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课程中的生涯教育

2021-08-09 02:03周晓莹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裁判挑战思维

周晓莹

DI(Destination Imagination)中文翻译为“目的地想象”,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少年实际创新能力的国际性教育项目,寓意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注于对青少年的创意思维、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培养。DI校园课程主要围绕其过程式教育展开,基于美国DI总部的旗舰赛事,要求每个团队以独有的创意解决两种不同类型的挑战内容,每一种挑战都有其独特的目的侧重和教育关注。其挑战题以趣味为设计方针,并与学习系统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意流程、人际关系和管理技能,帮助学生发掘出最大的潜能。每一道挑战题的参与者将通过亲身实践学习各种技能,这些在他们未来将选择的任何职业都必须熟练的技能包括:创意性思维及判断性思维、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建立能力、矛盾解决能力、STEM(注:STEM为科学、技术、工程学、数学的学术统称)素质及毅力的培养。

团队挑战(技术类/科学类/艺术类/即兴类/结构类):综合了调研实施、戏剧表演、逻辑思维、道具设计、即兴反应、时间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参赛学生有创意、有判断性地思考,发现、发展学生创新潜能,强化立足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即時挑战(任务类/表演类/综合类):通过学会沟通、认识材料、团队合作、技能表现四个方面的针对性强化,提高研究和实践的技巧,培养规划意识及领导能力。

本课程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实施,同时关注培养学生建立传承互助的意识,结合以徽章设计、头脑风暴、国际交流等形式唤醒自我认知、发展梯队建设,进而辐射到生涯目标的引导。

DI课程的目标是给孩子们机会学习和体验从想象到创新的创意流程。以下是学生在体验解决挑战的过程中主要的创意发展流程的要素。

第1阶段:认知

透彻了解挑战的问题关键点

思考各种可能性; 发现问题

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 (警觉、态度、大脑的健康)

充分了解全部的挑战内容和得分要点

第2阶段:想象

利用你们的想象力来探索新的点子,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之间弹性思考

学习有流畅性的、有前瞻性的思维

第3阶段:行动及小组讨论

在过程中发挥创意

学会承担风险及掌控自己的行为

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

学习并锻炼沟通技巧及领导力

第4阶段:评估

监督进展情况

有时你可能需要重新开始,你需要学会面对失败

第5阶段:评价及庆祝

评价最终结果

回顾经历,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庆祝团队共同走过这段旅程及成果

与常规的基础课程不同的是,DI课程往往将丰富的教育目标和创新过程融合在各种综合性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闹起来”。其中不仅仅体现在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安排,更重要的是利用赛事中强调的领队“不干涉原则”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创新素养、思维品质、公民技能及自我认知加以重塑和提升。如何恰到好处地授之以渔,是活动实施的核心。

1.“巧设迷宫”触发“急中生智”

活动名称:《魔术师的距离》

教师活动:描述技术性戏剧方法的定义与延伸,操作各小剧场的座位分布叠加效果图,提炼“关键位置”。

学生活动:以“魔术师”作为职业定位,调研技术性戏剧方法在其表演中的应用,现场展示一个与“消失”有关的小魔术,互评观摩感受、改进意见。

设计意图:2016-2017赛季挑战C赛题要求中有一项是关于“消失剧幕”的表演,无论是突然发生还是逐渐发生,都必须在至少7.62米外能够看清,以观摩群体的不同位置分布引发学生对方向的关注,切身体会魔术师这样的特殊的表演者在现实场景的工作状态和应急心态,从戏剧技术到职业角色多角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雾里看花”共享“思维风暴”

活动名称:《My Zone》

教师活动:指导3D打印一些道具的小样,就这些PVC材料的小样展开可能遇到的问题描述,包括装饰、材料、重量、运输、装配、时效等,但仅仅罗列框架,不提供具有方向指导性的意见。

学生活动:结合《奥斯本检核表》开展沉浸式讨论, 配合简单模型实验,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条件下不断迭代优化设计方案,在一次一次的推陈出新中培养发散的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DI的目标是给予学生学习体验和一个从想象到创造的创意思维流程的机会。在这个过程里,他们可以想任何可想,做任何可做的。有的人先做,之后思考他们做了什么。有的人先想,之后把想法付诸行动。这个流程融汇了各个学科的教育理论,同时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阶段划分,让学生在体验各种技能的合作也许能够更有创意地解决问题。

3.“手舞足蹈”破译“天性密码”

活动名称:《真假美猴王》

教师活动:设计一套特殊的表演服装,正面是站立姿态的孙悟空,反面是倒立姿态的孙悟空。

学生活动:结合服装特点(正立、倒立),以“一饰二角”的形态表演一出《真假美猴王》,剧本自拟,时长3-5分钟,另加邀请非DI课程成员出席观摩。

设计意图:学生不断切换上下半身的表演状态沉浸于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强化临场反应和切换投入的同时放下包袱,释放天性,唤醒自己独特的表演气质,同时通过互相观摩感受舞台上下的情感和意识的互动。

4.“吹拉谈唱”提升“有效沟通”

活动名称:《提问的十字路口》

教师活动:准备若干道评分标准和问题描述容易有疑问的即兴题,包括任务类、表演类、综合类,每次指定2位学生担任评分裁判,教师作为计时裁判。

猜你喜欢
裁判挑战思维
NBA本赛季有5位女裁判
算“10”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听提示猜数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