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罗城宝坛铅锌矿找矿远景浅析

2021-08-06 07:07周小锋谢振开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块状北东矿体

周小锋,谢振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地质队,广西 柳州 545100)

1 工作区位置

工作区位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城336°方向,直距约20km的宝坛乡附近,距宝坛街约4km,乡间公路通达工作区,交通较为便利,工作区为中高山陡坡地貌。

图1 广西罗城宝坛铅锌矿地质图

2 工作区地质特征

2.1 工作区地层

2.1.1 四堡群文通组(Pt2w)

工作区广泛出露,岩性主要为灰色、浅灰绿色变质粉砂岩、变质泥质粉砂岩、变质粉砂质泥岩、变质细砂岩、变质砂岩、千枚岩、板岩等,走向大致呈北东向和北北西向,倾角30°~70°,出露长度大于5km,宽度约0.1km~2km。与上覆地层四堡群白竹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本组地层内普遍有斑状花岗岩、辉绿岩、辉石岩侵入。

2.1.2 四堡群白竹组(Pt3b)

仅在工作区东南部一角出露,出露面积小,工作区外东面大量出露,岩性为灰色变质砂岩,变余砂状结构,薄~中厚层构造,走向大致呈北东向和北北西向,与四堡群文通组基本一致,倾角20°~55°,出露长度大于5km,宽度大于1km。与下覆地层四堡群文通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本组地层内有辉绿岩、辉石岩、细碧岩侵入,均出露于工作区外。

2.2 构造

位于清明山倒转背斜南段,呈北东方向展布,是由加里东运动形成褶皱雉形,后经印支~燕山运动后改造而成,核部分布的是中元古界地层及花岗斑岩、辉绿岩和基性、超基性岩体,四周分布的是中上元古界、震旦系、泥盆系等地层,西部有四堡深大断裂,南部倾伏端见近东西向断裂发育。工作区褶皱位于郑家~考榜山一带,北东向褶皱迭加早期东西向褶皱明显。

四堡断裂位于工作区西侧,经白石、宝坛、四堡至良水,断裂走向约为北东40°~50°,倾向南东,倾角70°~88°,四堡断裂在区域上与锡多金属矿化作用关系密切。

工作区内及周边断裂为四堡断裂和雪峰期断裂的次级断裂,方向主要为北北东、北北西和近东西向,断裂内形成一定的虚脱空间,并为角砾岩和石英脉充填,断裂带附近岩石蚀变特征明显,主要为硅化,常伴有一定的铜矿化。

工作区内及周边断裂较发育,共有近东西向断裂6条,为主要控矿断裂,该方向的断裂附近见2条北西向的次级断裂,断裂带周边的岩石硅化蚀变特征明显,该方向断裂倾向为204°~230°,倾角60°~81°,带中岩石破碎并重新胶结,角砾为变质砂岩,石英呈自形、半自形,由硅质及少量铁质、泥质胶结,在断裂带上下盘变质砂岩中见大量与断裂带平行的石英脉分布;工作区北部和南中部见6条北东向的断裂,为主要含矿断裂,与区域上四堡断裂走向基本一致,倾向115°~185°,倾角75°~84°。其中断层F22,走向北东向,倾向115°,倾角78°,长度910m,见宽度约1.33m,真厚度1.05m,其主要以断层角砾和胶结物为主,断层角砾岩呈灰色,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角砾主要成分为变质砂岩,角砾呈次棱角~棱角状,角砾大小0.1cm~2cm,硅质胶结,断裂带中见方铅矿、闪锌矿和孔雀石,呈浸染状、团块状分布。

2.3 岩浆岩

工作区西部出露有清明山酸性岩体,在区域上受四堡断裂控制,主要出露斑状花岗岩;调查区东部、北东部主要出露辉绿岩和辉石岩;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斑状花岗岩,灰白色,风化色为灰黄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石英、斜长石组成。斑晶为石英、电气石,大小0.1cm~2cm,基质为黑云母、角闪石等,具细~中粒结构,岩石中含大量电气石,晶型为自形、半自形。在调查区中东部宝坛乡林场~下田山一带斑状花岗岩外接触带1km范围内,见斑状花岗岩岩枝、岩脉产出,局部见斑状花岗岩脉侵入变辉绿岩中,斑状花岗岩内含少量电气石。斑晶矿物成分及含量(35%):黑云母,自形片状,横截面六边形,少部分呈聚斑晶。褐色—黄褐色—浅黄色多色性,边缘暗化,具有环带,粒度0.3mm~2.0mm连续不等,部分与基质呈过渡状态,含量8%~9%;橄榄石假晶:自形短柱状,部分成聚斑团块,完全被显微鳞片状绿泥石和黏土矿物、蛇纹石、碳酸盐矿物等取代,绿泥石主要沿裂理分布,晶形保留,大部分边缘被细小短片状黑云母平行环绕。粒度0.5mm~5.0mm,含量22%;霓辉石—透辉石:自形长柱状,横截面四边形—八边形,同时边缘有弱的鲜绿色霓辉石,粒度0.3mm~1.0mm,部分与基质呈过渡状态,含量5%~6%。基质矿物成分及含量(65%):黑云母,黄褐色—浅黄色多色性,边缘暗化,具有环带,部分杂乱分布,部分细小短片状环绕橄榄石分布,含量10%;碱性长石:半自形柱状、它形为主,部分微粒状,大部分被显微鳞片状黏土矿物、碳酸盐矿物等取代,粒度0.05mm~0.2mm,较均匀分布,含量18%~20%;霓辉石—透辉石:大部分柱状、细长柱状、针状横截面四边形—多边形,部分形成细小三角区,主要为0.05mm~0.2mm,同时边缘弱的鲜绿色霓辉石。辉绿岩为基性浅成侵入岩,暗绿色、黑绿色,变余辉绿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呈气孔或杏仁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和阳起石。岩石中暗色矿物已全部蚀变,显微镜下可看出,斜长石轻微蚀变,岩石辉绿结构保留。暗色矿物(辉石)被阳起石、少量绿泥石取代,析出少量磁铁矿、榍石,部分柱状外形多保留,大小0.1mm~0.5mm,以假晶出现,部分为阳起石长柱状外形,少部分外形不保留;斜长石板条状,长0.1mm~1.2mm、宽0.02mm~0.2mm,长多在0.5mm~1mm,被少量绢云母、黝帘石不均匀取代,大部分聚片双晶可见,少部分双晶模糊,斜长石杂乱排列形成三角形格架,暗色矿物(辉石)充填其中。极少量石英沿孔隙充填、交代岩石。辉绿岩主要呈脉状,走向多为北东向~北北东向。

辉石岩为超基性深成侵入岩,灰色、灰黑色或暗绿色,显微鳞片~纤维状变晶结构、变余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辉石,辉石已蚀变,显微镜下可看出,辉石被透闪石、绿泥石、蛇纹石取代,由透闪石、绿泥石、蛇纹石组成,不均匀混杂分布,透闪石纤维状,其集合体多保留原矿物的短柱状外形,大小一般1mm~3mm,蛇纹石细小鳞片状、纤维状,其往往沿透闪石间,或透闪石边部分布。岩石在蚀变过程中,析出磁铁矿,后期风化,变成赤铁矿、褐铁矿,赤铁矿、褐铁矿沿裂隙对岩石染色,少量绿泥石、石英沿孔隙充填。辉石岩呈岩株、岩脉侵入,岩脉走向为北东向,出露于调查区西南部出露面积较小,多处岩石中见星点状、团块状铜镍矿化。

2.4 矿化蚀变特征

工作区内辉石岩中见矿化,且大多以浸染状、星点状、团块状存在,主要为镍多金属矿化。

构造带中见有孔雀石化、黄铜矿、方铅矿化和闪锌矿化、白钨矿化;文通组地层中局部见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出露。黄铜矿,黄铜色,表面有蓝、紫褐色的斑状锖色,呈星点状、薄片状、细小团块状、细脉状;方铅矿呈立方八面体状,一般颗粒较小,铅灰色,具有强金属光泽;闪锌矿呈细小颗粒状,棕黄色,半金属光泽;白钨矿呈细小颗粒状,灰白色,黄褐色,具油脂光泽;黄铁矿呈浅黄铜色,表面常具黄褐色锖色,强金属光泽,呈星点状、细小团块状、浸染状;孔雀石呈翠绿色,多呈放射状、片状、细脉状。

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电气石化、阳起石化。其中阳起石化蚀变较强,出露在辉绿岩中;电气石化只出露于斑状花岗岩中。

2.5 矿体特征

经工程揭露,工作区内矿体为断层控矿,断层带内主要为角砾及石英胶结,矿体产状115°~120°∠75°~80°,厚度0.45m~1.33m,真厚度1.05m,推测该断层长度约600m,矿体品位Pb 0.54~1.78x10-2,加权平均品位Pb 0.91x10-2;矿体品位Zn 0.95~2.66x10-2,加权平均品位Zn 2.15x10-2;加权平均品位Cu 0.14x10-2。矿体有往北东、南西向均有延伸趋势。

3 工作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条件

工作区内铅锌矿体赋存于北东、南西向的断层中,矿体中铅锌矿主要呈浸染状、颗粒状、局部呈团块状集合体分布在断层角砾岩中;四堡断裂和雪峰期断裂为动力基础,四堡断裂的次级断裂为导矿通道与含矿赋存构造,含矿热液源主要来源于岩浆岩,岩浆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物质来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4 结语

本文结合罗城宝坛矿进行分析,细致探究了该工作区的地质特征,从工作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特征和矿体特征五个方形进行了总结,并且研究了工作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条件,希望可以借此给广西罗城宝坛铅锌矿找矿的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方向。

猜你喜欢
块状北东矿体
基于准北东地系地面静态对准算法
汉语特色块状语英译认知研究*
——时政文本视域下的翻译能力调查
近地表矿体地下组合式连续开采技术研究
含稀土元素的低碳高纯钢块状相变研究
Chronicle of An Epic War
论甲乌拉矿区断裂构造及控矿作用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块状”教学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缓倾斜矿体露天采场台阶矿量的分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