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奋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先行示范区

2021-08-09 01:34林雅莲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镇海示范区生态

林雅莲

“十三五”时期,镇海区开创高水平建设“港口强区品质之城”新局面,地区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万元左右。“十四五”时期,镇海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为主线,全面落实市委工作部署,按照“七区一家园”发展目标,突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奋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先行示范区。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建设三大科创高地的先行示范区。一是建强重大科创平台。高标准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核心区,打造新材料、智能制造两大高地,加速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构筑以甬江实验室为龙头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全力开展关键技术源头创新和应用创新。推进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等重要创新平台建设,脚踏实地推进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二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升级“雄镇英才”系列计划,加快集聚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领军型创新团队。实施本土人才引育和“宁波帮”新生代、镇海籍院士、镇中校友回引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调动企业引才用才积极性。三是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打造科技市场3.0版,打通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引进和发展产业基金,完善“投、贷、融、保”金融支持体系,优先保障孵化项目用地。建设绿色石化、磁性材料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建设先进产业集群的先行示范区。一是做大做强绿色石化产业。高水平打造制造业“122”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争创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标准建设绿色石化产业拓展区,推进中石化镇海基地项目建设,大力延伸下游产业链,重点发展以化工新材料为主体、高端精细化学品为特色的油化全产品链,打造国际领先的石化新材料产业链,到2025年,绿色石化产值达到4000亿元。二是大力培育单项冠军企业。实施企业梯队培育工程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集聚高地,到2025年,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1家,省隐形冠军企业8家,市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6家。实施“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政府助题”模式,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科技联合攻关。三是全面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智能物流、数字文创等新兴产业,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125”工程,推进轴承、紧固件、石化等5个重点行业数字化改造,打造“5G+工业互联网”特色平台,培育具有代表性的未来工厂。

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当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一是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紧扣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主线,构建“生态+”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美丽生态经济。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路子,推进循环经济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推动石化产业循环发展,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二是持续抓好環境整治。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开展新一轮主要污染物排放深度治理,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等,建设无异味工厂和无异味园区,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更高水平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建成“无废城市”。高质量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三是完善生态治理体系。落实“三线一单”要求,健全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污染问题发现、风险动态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打造智能好用的数字生态场景应用,实现全天候、全领域、全方位的智慧化管控,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坚定不移建设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当好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先行示范区。一是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1618”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形象和品质。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打造具有镇海辨识度的“山海江城”;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进甬江北岸、镇海新城等重点区块开发建设,完善公共配套功能,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推进城市精细管理,提升管理标准化、法治化、智慧化、社会化水平。二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产品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提质。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打造基础教育名区,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推进健康镇海建设,构建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健康服务体系,打造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医学中心。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强化保障性租赁房建设。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三是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一体推进权责职能、综合指挥、管理考评等体系建设。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迭代升级“基层治理四平台”,建强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智治平台,规范提升全科网格,完善“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深化党建引领的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协同治理模式,打造“家人治家”自治样板。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村社干部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提升社工队伍专业能力。

责任编辑:毛思洁

猜你喜欢
镇海示范区生态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蒋子轩 鲁彦威 嵇勤哲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个人远行
盱眙生态藕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