节庆……

因此,地域特色不能只像照片般区分各地景物的不同,对于画家来说,更重要的是观察各地域的景物、人物、建筑等造型因素的异同,而这些差异会激发我们的绘画感觉,有利于地域造型语言的形成。

所以,往往粗犷的大笔触和大色块适合表现北方的辽阔和苍凉,而表现南方用轻快写意的线条和强烈色彩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天南地北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也不能是表面情节性的叙事,应该通过不同的造型语言才能鲜明体现!

二、地域色调

一般说色调指春、夏、秋、冬的色彩变化,也指每一天早、中、晚和每个月阴、晴、圆、缺等特定天气环境的色彩变化。

还有情绪所引起的色调变化:色彩鲜明的愉悦、色彩灰冷的抑郁、色彩雅致的抒情、色彩强烈的亢奋……

古村 吕峰 油画 60cm x 100cm 2019年

德娥写生 任军 油画 100cm x 80cm 2019年

当然,不同地域的色调变化就更为鲜明了,高原雪山的蓝调子、热带雨林的绿调子、黄土高原的暖灰调子、北方大地的冷灰调子……

同样的南方,水乡古镇和喀斯特山峰,海水蓝天和红土绿树等等都有鲜明的对比。同样的树林,有些地方的树黄绿些,有些地方蓝绿些,有些地方紫绿些……

大千世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种色调!

但在近年来中国油画的写生大热潮中,不少画家只会习惯性用色,虽然是东南西北的各地跑,但画出来都是一样的色调,一样的造型用笔,就令人乏味了。学生开始会犯这样的毛病,成熟画家就不应该了。

三、地域人文

地域特色除了造型和色调的特征之外,当地的人文历史也是我们要重点考察和深入感悟的内容。如果你到西藏,除了惊叹于壮丽的高原雪山和云朵般的牛羊群,寺庙、喇嘛、经幡、磕头朝拜的藏民等等风俗民情同样也会带给你无比的震撼。还有古老寺庙经堂里昏暗的酥油灯和低沉的诵经声,让你仿佛听到了远古的回响。

在西南的侗族、苗族山寨,星空下黑压压寨子的鼓楼广场前,身穿百褶裙、头戴银凤冠的女人们和边吹边跳芦笙舞的男人们,围着篝火尽情狂欢,似乎在诉说着祖先历史的神秘和苦难。

闭着眼睛你都能想到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回族、傣族等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地域特色。

因此说,地域特色是大江南北、山川地貌、历史人文、建筑传统、劳作方式、民俗风情等等的综合体。就像历代中国人推崇的“天人合一”一样,自然景观要和人文景观融合一起,才是真正的地域特色。

例如,广西一些地方的苗族和瑶族,居住地环境差不多,都是一样的青山绿水,但瑶族刺绣图案主要颜色是红、黄、黑,而苗族刺绣图案主要颜色是绿、蓝、紫。居然是一个暖调子,一个冷调子!如此大的差别,这当然是民族漫长历史文化遗留所形成的,但我们要准确表现这里的地域民族特色,除了青山木楼、民风民俗外,在传统文化艺术中包括民族对色彩特殊偏好的这些因素能不考虑在内吗?

还有西藏佛教寺庙的红墙金顶和新疆回族清真寺的图案和浅绿圆顶。

再看高更笔下太平洋塔希堤岛上原始宗教神秘感的热带风情,和游客眼中的塔希提岛热带风景是完全不一样的!

游客看见的地域特色是不同地方的风景。

画家感受的地域特色是情绪感受的意境。

四、地域时空

在观察地域特色时,我们往往还容易忽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个地方的历史时空感。就像一个人有名字,一个地方也有它的时空坐标。

比如画长城、黄河、西安古城、延安宝塔、北京胡同、上海外滩、江南水乡、苗寨木楼、新经济开发区、高铁动车、航空港……这些地方都会带有自己明显的时空标识,是人们头脑中不可磨灭的印象。

因此,在画一个地方时,一定要尽量从地理人文各方面多做了解,加深感受,才能较好地把握准此地、此情、此景、此画的良好作画状态。

此地,指当地与众不同的自然风光、山川地貌、历史人文、民俗风情。

空寂的港 梁仁标 油画 130cm x 140cm 2019年

程阳八寨·马安寨 欧永康 油画 100cm x 120cm 2019年

船系列之12 王芳 油画 100cm x 120cm 2019年

此情,指画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而形成的画面意境。

此景,指此时此刻景物的特定气氛、色调、现场感。

此画,指由眼前情景交融而派生出来合适的画面表现语言和风格。

现在很多人喜欢去画老村子、老建筑,但有的却画成阳光明媚、春色无限,让人感到似乎时空错乱了,分不清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画长城应有历史的沧桑沉重,画延安应有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回忆,画江南水乡应有田园风光的乡愁,画苗楼侗寨应有民族传说的神秘,画大都市应有大工业现代设计感……

如果画一个地方只是画当时眼睛一瞬间看到的印象,那就是色彩写生练习。而画出你对这个地方的整体感受,才是有情调、有意境的画。许多画家画了一辈子自己所处在的地域景物,还是一般化,找不出特有的情感。在这方面,高更原始神秘的热带土著风情、郁特里罗忧郁孤独的巴黎街景、塞尚立体结构的圣维克多山,都能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因此,下乡写生是一门创作课程,不是简单的色彩写生练习。下乡写生是个人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应该有创作的意识,要明确每张画的主题。

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如何实现把课堂知识转化为观察社会进行艺术创作的有效途径,克服一些学生不关心社会现实,沉溺于小自我的倾向。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更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扎根生活,个人创作风格的持续发展。

我们坚持了以下几点:

1.坚持深入广西本土地域体验生活,调查研究广西的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地貌特征、造型意味。

2.强调提炼造型表现语言,更鲜明地表达广西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个人风格面貌。

3.写生与创作结合,有时候在现场就能创作出好作品。

4.学生坚持广西地域特色题材创作,作品大面积参展获奖。突破了以往下乡写生的练习性和游山玩水的猎奇性,长时间关注本土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深入社会历史人文调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锻炼了创作思维和表现能力,较快出好作品,也能更好地发展个人今后的艺术之路。引导学生跳出小自我,关注大社会,提高自己对国家、社会、人生的正确认识和责任感。

5.每天的评讲,高密度的训练,学生在观察方式、选取题材、构图能力、语言技法、风格面貌等方面进步十分显著。

6.主动结合当地部门的需要,开展支教、艺术交流,以及做好文化扶贫等工作。

坚持本土下乡写生是连接课堂训练和创作应用的有效途径,改变在全国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性写生,引导学生在本地深入体验生活,创作好作品,同时也能解决油画工具携带不方便的困难。这是我们工作室多年来一直在本土下乡写生,坚持走现实表现之路的体会。

等风来系列六 梁五婕 油画 130cm x 150cm 2019年

猜你喜欢
色调特色创作
特色种植促增收
湖光水色调
《一墙之隔》创作谈
Aliens encounter stories:illusion or imagination
马拉喀什记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In Spring!春之色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