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实践探索

2021-08-09 03:24王艳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控制力控制能力同伴

王艳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玩具而哭闹不止,与同伴发生矛盾时非常用力地推打同伴,回答问题时还没有听清教师的问题就大声呼喊“我会,我会”,排队时因着急而插队争抢……孩子的这些行为都与其自我控制能力有关。

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幼儿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麦克比(Maccoby)将自我控制能力分为四种:一是运动控制(即行为动作的控制),二是情绪控制,三是认知活动控制,四是延迟满足。幼儿期是个体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注重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皮亚杰说:“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在游戏中进行。”幼儿认识事物主要依靠动作和表象。幼儿园的音乐游戏主要以音乐为载体、游戏为手段,让幼儿在唱、跳、玩中感知音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等待、遵守规则等。这样的形式恰好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基于此,我在幼儿园将音乐游戏作为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途径之一。

一、提高幼儿行为动作的控制力

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工作中最担心的就是幼儿摔倒受伤或与同伴发生矛盾而被抓咬、推打。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走路、摆放物品、碰触同伴时动作幅度往往较大,常常不小心就会伤害到自己或别人。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做过很多尝试,如言语提示、故事引导等,但都只能短时见效,一旦换了环境,孩子还是会“故伎重演”。在这个过程中,我依然十分担心,一遍一遍地“唠叨”。直到有一天,当有个孩子又一次在活动室里快速地跑来跑去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唠叨”是无效的,想办法让孩子理解什么是走、什么是跑,并能根据口令快速作出正确的反应,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于是我想到了奥尔夫音乐《走和跑》,觉得可以利用该音乐节奏的快、慢切换,引导幼儿通过仔细倾听音乐节奏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孩子们慢走的时候可以约束自己,快跑的时候可以畅快地跑动。他们特别享受从慢突然变快的刺激感。孩子们可以听音乐在室外走和跑,也可以在室内坐在椅子上进行游戏。慢走的音乐出现时双脚慢而轻地落地,快跑的音乐出现时双脚随意跺地。在这个过程中,我允许孩子们发出欢呼声或喊叫声,充分释放自己的情绪。孩子们在游戏中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快速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玩过这个游戏后,我再跟孩子们强调活动中走和跑的要求。这时,每个孩子都能清晰地领会并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之后,我开始大量搜集各种音乐来开展音乐游戏,发现用来提高幼儿行为动作控制力的音乐还有很多,如《小矮人和大巨人》《快与慢》《高高低低》等。

二、提高幼儿情绪情感的控制力

带过新生班的教师都对初入园幼儿的入园焦虑有着深刻体会,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各种焦虑导致他们要么哭闹,要么沉默,有些甚至会生病。我们传统的做法主要以讲道理、安慰拥抱、转移注意力等来疏导幼儿的情绪。有过多次带新生班的经验后,我发现有不少刚入园的孩子在游戏、进餐、集体活动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哭闹,但每次做早操的时候,这些孩子大多会暂停哭泣,站着看教师做操,有些孩子还会跟着教师一起动起来。于是,我在新生班开展了运用音乐游戏帮助幼儿控制情绪情感的实践探索。

我选择了音乐《欢乐的动物列车》,通过设置“小动物的火车”游戏情境,让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一个跟着一个连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在音乐声中“咔嚓咔嚓”地开往幼儿的“家”或“世界各地”。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游戏中逐渐忘记了自己的焦虑。虽然有个别情绪依旧焦虑的孩子不想参与游戏,在一旁观望,但是他的情绪也自然地被带进了游戏中,偶尔还会露出笑容。为了让每个孩子充分理解不同的情绪,最大范围地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我还选择了《幸福拍手歌》,通过改编歌词和设计动作,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充分体会快乐、伤心、生气等情绪,并通过哈哈笑、哇哇哭、狠狠地跺脚,将各类情绪尽情释放,从而减少幼儿的负面情绪。

三、提高幼儿认知活动的控制力

在音乐游戏中,有一类是通过对音乐的倾听与分析,感知音乐旋律的变化,促进幼儿进行思考和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正确反应的游戏。这样的音乐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有研究发现,6岁之前的幼儿倾向于对难题很快作出反应,而不考虑问题的难度,反应快,但错误率也高。因此,在一些集体活动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刚提出一个问题,问题内容还没有说完,就有很多幼儿大声喊“我会,我会”,而让他回答问题时,却又总是答不上来。这是幼儿认知活动控制力较弱的表现。

针对幼儿这样的情况,我选择了一些音乐游戏进行尝试。例如,奥尔夫音乐《猜猜现在谁出场》。音乐中会出现问题“动物朋友表演忙,猜猜现在谁出场”,然后依次出现猫、狗、鸡、鸭、羊……在游戏中,每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要听清楚是哪种动物出场了,才能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提示模仿动物的动作出场。教师可以根据伴奏音乐创编或更改动物出场的顺序,从而提高幼儿的专注力,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类似的音乐还有《五只猴子吃香蕉》。幼儿可以边听音乐边模仿猴子,根据歌词的提示,“猴子陆续从树上掉下来”。音乐《拍蚊子》的难度稍微高一些,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幼儿在第一层次可以听辨音乐旋律的长短,根据提示音准确做出拍蚊子的动作;在第二层次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每一段乐句中拍了几只蚊子,音乐结束后一共拍了几只蚊子,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理解乐句,感知数的概念,提高幼儿认知活动的控制力。

四、提高幼儿延迟满足的控制力

延迟满足能力是指个体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控制能力。在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博士在幼儿园进行了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有时是曲奇饼、巧克力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也有研究者认为,能控制冲动、延迟满足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可以在后天习得的。

在有些音乐游戏中,幼儿要与同伴合作,经过一定的等待才能参与到游戏中,适当的坚持忍耐之后才能满足幼儿的行为需要。例如,在音乐游戏《找朋友》中,一开始可以由2~3名幼儿来找朋友,其他幼儿需要安静地等待同伴来找自己当朋友。在等待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保持正确的坐姿,或者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最后,同伴会选择坚持性最好的幼儿做朋友,邀请他到场地中间表演。音乐《拍球》同样可以设置延迟满足幼儿需求的游戏。音乐以模拟拍球落地的声音为孩子们所喜欢,一听到音乐就有弹跳的冲动。教师可以让幼儿当“篮球”,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弹跳,但是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游戏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轮流当“篮球”,叫到名字后才可以弹跳。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前我只会以教师的权威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借助奖励、懲罚等他控方式维持幼儿的行为习惯。然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幼儿通过自控达到自律的基础上。现在,我借助有趣好玩又有效的音乐游戏,让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将行为规则转化为主体意识,再通过游戏操作将内化的主体意识表现出来,实现主体意识的外化,并在高一层水平上内化,实现主体意识对自我的控制和调节。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渐由他控到自控,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控制力控制能力同伴
寻找失散的同伴
康复训练对精神患者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对照分析
语言控制·危机·消解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中小企业营运中的资金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形体舞蹈训练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