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助力谱写澜湄合作新华章

2021-08-09 01:41熊怡贺煜
重庆与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缅甸重庆交流

熊怡 贺煜

澜湄合作启动5年来,成效显著,从培育期快速拓展到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澜湄六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执法合作成效显著。为促进流域内地区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5年来,重庆与湄公河五国为实现共同繁荣携手前行,加强协调配合,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模式。“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的澜湄精神持续深入人心,“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不断丰富发展。

长江之滨重庆&湄公河畔老挝 跨境公路班车一站直达,地方友好交流精彩纷呈

4月28日,值此重庆跨境公路班车开行5周年之际,重庆—老挝万象跨境公路班车直通车(以下简称:直通车)正式开通。满载包装材料的重庆跨境公路班车从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出发,途经云南磨憨口岸出境,最终抵达老挝万象,全长约1900公里,用时约4天,实现重庆至老挝一站直达。

此前3月29日,重庆与老挝占巴塞省举行了友好交流合作视频会议,双方就开展文旅、教育、交通、经贸等全方位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共商地方合作发展大计。

近年来,随着澜湄合作机制的不断发展,长江之滨重庆与湄公河畔老挝的地方经贸往来愈加密切,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开行直通车 重庆加速融入澜湄经济圈

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开通的重庆—老挝万象跨境公路班车直通车借助谷歌移动服务行车许可证,可一站到底直达目的地,无需在边境口岸换装换车,有效降低货损风险,提高了运输时效。开行直通车可为客户提供更多定制化专属物流服务,真正实现重庆与东盟国家的点对点直达运输。

此次班车对谷歌移动服务行车许可证的使用,在中国西部地区尚属首次。直通车的开行,加快了重庆跨境公路通道与东盟地区陆运通道的互联互通,促进重庆进一步融入澜湄经济圈。

据了解,自首趟班车2016年4月28日开行以来,重庆公路物流基地相继开通了东盟班车(东线、东复线、中线、西线、亚欧线以及新加坡线)、中亚班车(乌兹别克斯坦线、哈萨克斯坦线)8条线路,实现了中南半岛全覆盖,打通了重庆与中亚地区陆运通道的互联互通,形成了重庆跨境公路班车陆路港,成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载体。截至2021年4月28日,共计发车6052车次,发运国际标准箱13617TEU,总重约9.34万吨,总货值约35.06亿元。

“云”端对话 重庆—占巴塞共谋地方合作发展

今年3月底举行的中国重庆市—老挝占巴塞省友好交流合作视频会上,重庆与占巴塞省就开展多领域的地方合作进行商讨。

老挝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宽赞·燕素提表示,自2018年12月,重庆市与老挝占巴塞省签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谅解备忘录以来,两地在经贸、文化、教育、物流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此次视频会议,双方就上述领域商讨具体交流合作项目,共谋地方合作大计,对两地交流合作意义重大。老挝驻华大使馆将积极地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地合作不断深入。

重庆市政府外办主任章勇武介绍,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重庆着力打造对外开放大通道,充分发挥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在重庆高质量开放发展中,与老挝的合作日益密切,交流领域不断拓宽。章勇武表示,今年是中老建交60周年暨中老友好年,对两国来说意义非凡,中老地方友好交流合作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希望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重庆与占巴塞友城结好程序,全面推动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占巴塞省外事厅厅长瓦纳萨·萨达昆表示,非常期待与重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更好地促进双方的交流往来。希望疫情过后,两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加强互访,商洽拓展更多务实合作。

视频会上,重庆各市级部门、区县和高校参会代表与占巴塞省外事厅、省投资与计划厅、省公共工程与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和林业厅、省新闻与文旅厅、省教育与体育厅、巴色市政府投资与计划局、占巴塞大学相关负责人,围绕各自所在领域进行了互动分享交流,探讨在文化旅游、贸易投资、交通物流、教育培训、农业发展、地方合作等领域的合作机遇。老挝国家工商会、老中经贸促进会,亚信国际集团相关负责人分享自身发展经验,均表示愿为两地经贸交流和务实合作贡献力量。

柬埔寨驻重庆总领事尤索科:愿与重庆继续携手合作,深化湄公河国家与中国的友谊

今年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创立五周年。借此机会,我代表柬埔寨王国政府和人民,向澜湄合作成员国的政府和人民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公共衛生和整体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只有所有国家都安全了,世界才会真正安全。柬埔寨非常重视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施“健康丝绸之路”的承诺,以及对多国及时提供药品、医疗物资和新冠病毒疫苗方面的引领作用。为落实在2020年8月举行的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取得的良好成果,澜湄合作国家领导人决定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和确保经济社会复苏,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过去五年中,澜湄合作以开放、包容和互补的精神与其他次区域合作机制一起,在应对区域挑战方面,澜湄六国合作更加紧密。通过公开磋商,澜湄合作已在该次区域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具体成果,同时也支持和加强了东盟共同体建设。

澜湄合作机制让我印象深刻之处在于,其有效地执行合作项目,并且提供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在改善各国民生与福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裨益。其中,柬埔寨受益于55个项目,在农业农村发展、社区企业创建、水资源、航线建设、教育和文化遗产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未来,我愿柬埔寨和中国、重庆继续携手合作,通过优化区域生产力分布,实现产品优势互补,制定详细规划,共同建设澜湄经济发展带,推动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协同发展。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危机,澜湄六国必须继续同舟共济,通过合作与实际行动提供充足的疫苗和医疗物资来解决这些共同关注的问题,实现澜湄合作国家在该次区域和其他区域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在此,我重申,柬埔寨致力于与中国、重庆一起加强澜湄合作机制,以本着推动可持续发展、柬中两国人民社会和文化互联互通的精神,加强彼此之间联系,进一步深化湄公河国家与中国的友谊。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驻上海办事处主任钟宝芬:澜湄合作将成区域合作典范,希望更多渝企赴泰投资

今年澜湄合作迎来五周年,4月13日,澜湄合作启动五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出席招待会并发表讲话。当天,还举行了一些论坛,而我参加了投资方面的论坛,代表泰国的投资作宣传推介。

王毅提到,澜湄六国是亲密的友好邻邦,是天然的合作伙伴。5年来,澜湄合作机制为流域各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事实也是如此,澜湄合作虽然是小范围的合作机制,卻是很有意义的合作,涉及水资源合作、互联互通、农业、民生等方方面面。5年来,在该合作机制下,给澜湄六国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尤其是水资源方面的合作,中国开放水情信息与湄公河国家共享,这对未来应对洪涝灾害、旱灾大有益处,大家可以据此提前做好应对的措施以减少损失。此外,中国还设立了基金协助湄公河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协助湄公河国家人员来华培训,这些都是各方合作的务实举措,将极大促进实现澜湄合作的目标。未来,澜湄合作机制也将为其他区域间的合作作出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澜湄合作机制下,也涉及促进投资往来,其中提到数字技术的往来,包括推动协助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发展等,这与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的工作联系非常紧密。重庆的信息产业发达,泰国的数字技术可以与重庆的信息产业联系起来。当前,东盟是重庆的第一贸易伙伴,在澜湄合作机制下,重庆可以与东盟加强合作,特别是与泰国推动在投资、数字技术、现代物流等方面的合作。

中泰两国投资基础良好,2020年,中国在泰国的投资,通过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的审批项目共有164个,投资金额达316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68亿元,位列全球外商在泰投资的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就重庆而言,当前在泰国的投资企业,主要以生物科技、机器设备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等行业领域为主,在设备制造、加工业方面表现突出。泰企在渝投资则以正大集团为主,主要为农牧业。未来,重庆赴泰国投资可以向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拓展。此外,泰国旅游业发达,旅游设施成熟,重庆也可以引进一些泰企来渝进行旅游开发或是旅游合作。

泰国非常欢迎重庆企业赴泰投资,或与泰企开展经贸合作。泰国是东盟地区的经济大国,国际化程度很高,拥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体。泰国在招商引资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还专门研究形成11项目标产业,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庆还可在机械行业、信息产业等自身擅长领域与泰国开展合作。“走出去”的企业要利用当地市场的需要与自身进行互补,找准适合的目标产业,把最先进的技术、产品带出去,立足国际化,作为新起点。

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赵章傲: 加快推动缅甸推广中心落户重庆,搭建双方互通交流平台

澜湄合作今年已经迈入第五个年头。5年前,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这一伟大合作机制,得到湄公河流域各国一致同意,那一次的“牵手”,让本就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澜湄六国,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极大地促进缅甸农业发展

随着澜湄合作机制的发展,“中缅经济走廊”的实施,中缅两国在澜湄各领域的合作也越走越深、越走越实。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缅甸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设立的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极大地促进了缅甸农业发展。该基金现已支持缅甸两批共29个项目实施,双方还将签署第三批22个项目合作协议,合作领域进一步向医疗卫生、科教文化、能源建设等领域拓展。

2020年9月28日,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到访重庆。我有幸陪同他参观了“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重庆果园港,了解该中心运营情况和果园港国际多式联运枢纽、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运行情况。那次来访,苗丹佩大使充分了解到重庆的各方面优势,为下一步重庆与缅甸在经贸、物流、人文、旅游、教育等领域合作交流打下了基础。

此外,中缅合作首部《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也于2020年在重庆发布。该指南涵盖了与缅甸外商投资相关的投资准入、土地、税收、海关、外汇管制、劳动用工,以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制度,让中国商人赴缅投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法律依据。期待在澜湄合作机制下,重庆与缅甸开展更多领域的交流,创造更多发展成果。

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将设立重庆办事处

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是经缅甸外交部、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商务部、国际交流部等多部门审核批准,并经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同意,在缅成立的一家非营利性的国际化社会团体服务组织,总部设在缅甸仰光。

目前,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正积极筹建重庆办事处,主要是为重庆与缅甸的交流合作提供市场化平台,定期举办交流会和推介会。办事处已选址落户重庆璧山区,原计划2021年3月4日挂牌,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缓,接下来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筹备。

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此前并未在中国设立注册办事处,此次在重庆设立办事处,得到了重庆市政府和缅甸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我们计划将浙江、广东、江苏等地的会员企业汇聚到重庆办事处定期交流、办公,为重庆与缅甸的合作添砖加瓦,助力两地取得更好的合作成果。

缅甸推广中心即将落户重庆

设立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重庆办事处的同时,我们也在努力筹建缅甸推广中心落户重庆,搭建一个重庆和缅甸直接互通交流的平台。缅甸推广中心旨在全方位展示缅甸的地理历史、农旅文教、经贸交流等;还将设立缅甸特色商品展区,展销缅甸的特色商品,与重庆市民分享其风土人情和特色物产;中心还可为企业、个人提供入缅投资工作的商务咨询和服务。

设立缅甸推广中心的构想,来源于2020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访问缅甸时提出的加快“中缅经济走廊”实质性建设和中缅国际文化旅游年、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在与现任缅甸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长、缅甸前驻华大使、缅中友好协会主席等沟通交流中,大家建议在中国建立一个缅甸推广中心。此后,我开始积极地与缅甸驻华大使馆沟通,苗丹佩大使访渝的一项内容正是为其选址。

此外,璧山区还将打造重庆东南亚风情小镇项目,我也参与其中,将在里面添加缅甸元素。接下来,我将以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的名义联合东盟其他国家的商协会共同参与,筹建东盟商务中心,努力打造一个集商务办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综合性项目落户于此。

猜你喜欢
缅甸重庆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