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8-02 16:18刘晓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奶酪童话蚂蚁

刘晓丽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优秀的童话作品,童话为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生动性、趣味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童话教学的有效渗入,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与学生开展多元化的交流和互动,学生能在丰富的想象力中释放天性,既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得到提高,让教学过程寓教于乐,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整体上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童话教学

前言: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保障。童话故事一般采用拟人、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思维的拓展,来塑造出生动的形象,使学生有一种画面感及代入感。教师应把握童话的特点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让童话故事更区别于其他题材的文章,重在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水平,进一步把握文章中的人文情怀。

一、适当进行写作训练,激发学生想象

小学生本身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任何一种修辞方法在学生的眼中就成了一种说话的方式。这要求教师施行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写作训练,可以先从仿写及续写入手,仿照课文的修辞手法及主题思想写出作品,通过童话故事发展脉络,编写故事的发展情况等。紧接着就是自己编创童话故事,但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要依照教学规律来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写作能力,让学生在爱上阅读中更喜欢写作。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时,这篇童话讲述了一粒种子长成大树,然后变成手推车、椅子,最后变成地板的一段生命历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每一个愿望的开始伴随着一次转变,每一个愿望都在温馨的氛围中实现。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其中的描写手法,来写另一种事物的生命历程,如一只辣椒是如何被人们端上餐桌的、我们生活中用的纸是如何得来的、一幅名画是怎样成为博物馆里展品的等。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时,这篇课文讲述了熊兄弟在意外得到奶酪之后,狐狸趁他们互相拌嘴时,故意将奶酪分不均匀,结果自己把整块奶酪全部吃光的故事。《狐狸分奶酪》这篇文章告诉小学生,有了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否则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的人利用而吃大亏。在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及思想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对童话故事的续写,如熊兄弟又得到了块奶酪,这回他们还会上当受骗吗?这样通过仿写及续写手段的运用,既提高了小学生的作品创造力及时空想象力,又让他们的写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二、依托于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在童话教学逐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角度考量,不断提高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童话的热情,构建出具体形象、富有生机的语文教学情境,从而避免沉闷、乏味、枯燥的教学氛围影响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应优化与完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优势,构建多元化模式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置身于集趣味性与生动化于一体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不要被表面文字含义所束缚,允许他们进行合理想象、大胆表达,引导学生对文章进一步深思。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的教学中,童话内容讲的是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将奶酪的一角拽掉了,最终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嘴馋想偷吃的心理,最后让最小的蚂蚁将奶酪渣吃掉的故事。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以身作则、大公无私、爱护弱小的蚂蚁队长形象。故事也给学生留有很多思考的空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喜欢蚂蚁队长吗?为什么?蚂蚁队长自己为什么不把奶酪吃掉?它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当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后,其他蚂蚁是怎么想的?随后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为学生以多媒体动画形式播放蚂蚁搬家的全过程,体会到勤劳的蚂蚁辛苦的一面,蚂蚁尚且为冬天储存的实物而忙碌着,进而联想到父母为自己吃穿而忙碌的身影,增进学生感恩的心理。也可以播放出《动物世界》中有关蚂蚁的科普小知识,让学生了解蚁后、雄蚁、兵蚁的区别及分工,至此打开了一扇通往动物科普界的大门。这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并在思考中掌握文章主旨。

三、利用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让学生来扮演童话里的角色,相信他们都不会抗拒,并能享受其中乐趣。教师要多进行多元互动和多元训练,适时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将原文情境再现出来,在表演中加入对话及肢体动作,让学生可以真正走进作品,继而对童话作品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其主旨也能更精准的把握。同时教师要多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兴趣体现在角色扮演互动中,也让每个学生成为“天生的表演家”,让童话语文课堂更生动有趣。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时,里面有主要角色鸟,还有树、树根、大门和小女孩,这为让更多学生参与进角色的塑造提供了便利。教師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表演之前,教师应在语气、音色、重音等技巧,还有动作表现及眼神交流等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并鼓励学生用创造性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根据课文展开对话。树:小鸟,我的好朋友,你每天用动人的歌喉来唤醒我,我真要感谢你。教鸟:树,你也是我的好朋友,不用对我这么客气。不过冬天要到了,我要飞到南方去了,再见,我亲爱的朋友!树:再见,等明年回来再给我唱歌吧,我一定等着你。鸟:放心,我明年一定会回来的再继续为你唱歌的,请等着我吧……其他角色也以同样的方式来进行对话,像这样在课文基础之上又超出课文的表演,让学生在课文中真切的体会到两个好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对后面小鸟面对空空的树根后的内心世界做了铺垫。只有学生的表演到位,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

结论:

在教授小学生童话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改革、完善、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天性好奇、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在写作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出有趣的童话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童话里愉快的角色扮演中,提高小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等方式,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及思维的提升,从而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跃芬.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3):58-59.

[2]张兴刚.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应用反思[J].基础教育论坛,2021(10):32-33.

猜你喜欢
奶酪童话蚂蚁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小老鼠吃奶酪
童话镇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午夜童话镇
小老鼠吃奶酪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