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

2021-08-02 06:04吴宗蔚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0期
关键词:土建施工单位施工现场

吴宗蔚

龙嘉房地产开发(成都)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200

引言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是指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人员、材料、设备等要素进行控制与监督,使土建施工可按照规范流程实施,保障土建施工质量、成本等达到预期目标。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施工进度,忽略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引发质量验收不合格、实际费用超支等问题,需优化管理。

1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影响施工效益的因素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安全隐患等,现场管理可综合管控各项要素,保障工程质量、成本与进度,达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效益目标。但就目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而言,施工单位未认识到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表现出诸多问题,需深刻认识,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改进。

1.1 管理内容不全面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与方式有所改进,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各项要素管控提供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的新技术与新理念应用不到位,现场管理要素遗漏现象普遍,管理内容不够全面。例如,部分施工单位未实施材料规范管理,使施工现场材料浪费现象普遍,加大成本;部分施工单位未开展设备运维管理,使施工现场设备运行时故障频发,拖延工期,提高成本;部分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存在盲区,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多项要素,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意识,发挥现场管理作用。但就目前状况而言,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因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管理要素的认知不全面,不能将各项管理要素纳入管理制度内,使管理制度存在管理空白区域,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留下隐患[1]。

1.3 管理人员不专业

管理人员是实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主体,管理组织的配置与管理队伍的素质,是影响现场管理成效的关键。目前部分施工单位存在管理人员不专业问题,其构建的管理组织架构不完善,管理人员职责分工不合理、不明确,影响管理措施的落实。同时,部分管理人员不具备管理经验、不了解管理理论,开展的现场管理工作不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使土建施工的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导致工期拖延、经济损失严重等问题[2]。

2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基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建筑工程实践案例,总结如何从管理内容、管理制度、管理组织三方面制定现场管理优化策略,为施工单位开展有效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提供借鉴。

2.1 实施精细化现场管理

针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管理内容不全面问题,建议施工单位实施精细化现场管理,从土建施工整体入手,全面规划现场管理,确保管理工作覆盖各项影响工程建设的要素,以保障工程效益,按期完工。以某建筑工程为例,施工单位针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材料、设备、安全等要素,实施如下精细化管理措施:

2.1.1 材料管理。施工单位在材料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结合土建施工方案与工程量清单,在BIM软件中构建施工材料清单,遵循施工进度,明确每个施工环节、每个日期的材料规定供应量,要求施工现场材料仓储管理人员严格按照BIM软件的材料清单发放施工材料,以规范施工人员的材料应用,避免材料浪费,并安排项目组成员定期与材料管理员清点材料,统计材料消耗状况、材料消耗实际与清单偏差状况,总结材料消耗过多的原因,探究材料管理缺陷,持续整改材料管理工作。同时,施工单位与供应商达成连续材料供应协议,定期将施工材料运输至现场,避免材料长期堆放,加大管理成本,降低材料质量,为高质量的土建施工提供材料保障。

2.1.2 设备管理。施工单位安排专业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各类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日常检查与运维管理。在日常检查中,设备管理人员需全面检查设备运行参数、各项仪表,评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避免其用于土建施工,引发安全问题;在运维管理中,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添加润滑油、涂刷防锈漆等工作,做好设备保养,避免设备老化,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工程成本。

2.1.3 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实施安全隐患评估工作,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针对性实施安全管理措施,避免安全盲区的出现。细化来说,施工单位在粉尘污染严重区域部署传感器与自动喷淋设备(如图1所示),待检测到粉尘浓度超标后,立即喷水,预防粉尘污染;在安全风险点安装安全告示牌,警示施工人员;为施工人员配置安全帽、护目镜等安全装置,对于实施高风险系数施工作业的施工人员,提供智能安全帽,内置传感器,可观测施工现场温湿度等参数变化,警示施工人员,预防安全事故。

图1 自动喷淋设备示意图

2.2 制定完善管理制度

为详细指导管理人员开展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全面覆盖施工现场管理各项要素,提高管理水平与成效。以某建筑工程为例,施工单位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2.2.1 定岗定人制。结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各项工序,明确界定施工岗位,每个岗位配置专属施工人员,实现定岗定人,控制土建施工人力成本,并编制岗位说明书,阐明各个岗位的工作责任、工作要点与遵循要求,既可使施工人员规范作业,也可为现场管理提供依据,使现场管理工作覆盖各项工序,规避质量问题。

2.2.2 成本责任制。在定岗定人的基础上,施工单位结合建筑工程的总投资,制定施工预算指标体系,将预算指标落实到每个施工部门和每个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成本责任,进而将土建施工成本细化到每个工序与每个单元,更为精准地控制施工成本,在施工成本出现超支后,可动态调整预算,有助于施工效益的提升。同时,考虑到土建施工的复杂性,某建筑工程为保障成本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制定成本例会制度,组织各个施工部门与岗位参与会议,报告成本管理成效,分析施工预算执行存在问题,尽早发现,尽早整改。由项目经理和总工办发起会议,单周举办办公例会,负责解决成本管理的专项协调与总体控制问题;双周举办现场例会,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各项成本问题,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2.2.3 绩效考核制。依托于定岗定人制与成本责任制,明确施工部门与施工人员在质量、成本方面的责任,结合施工项目建设实际,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评估其是否落实各项责任。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施工人员,在勒令其整改的基础上,扣除一定薪酬,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的重视,督促其遵循管理制度开展施工作业,统筹管理施工现场质量与成本,使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达到理想目标。

2.3 科学配置管理组织

针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专业的问题,建议施工单位从管理组织配置与管理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确保上述管理内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

在管理组织配置方面,施工单位应结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内容与管理要求,部署各个管理岗位,保障各项管理措施有效落实。以某建筑工程为例,施工单位构建三级管理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其中,管理决策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成本管理师、工程管理师组成,统筹管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各项要素,实施现场管理规划工作;中级管理层为各级现场管理部门,包括安全生产部、质量技术部、机械设备部、材料供应部、项目施工部、劳工部、合约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等,分别负责土建施工现场不同管理内容,保障现场管理的全面性;劳务作业层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落实人员,为施工人员组成的各个施工小组,负责遵循上层领导,开展各项施工作业。

图2 三级管理组织架构示意图

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施工单位应在土建施工前,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向管理人员介绍最新管理理论,分享管理经验,指导其规范有序开展现场管理工作,避免现场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以某建筑工程为例,施工单位在土建施工前,结合现场管理制度与方案,组织管理人员参与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精细化管理理念、BIM技术的应用等,使管理人员明确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内容、制度要求与技术要点。

同时,施工单位为督促管理人员落实管理措施,借鉴施工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针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与管理内容要求,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管理成效,开展绩效考核,依据考核成果提供管理人员的奖金,并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纳入管理人员工作档案,在管理人员职称评定或岗位晋升时,作为参考资料,切实强化现场管理成效[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管理内容不全面、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不专业的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建议施工单位实施精细化现场管理,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科学配置管理组织,从管理内容、制度与人员三方面优化现场管理,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质量,为整个工程的建设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土建施工单位施工现场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解析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浅谈LNG接收站项目施工单位的外部协调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