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电压对头颈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分析

2021-08-03 08:49云,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丙组头颈乙组

杜 云,吴 琼

(盱眙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淮安 211700)

近些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头颈部动脉一次性成像提供了可能,但头颈CTA扫描范围比较大,加之甲状腺、覆盖晶状体等结构对X射线比较敏感,急需探索一种扫描最适受线剂量[1]。现今,可采用降低管电压、调制噪声等方式减少辐射剂量[2]。基于此,本文现以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275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管电压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27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管电压差异分为三组,即甲组(n=92,80 kV)、乙组(n=92,100 kV)、丙组(n=91,120 kV),纳入标准:(1)扫描范围无金属植入;(2)无碘过敏史,碘过敏试验呈阴性;(3)意识清楚,沟通能力良好;(4)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异常与认知障碍;(2)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3)未能配合完成研究。甲组患者年龄:最小40岁,最大77岁,平均为(58.69±4.58)岁;性别:女性42例,男性50例。乙组患者年龄:最小41岁,最大77岁,平均为(58.82±4.46)岁;性别:女性44例,男性48例。丙组患者年龄:最小41岁,最大76岁,平均为(58.19±4.64)岁;性别:女性43例,男性48例。各组上述数据比较不具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给予头颈CTA检查,设备选用飞利浦Helical 128层螺旋CT机,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仰卧位,保持头颈部静止不动、呼吸平稳,听眦线与床面保持垂直,扫描范围由主动脉弓下1 cm向颅顶予以扫描。先对定位像与头颈予以平扫,之后以主动脉弓下降主动脉中心层面为感兴趣区,范围10 mm2,触发阈值90 HU。采用智能团注跟踪触发技术进行扫描,触发延时4.6 s,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下1 cm到颅顶,之后将原始数据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碘佛醇注射液,剂量45~50 mL,生理盐水剂量60 mL,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进行推注,以肘前静脉为注射点,流速5 mL/s。扫描参数设计如下:甲组电压为80 kV,乙组电压为100 kV,丙组电压为120 kV,其余参数均一致:电流50~500 mA,层间隔0.45 mm,层厚0.9 mm,螺距0.938 mm,速度0.5 s/周,床速15.85 mm/rot。

1.3 观察指标

以患者CTA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对比两组观察结果。(1)CTA图像质量:动脉CT值、噪声、信号噪声比(SNR)。(2)CTA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CTA图像质量

在动脉CT值方面,甲组>乙组>丙组,各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噪声方面,甲组>乙组>丙组,各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SNR方面,各组对比不具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三组CTA图像质量()

表1 比较三组CTA图像质量()

组别 例数 动脉CT值/HU 噪声/HU SNR甲组 92 393.55±35.35 13.20±2.15 29.12±3.58乙组 92 285.38±30.23 10.13±1.65 29.01±3.61丙组 91 234.28±26.89 8.24±1.12 28.15±3.58 t甲组与乙组比较 22.306 10.865 0.208 P甲组与乙组比较 <0.001 <0.001 0.836 t乙组与丙组比较 12.077 9.056 1.618 P乙组与丙组比较 <0.001 <0.001 0.107

2.2 比较三组CTA辐射剂量

在CTDIvol方面,甲组数值为(3.52±0.87)mGy,乙 组 为(5.13±1.16)mGy, 丙 组 为(6.85±1.59)mGy,甲组<乙组<丙组,各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t=10.650、8.366,P< 0.05); 在 DLP方 面, 甲组数值为(154.25±16.58)mGy·cm,乙组数值为(203.28±20.35)mGy·cm,丙组数值为(319.57±30.96)mGy·cm,甲组<乙组<丙组,各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17.916、30.057,P<0.05);在ED方面,甲组数值为(1.15±0.31)mSy,乙组数值为(1.78±0.42)mSy,丙组数值为(2.20±0.59)mSy,甲组<乙组<丙组,各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t=11.576、5.552,P<0.05)。

3 讨论

在头颈CTA检查中,X射线经由人体会产生康普顿效应、光电效应,当管电压为80 kV,X射线光子能量为43.7 keV,非常接近碘原子K临界值,因此,衰减值不断增大,由此说明,当管电压越接近80 kV时,动脉CT值越高[3]。本研究表明:在动脉CT值、噪声方面,甲组>乙组>丙组,各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SNR方面,各组对比不具显著差异(P>0.05)。此结果与相关文献[4-5]的研究报道十分相似。当动脉CT值得以提高后,就可以增大周围组织对比度,降低噪声影响,改善模糊性,便于阅片医师进行诊断。

在头颈CTA检查中,辐射剂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管电压、扫描时间、扫描范围等[6]。一般而言,当扫描时间延长、扫描范围增大的时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辐射剂量。本研究表明:在CTDIvol、DLP、ED方面,甲组<乙组<丙组,各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此结果与有关文献[7-8]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由此说明,通过适当降低管电压的方式,能够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综上所述,在头颈CTA检查中,管电压与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即适当降低管电压,可明显减少辐射剂量,同时还可以确保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值得临床深入探讨与应用。当然,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病例数量减少、研究时段范围较小等,所以,为了全面了解不同管电压对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影响,可适当增加研究病例数量,扩大研究时段范围。

猜你喜欢
丙组头颈乙组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关于《头颈肿瘤防治专栏》的征稿通知
小儿头颈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