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1-08-09 01:34张逸龙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东欧营商宁波

张逸龙

记者: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宁波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十四五”期间,宁波将如何提升口岸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港口的硬核力量?

崔秀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口岸立足“港口”和“开放”两大优势,推动大开放、实施大通关、发展大物流、聚焦大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枢纽口岸、亚太重要开放门户。“十四五”期间,宁波口岸将打造開放立体、智慧高效、服务集聚、安全低碳的世界一流口岸,服务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为宁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提供高效便利的口岸营商环境。我们将重点实施口岸强基行动、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数字赋能行动、产业提质行动、治理创新行动、品牌铸造行动等六大行动,提升口岸对外开放水平、口岸双向连通水平、口岸数字化发展水平、口岸经济发展水平、口岸治理现代化水平、口岸品牌建设水平等六大水平。

围绕以上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为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港口硬核力量,我们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一以贯之做好口岸对外开放工作,推进穿山、梅山、象山港、石浦等4个港区13个项目扩大开放,完善口岸开放布局与功能,全面提升港口硬核力量。二是推进宁波机场四期建设,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港。三是推动邮路、陆路口岸发展,建成投用宁波国际邮件互换中心项目。四是加快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高标准建设,加快综合保税区创新升级,深化长三角口岸联盟和沪甬、杭甬、甬舟等区域协作。五是数字赋能,深化“单一窗口”建设,加快构建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四港”联动的口岸开放新格局。六是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记者: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是宁波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十四五”期间,宁波将如何深入推进“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更好发挥外贸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全球经济大循环的关键枢纽和主渠道作用?

张延:一是推动外贸新模式加速发展。大力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贸易新模式,推进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和出口海外仓业务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发挥跨境电商出海联盟作用,建设海外仓及海外自主营销体系。全力推进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服务贸易、转口贸易等新型贸易和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新型离岸加工制造贸易发展。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拓宽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领域,积极推进已经获批的国家级二手车出口试点,探索联合国采购业务、保税维修等业务。

二是促进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推进国家级、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重点进口平台建设,充分利用进口展会平台,拓宽进口渠道、扩大进口规模。发挥自贸区政策红利,围绕打造国家能源交易中心、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扩大大宗商品进口。扩大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优质消费品等进口,放大梅山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效应,打造全国消费品进口集散中心。

三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升外贸企业品牌建设能力,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创建自有品牌。构建内外贸供应链生态圈,鼓励外贸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供应链核心示范企业健康发展。搭建内外贸贯通渠道,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大型商超、进特色街区、进夜市、进展会、进政府采购目录等“六进”方面精准帮扶,推动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加速进入国内市场。优化内外贸政策环境,成立内外贸一体化工作推进专班,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支持,加快推进内销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与各类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进出口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信保融资规模,扩大“甬贸贷”平台支持覆盖范围。积极复制推广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信保对宁波外贸企业的限额满足率。

记者:对外开放平台是国际经贸合作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十四五”期间,宁波将如何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构筑对外开放新优势?

张延:“十四五”时期,宁波将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投资协定,谋划建设一批高能级的双向开放大平台,为宁波高质量联通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内外循环融合提供战略性载体。

一方面,高质量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国际能源贸易中心建设,推动内外协同联动发展。另一方面,高水平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提升中东欧博览会能级,高水平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同时,高起点打造全国跨境电商标杆城市,进一步创新监管政策,推进海外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业务模式创新。此外,高标准推动开发区创新发展,推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和国际产业合作。

记者:近年来,宁波持续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国际营商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十四五”期间,宁波在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方面将如何发力?

崔秀良:2月26日,宁波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暨打造口岸营商环境示范高地动员部署会,提出了打造全国口岸营商环境示范高地的目标,出台了8个方面31条工作举措,部署了对外开放能级提升行动、通关模式改革深化行动、通关效率提速行动、跨区域一体化协作行动、口岸信息化提质行动、跨境物流保畅通行动、口岸收费规范行动、惠企政策宣传行动等“八大行动”,通过流程再造、提效降费、信息化建设、区域协作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围绕打造口岸营商环境示范高地这个目标,全面做好改革、创新、提效、降费等各项工作,持之以恒打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攻坚战,努力交出口岸营商环境的高分答卷,奋力当好全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先行官”“排头兵”,为宁波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贡献口岸力量。

记者:“十四五”期间,宁波将如何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助力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建设?

叶荣钟:一是找准定位,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中加快形成开放新格局。积极打造好中国—中东欧国家交流合作这张“金名片”,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市长论坛、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等系列活动。借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主场外交,积极争取主场外交活动或相关配套活动。多媒体、多渠道、多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全方位宣介宁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进世界对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对宁波的了解和认同。

二是聚集资源,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努力打造交流合作新载体。聚焦“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225”外贸双万亿行动、“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等中心工作,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组织、商协会以及外国驻华使领馆的联系,努力把外事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围绕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等重要开放平台,大力实施外事政策、信息、领事保护服务工程,不断增强国际优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吸引力。利用甬江科创大走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与国外在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拓展国际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引入和注入创新活力。

三是提质增效,在推进国际大友城建设中全力提升交流新能级。持续、深入推进大友城建设工程,优化“一带一路”友城布局,坚持“存量优化、增量培育、提质增效”原则,注重以實质性项目合作为引领,拓展与国际友城全方位、多领域交流合作,努力把国际友城培育成开展国际合作的战略支点,保持友城关系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拓宽民间交流渠道,丰富民间交流领域,创新民间交流方式,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民间交流活动,发挥民间力量在扩大我市国际影响方面的作用。

四是补齐短板,在务实推进城市国际化中努力增强大都市新魅力。以《宁波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和《宁波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九大行动纲领》为统领,全面实施《宁波市城市国际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标对表新的城市国际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都市最前沿的开放理念和治理经验,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城市国际化引领城市现代化,让国际化成为大都市建设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责任编辑:谢 霞

猜你喜欢
中东欧营商宁波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中东欧市场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近看中东欧
一图读懂宁波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拖起明天的希望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