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乳酸水平对LVEF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1-08-05 05:30刘云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4期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乳酸

刘云升

血清乳酸水平对LVEF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

刘云升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乳酸水平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5例LVEF降低的AHF病人根据入院时血清乳酸水平分为低乳酸组(<2 mmol/L,48例)和高乳酸组(≥2 mmol/L,37例)。观察两组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再住院与死亡情况,并分析血清乳酸水平对LVEF降低的AHF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低乳酸组LVEF高于高乳酸组,二尖瓣E峰流速与A峰流速比值(E/A)低于高乳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F病人基线血清乳酸水平≥2 mmol/L与随访期再住院风险增加有关。LVEF、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心血管事件死亡增加有关。结论LVEF降低的AHF病人入院时较高乳酸水平与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再住院风险增高有关。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乳酸;心血管事件;预后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1100),E-mail:ldj186@yeah.net

引用信息刘云升.血清乳酸水平对LVEF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4):2400-2402.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1.14.023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急性发作或改变,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立即进行医学干预[1]。乳酸一般用于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评估对治疗干预的反应。乳酸可在人体的许多组织中产生,但主要在肌肉组织。正常情况下,乳酸由肝脏迅速清除,少量由肾脏清除[2],乳酸水平升高是组织缺氧的表现。Kawase等[3]发现在没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AHF病人中,血清乳酸水平和院内死亡率有关联,且血清乳酸水平有助于预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早期死亡风险,然而这项研究也包括休克病人。有研究报道,在没有外周血低灌注迹象的情况下,经常出现血清乳酸升高,且与预后不良有关[4]。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乳酸水平对无休克且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降低的AHF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5例AHF病人。纳入标准:①符合AHF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LVEF≤40%;④入院时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排除标准:①入院时有心源性休克或收缩压<100 mmHg;②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和中风病史以及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手术史;③伴有活动性感染;④伴有恶性肿瘤;⑤孕妇或哺乳期女性;⑥终末期肾衰竭;⑦伴有原发性肝功能衰竭、胆汁性肝硬化或胆汁淤积症。根据入院时血清乳酸水平分为低乳酸组(<2 mmol/L,48例)与高乳酸组(≥2 mmol/L,37例)。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实验室检查 病人入院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酐、血钠、血钾、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肝功能相关指标和乳酸水平,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1.3 超声心动图检查 病人入院后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内径、容积、舒张功能指标。

1.4 观察指标 随访出院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再住院及死亡情况。再住院是指24 h或更长时间的非计划住院(包括入院或在急诊室或其他医疗设施中的就诊,无论病人是否住院)。心血管死亡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死亡、心脏性猝死、泵衰竭引起的死亡、中风引起的死亡、心血管手术引起的死亡以及其他心血管原因引起的死亡。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舒张压、心率、合并症、血钠、血钾、NT-proBNP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组收缩压低于低乳酸组,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高于低乳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低乳酸组LVEF高于高乳酸组,E/A值低于高乳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s)

2.3 两组心血管事件再住院及死亡情况比较 随访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心血管事件再住院及死亡情况比较 单位:例(%)

2.4 再住院或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基线血清乳酸水平≥2 mmol/L导致AHF病人再住院增加5.384倍。详见表4。LVEF、基线ALT与心血管事件死亡有关。详见表5。

表4 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的危险因素

表5 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危险因素

3 讨 论

本研究根据血清乳酸水平将病人分为两组,并比较随访6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再住院和死亡率,结果显示,基线血清乳酸水平高的病人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较基线血清乳酸水平低的病人高(P<0.05)。有研究表明,脓毒症病人血清乳酸水平升高与病死率有关[5]。在另一项研究指出无论是在急诊室还是重症监护室,血清乳酸水平都是危险分类的一个参数[6]。血清乳酸水平对许多心脏病病人预后评估也有一定价值。Gjesdal等[7]研究表明,中度心力衰竭、无心源性休克且乳酸水平≥2.5 mmol/L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0 d死亡率明显升高。Liang等[8]研究指出,血清乳酸水平≥2.7 mmol/L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30 d和180 d死亡率明显升高。本研究将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排除在研究之外,只有无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压的AHF病人被纳入研究。

关于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乳酸水平的研究报道很少。有研究发现,AHF病人在没有低灌注情况下住院,较高基线乳酸水平病人1年死亡率为36%,低乳酸水平病人的1年死亡率为21%[4],指出血清乳酸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低灌注。Kawase等[3]在研究基础乳酸水平对心力衰竭住院病人早期死亡率的影响时发现,收缩压、心率与早期死亡率有关。本研究由于不包括心源性休克和严重低血压病人,心率、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再住院和死亡没有明显的关系。Krumholz等[9]回顾性分析65岁以上心力衰竭病人时发现,基线肌酐水平升高>3 mg/L与住院死亡率和随访30 d、60 d和80 d死亡率均有关,但本研究没有发现基线肌酐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再住院及死亡之间有关联。本研究中,基线血清乳酸水平高的病人入院时二尖瓣E/A值较血清乳酸水平低的病人明显升高(P<0.05),然而两组E/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tas等[10]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AHF病人时发现,E/e′值与全因死亡率有关。AHF病人心排血量和组织灌流减少,氧转移减少,乳酸水平升高。在血清乳酸水平升高的病人中,由于充血和缺氧的影响,器官功能障碍更为常见,这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基线LVEF值和ALT水平是AHF病人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影响因素。基线血清乳酸水平≥2 mmol/L是AHF病人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的影响因素。Biegus等[11]研究发现,再住院病人的基线AST、ALT和白蛋白水平与住院死亡率相关。心力衰竭时肝功能异常与肝灌注减少和中心静脉压升高有关。肝功能异常是血流动力学不良的一个指标。Kim等[12]证实LVEF是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重要预测因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是再住院的重要预测因子。

综上所述,LVEF降低的AHF病人中,较高入院血清乳酸水平与不良预后有关,血清乳酸水平可能是AHF危险性分级的重要指标。

(收稿日期:2020-04-08)

(本文编辑 王丽)

猜你喜欢
急性心力衰竭乳酸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疗效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重组人脑钠肽对心肌梗死所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肾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气指标的差异性
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