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应对“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

2021-08-01 08:13王艇
教学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育

王艇

摘要:2019年1月2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通知中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实名制空间,加快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此次通知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不仅对管理者,而且对于教师和学生,甚至是家长,都有详尽而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可以说是为未来的学习方式指明了发展方向。“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应面对挑战,顺应潮流,坚守本分,积极改变。

关键词:教师应对互联网+教育

一、借助互联网成为信息技术的学习者

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下,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地规模融入教育领域,他们正在改变着教育环境和方法,让“互联网+教育”产生无数可能。尤其是5G时代的来临,更是AI智能的崛起。要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教育的内生性变革,需要教师从教育和技术两个方向双管齐下,共同推进。这就促使老师必须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加速进行转变,主动接受新技术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否则,教师可能比其他职业更容易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教师要在学好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网络教学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二、借助互联网成为课堂的助推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是网络,知识的获取来源于教育。而传统教育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学生与老师必须在固定时间集中到固定地点才能进行授课与学习,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讲述的有限内容,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方式的落后、教学效率的低下滞后于社会发展,培养出来的人已然不能满足这个知识急速膨胀的时代,这就必然会使教育教学发生新的改变。则“互联网+教育”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为顺应国家政策和科技的发展趋势,抖音短视频与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发起的“DOU知计划”以及与多家教育机构联合推出的“青椒计划”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知识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让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推者。“互联网+教育”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逼真的教学效果、各种产生联系的图片视频还有各种评估工具都会影响着学生对网络教学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交流,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他们积极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大大提升了主动性。同时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增多,交流方式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老师也能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这就使得教师要在教授书本内容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利用辅助软件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也保证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互联网+教育“的到来,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得智能化。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分析学生每堂课的学习情况,准确掌握好学情,提高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针对性,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保证教学的灵活性。通过对学生公布本课学习任务与要求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随堂检测,通過大数据或者与学习相关的海量数据中辨别他们的学习行为和模式,以此来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展示出成果。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课堂教学的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课堂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丰富课堂,闯关游戏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逐级测试及时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明确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利用3D技术还原课文中所描绘的圆明园全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利用电影片段目睹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爱国情感。使用班级优化大师全程以动态伴随式学习评价结合在一起,保证评价的时效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实现个性化管理推动课堂的进程。

三、借助互联网,成为优质资源的共享者

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途径越来越多元,知识的传播也呈现碎片化趋势。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和权威的科学引导。短视频平台创新知识创作与传播模式,将轻松灵活的学习场景与体系化的知识框架相融合,成为课堂教育和书本学习的有益补充。据2019 《短视频平台用户调研报告》显示,80%用户选择短视频平台是为了“浏览有趣的视频内容”,而“学习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紧随其后,占比高达65%。

短视频具有主题明显、信息直观、传播迅速的特点,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推荐,更好地满足每个人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工作的间隙或休闲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者的特点、个性与学习目标,在众多的信息中搜集、甄别有效信息,让它们既可独立存在、传播与学习,也可以组合、恢复成原来的知识体系,并创新出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从而编排出精短的、有趣味、引人入胜的学习素材短片,成为系统知识学习的有效补充。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所讲授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面为点系统的将知识点、技能点、经验点高品质的上传与短视频平台,通过分享与转发将优质的学习内容扩散给更多具有类似需求的人。甚至可以通过碎片化学习的方式结合成临时的学习社群,互相督促学习来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和学习的效果。

“互联网+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信息化,教师要在教育技术中掌握主动权,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水平,从而达到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1】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2】张忠华,周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39-436.7-7.

猜你喜欢
教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大扫描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