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效能的实验报告

2021-08-03 21:50徐鸿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小组合作初中英语

徐鸿

摘 要:受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初中新生入学时,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起步早,在小学经历了系统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而另一部分学生起步晚些,基础相对薄弱。这无疑给英语教学造成了难度。作为担任两个班教学任务的英语教师,我们面临着学生差异的巨大挑战。若采用“一刀切”的授课方式,必然会使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学习水平发展受到限制,而零基础的学生则会迫于学习任务和进度而疲于奔命。怎样让一部分学生“吃得饱”,另一部分学生“吃得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合作; 实验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7-018-002

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往往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采用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在课堂上对于教师的讲授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可能觉得讲课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必要继续听讲;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感觉学习比较吃力,无法理解教师的讲解。由此可见统一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教师要与时俱进,采用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为学生打造有效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面对现实,我们秉持差异教育理念,除了以分层教学方式为“吃不了”的学生补基础,还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落实分组分层教学,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式主要在于通过小组内“优带中、中带差”,促进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中,我们采取了六个分层:

一、合作小组分层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在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中采取了分组与分层相结合的办法。即在分组之前,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和个性特征等综合因素。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目标的层次由学生的层级决定。只有熟悉学生,才能确定教学目标的起点和水平。

为了不让学生觉得老师在给他们“贴标签”,因此分组可以是显性的,但分层必须是隐性的,老师不能在班上公布学生的层级,只是教师自己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划分为A、B、C三个层次,根据A层次的学生人数,建立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内含一名A层次学生,两到三名B层次学生和一到两名C层次学生。安排座位的时候,位置相对集中。每组的组长要有一定的学习和管理能力,能及时给本小组的同学分配任务,对本小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总结,在小组活动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各层次的划分可随学生的进步、学情的变化而调整。

在分组分层合作学习中,对每节课设置不同的小组合作任务,如英汉互译、角色扮演、讨论采访等,在任务完成后当即进行小组评比,并当即将评比结果用加减分的方式呈现在黑板上,反馈给学生。同时,举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小组竞赛,如手抄报比赛、阅读比赛等,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增强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教学目标也应该分层。对于C层学生来说侧重基础知识的识记,包括重点词汇和句型;对B层学生,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学习策略的改进;对于A层的学生,要重视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广泛拓展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进行目标设置时都要考虑各自的基础性目标和挑战性目标,基础目标即为学生必须要达到的目标,挑战性目标即为学生能通过努力去尝试完成的目标。同一个任务,对于B层同学来说是基础目标,但是很有可能是C层同学的挑战性目标。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呈现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也更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也能适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

三、活动方式分层

有了明确的分层目标,就需要对课堂活动方式分层。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保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具体做法是:在课堂小组活动的安排上,C层次的同学进行比较基础的如词汇、目标语言的操练;B层次的同学进行诸如转述的中等难度的训练;A层次的同学则创造性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再加工融合。以Go for it!九年级第一单元Section A 4C中的采访为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组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小组内的分工如下:B层学生作为记者,对组内学生进行提问“How do you learn English?Do you English by...?”并能简要评价如:I thinkits a good way.;C层次同学进行回答:I learn English by making word cards/listening to the teacher...;A层次同学做好记录,并最终形成报告的形式在班上进行阐述和介绍:Everyone has their own ways to learn English.In my group,...learns English by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s.I think its...。教师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当场对每个小组每个层次的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这样,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都有所获,避免了“旁观”“旁听”和“包全场”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各梯度任务的选择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只作引导,不作硬性规定,只是教师在给予评价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四、作业训练分层

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作业布置与分层教学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对于A层同学,抄抄写写的机械作业完全起不到任何巩固和升华的作用,不仅限制了他们自主学习,还会让其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让基础差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只能为完成任务乱选乱做,长期下去,只会令这些同学失去信心,放弃英语学习。

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我们将学生课后练习设计成难易不同的三个层次,即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基础题供C层学生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如单词短语英汉互译、基础语法过关;提高题为变体问题或简单的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即中考题型中A卷和难度不太高的B卷题;综合题或探究性问题主要是考试中B卷的练习题,供A层学生练习。教师根据每天的具体教学情况,灵活给A、B、C三个层次的同学设置不同的作业。同时,注意A、B、C三个层次的作业不能为简单的1、1+2、1+2+3,以免让A、B层次的学生产生作业量不公平的看法。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在听写和背诵方面,也要提出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目标。以笔者现在所教班级为例,根据当前班级整体英语水平相对薄弱,学生基础较差,对英语兴趣不浓的实际情况,每次听写25个单词或词组,以100分满分为标准,A层同学须达到92分算合格,B组同学72分合格,C层同学由于基础太差,目前只能靠“翻书听写”(即老师念英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去找到该单词,并写下中英文),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背诵方面,C层同学要求能认读理解并背诵每个单元的目标句型,即Grammar Focus;B层同学还须完成功能对话、阅读中的经典段落、写作中的好词好句等,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对于A层同学,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加强课文阅读,对课文经典表达等进行学习和背诵,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针对合作模式制订有效的課堂目标

在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让小组成员对位置进行调换,让每个人都能明确各个位置的具体目标,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教学的多元化。例如在讲解与“写作”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对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制订类似“理解掌握文章中常用到的过渡性词语”等一些与词、短语有关的目标,如句子间的连接词in addition,in contrast等的使用方法;对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制订类似“掌握写作常用到的句式”等目标,如“As far as…is concerned”等句式的书写、记忆;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制订“在掌握词语、短语、句式的基础上完整书写出一篇英文作文”的目标,如“写一封给Emma的回信”,要求学生在固定时间或者固定词数的范围内写出一篇高质量文章,并尽量不出现低级错误。在学生们完成各自的任务之后再进行交换,让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全面化学习,另外还需注意,由于教师与学生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差异,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课堂情况进行反馈,主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课堂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六、学习评价分层

以“分数或名次”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也有悖于分组分层的教学理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新课程与评价改革》都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分组分层教学中,教师兼顾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小组的整体发展,例如小组整体操行分、小组考试平均分,将学生在本层次或本组内的动态变化等都纳入评价。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多元的。

实践表明,基于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和“吃不了”与“吃不饱”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笔者所教班级的英语C层水平同学,有一部分在此前的英语课堂上不是说话就是睡觉,听写作业基本不交,有的甚至一个单词也不会写。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后,C组同学课上“有事可做”,基本能按时完成规定的书面和背诵作业。同层次内的学生相互竞争和影响,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其二,学生学习中的表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交流中,踊跃地表现自己,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提高了表达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确角色,承担责任,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其三,教学成绩提高。从最近一次的期末测试结果看,全班各个层次的学生成绩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相比均有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合格率和达A率有了非常大的突破。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小组分层合作式学习,能较好地践行差异教学理念,充分照顾学生个体特征,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信心和参与意识,有效地实现差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1

[2]滕秀芹.试论分层教学[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109-112

[3]张岩.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生英语,2017,(18):29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小组合作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实验报告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网络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