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在游离皮瓣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实践

2021-08-06 01:48林艳鸣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游离皮瓣图文

林艳鸣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广东 江门 529100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工伤意外等意外事件发生概率的增加,使得临床中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总数不断提升,故如何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已经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研究重点[1]。随着当今我国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临床中在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对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的应用逐渐增多,该项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对患者肢体功能和外形保留[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行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比组患,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5.41±3.34)岁。其中,烧伤患者28例,病灶切除患者17例。足踝部损伤患者14例,手腕部损伤患者12例,小腿部损伤患者16例,前臂损伤患者3例。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6.73±3.40)岁。其中,烧伤患者25例,病灶切除患者20例。足踝部损伤患者15例,手腕部损伤患者14例,小腿部损伤患者14例,前臂损伤患者2例。入选标准:本次研究排除合并重大器官性疾病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责任护士收集相关资料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计划,将其制作成图片,随后将图片封塑装订,制定成皮瓣颜色和张力对比卡,同时将临床护理路径表与图文卡片充分结合对患者进行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过程中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从而掌握患者实际心理需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进行常规备皮,告知患者术前戒烟的重要性,训练床上大小便,以取得患者配合。(2)手术当天:再次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3)术后: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室内禁烟。患者取平卧位,妥善固定患肢,抬高15°~30°,避免皮瓣受压或牵拉,注意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密切观察皮瓣颜色、温度、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及时规避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使用60 W烤灯距皮瓣约40~60 cm处进行持续照射,防止烫伤,同时做好抗感染、抗痉挛、抗凝血治疗,避免主被动吸烟。遵医嘱预防性使用镇痛药,从而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告知患者进食高蛋白食物,多补充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保持大便通畅。术后3~7 d持续进行烤灯保暖,同时继续观察皮瓣血运情况、三抗治疗。在医护的指导下,鼓励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伤情、部位、性质、全身情况而区别制定功能锻炼的内容及方法,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出院时嘱患者继续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告知预约复诊的流程,发现异常情况,如皮瓣颜色、温度发生改变,剧烈疼痛等情况,及时回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总依从率=(总人数-不依从人数)/总人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3],主要从患者紧张、疲劳、抑郁以及焦虑四个方面评价,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内心不良情绪越严重;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包括患者出现血管危象、皮瓣坏死及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治疗总依从率为93.33%明显好于对比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 6,P<0.05)。

2.2 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分

组别研究组(n=45)对比组(n=45)tP紧张15.74±2.28 17.52±3.31 2.970 8 0.003 8疲劳13.65±2.24 15.69±2.56 4.022 9 0.000 1抑郁16.52±3.11 18.73±3.52 3.156 2 0.002 2焦虑15.27±2.33 18.60±2.48 6.564 6 0.000 0

2.3 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游离皮瓣移植是指既要完全从皮瓣的供区将其取下来,皮瓣还带有血管、神经,甚至还有复合的肌肉、肌腱,游离下的组织是靠血管蒂来供应营养和促进血液回流。临床中几乎所有严重的组织缺损,包括器官再造,均可以利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应用该种方法修复时,尤其是在围手术期阶段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情绪的波动变化,导致血管痉挛或形成血栓,影响皮瓣生长,故对游离皮瓣移植患者行科学护理十分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是护理人员针对某一种疾病在治疗以及护理和后期康复等任何一项工作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的科学的护理计划,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患者护理质量[4]。将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游离皮瓣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形成主动护理和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护理措施更具有计划性、预见性和针对性,既能提升护理质量,又能提高护士业务素质以及工作效率。护士能针对患者的治疗分阶段来进行相关指导,并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配合治疗,对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意义重大[5]。通过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护理后治疗依从率明显好于对比组;研究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好于对比组;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比组。

综上所述,在游离皮瓣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游离皮瓣图文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画与理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陶珊珊作品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