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运动疗法配合中药塌渍中药涂擦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2021-08-03 10:36杨思永万载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西万载3361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肩周炎肩关节针刺

杨思永(万载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西 万载336100)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病变所致的肩关节疾病,肩关节疼痛(夜间症状更为明显)为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仅限制肩关节活动,且可对患者的睡眠、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等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外科手术、中西药、针灸以及理疗等方式治疗疾病[1]。本文主要分析为肩周炎患者实施针刺运动疗法配合中药塌渍中药涂擦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5~75(48.52±6.83)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08±0.15年;其中左肩患者占22例,右肩患者占14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5~75(50.48±5.29)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25±0.45年;其中左肩患者20例、右肩患者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同陶天遵编写的《新编实用骨科学》当中肩周炎西医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2)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发布的《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当中肩周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3)对本次研究中相关药物无过敏反应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皮肤病、肩部外伤或者骨折的患者;(2)合并全身性感染疾病的患者;(3)近一个月有相关治疗史的患者;(4)双侧合并发病的患者;(5)因化脓性肩关节炎或者肩结核所致肩部疼痛的患者;(6)无法耐受针刺治疗的患者;(7)合并严重精神疾患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接受中药塌渍联合中药涂擦治疗,取红花15g,紫草15g,川芎15g,黄芪15g,当归15g,冰片15g,黄柏15g,威灵仙15g以及鸡血藤15g,延胡索15g浸入黄酒当中(为时15天),随后使用纱布过滤药渣,取棉球蘸取适量的药液均匀涂抹于患处,随后取纱布充分吸取药液,并在肩部敷贴好浸润药液的纱布,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一天一次,每次30min,患者连续接受为时2周的治疗。

1.3.2 观察组 患者给予针刺运动疗法配合中药塌渍中药涂擦治疗,其中中药塌渍中药涂擦的治疗方式和对照组相同,取0.3×65mm的刺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实施针刺治疗,调整患者体位为坐位,将患侧的上肢充分暴露,取阿是穴(按压酸胀疼痛点或者条索状物),对健侧肩部对称位置进行针刺,刺入时的针同皮肤呈90°角,进针约50mm,在得气以后捻转,手法为泻法,每分钟60~120次以内,行针2min以后停止。与此同时,从行针开始至起针,指导患者适当活动患侧的肩关节(行上举、外展、后伸、内收以及内外旋等动作),活动的幅度可逐渐加大,每间隔10分钟为患者实施一次针刺治疗,行3次针以后起针,一天一次,每治疗5天休息两天,连续为患者实施两周治疗。

1.4 临床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2)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系统(Neer)进行评分,包含疼痛、功能、活动度以及解剖位置等项目,分值分别为35分、30分、25分以及10分,因本研究不对解剖位置做评定,为此总分为90分,均以分值越高代表越占据优势。(3)分析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以0~10分代表疼痛症状由无至剧烈难以忍受。

1.5 疗效判定标准 肩部疼痛感在治疗以后完全消失,肩关节可开展正常活动,且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10mg/L为显效;肩部疼痛感在治疗以后基本消失,肩关节基本恢复正常,血清C反应蛋白在11~20mg/L为有效;肩部疼痛感未改变甚至进一步发展为无效。总好转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评分以及Neer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评分和Neer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变化情况比较(±s,分)

n VAS评分 疼痛评分 功能评分 活动度评分 Neer总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36 36 t P 7.15±0.32 7.22±0.41 0.81 0.42 2.88±0.14 1.39±0.08 55.44 0.01 15.08±4.72 14.95±4.69 0.12 0.91 22.57±5.65 26.13±6.02 2.59 0.01 15.79±3.35 15.62±3.27 0.22 0.83 19.98±1.36 21.42±2.98 2.64 0.01 13.13±1.69 13.06±1.57 0.18 0.86 16.61±2.01 17.94±2.05 2.78 0.01 44.00±9.76 43.63±9.53 0.16 0.87 59.16±11.14 65.46±11.62 2.35 0.02

3 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关节功能障碍以及肩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中老年人为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少数肩周炎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推移而自行痊愈,但临床中多数肩周炎患者的病程较长,且患者常有持续性疼痛症状存在,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2]。为此目前临床主张积极地为肩周炎患者实施治疗,以改善疾病症状,提升肩关节功能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通常实施局部痛点封闭疗法治疗疾病,虽然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但是病情反复发作的风险较高,且临床疗效欠佳。

祖国医学将肩周炎划分于“痹证”的范畴当中,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同外感风、寒以及湿气,内有肝肾不足以及气虚血亏等因素之间有密切关联。为此主张开展通络除痹止痛以及温经散寒治疗。中药塌渍中药涂擦主要通过在病变位置外敷热中药包,使中药材的药性借助热度充分发挥,促进局部吸收的同时,获得去除风寒湿邪、调和气血以及疏经通络等作用,除此之外,本研究所用中药塌渍方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解郁、通达等功效,应用于肩周炎患者中可促进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度以及运动功能改善[3]。加之,皮肤外用药物可以减小治疗对患者肝肾功能产生的影响,提升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但是外用药物的吸收缓慢,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针刺运动疗法可以对穴位发挥刺激作用,有利于抑制炎症及改善血管痉挛、瘀血以及充血等症状[4];同时针刺治疗可兴奋粗纤维,对多巴胺等内源性物质的分泌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其消炎及镇痛效果明显,且可以改善病理组织粘连程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5]。中医经络学当中有“同气相求”的经筋理论,通过对健侧实施针刺治疗可以促进肩部经络气血疏通,获得良好的散寒祛风的作用,在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部状态,提升临床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同运动疗法相配合可以促进凝滞闭阻经脉的疏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解除周围组织粘连,缓解机体疼痛症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以及临床总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运动疗法配合中药塌渍中药涂擦应用于肩周炎临床治疗中可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疼痛症状。联合应用三种治疗方式可以增加对病理部位的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同时,将神经根粘连松解,改善局部痉挛状态,进而减轻或者消除疼痛症状,提升肩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针刺运动疗法配合中药塌渍中药涂擦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肩周炎肩关节针刺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超级秀场 肩周炎复发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