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于漪: 生逢盛世的你们要勇挑重担

2021-08-09 02:03范彦萍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于漪国民素质德智体美

范彦萍

92岁的于漪老师,拍了拍高一学生封皓元的肩膀:“千钧重担,挑着!”这是日前杨浦高级中学的教学楼内发生的一幕。

作为曾经的老校长,于漪老师此次重回阔别已久的校园,与这里的00后学子们,开启了一次特别的“青春对话”。忆往昔不易,谈未来奋斗,“一个人,你的精神上有青春密码,你永远就有用不完的劲。”于老师与学子们,聊了很多很多。在她的眼中,“青年是人生之王,让自己的青春在学生岗位上闪闪发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中华脊梁。”这是寄语,更是这位人民教育家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

今日的教育质量是明日的国民素质

“于老师,为何您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这是00后学子面对老校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而一说到教育问题,这位人民教育家的聲音,就提高了八度。在她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人民的安危,“与教育紧密联系”。

回顾自己这么多年的教育事业,于漪的话语铿锵有力。“因为我深切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人民的安危和教育紧密联系。教育培养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师的工作往深里说是为我们未来的国民素质打地基。”于漪说,“一个人的基础打得好不好,根子扎得正不正、深不深,会影响其一辈子的发展,就像一棵树,只有根子扎得深,树干才会粗壮。尤其是基础教育,是给青少年儿童奠定人生之基。我认为,教师这一工作是有战略意义的。所以,我选择了这份工作作为一辈子的事业。”这是她对如今00后学子的回答,也是对当年自己许下那份求学“承诺”的兑现。

德智体美劳需要全面发展

步入校园途经学校操场之时,恰逢学生们在做课间操,于漪驻足许久,眼角带着笑意。在与00后的交流过程中,她多次提到青年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顶顶重要的第一位是需要一个强健的体格。”

体格强健了,德育,更要同步跟上。在于漪的眼中,德育是做人的根本。老师给学生上课就是“滴灌生命之魂”。做人,要守住基本的道德底线。而劳动教育,便是于漪认为的将“德育”与“体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式。“劳动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并非要有多少劳动成果,而是培养一种劳动习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锻炼人的体质,更锻炼一个人的意志。而且劳动后让环境变好了,还产生了美感。”于漪说,“我们为何要强调美育?因为它和真和善联系在一起。有了美才讲真,才讲善。记得陶行知曾讲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善美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意思的是,面对00后的一个个问题,于漪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答疑,她还反问了学子们,“你们觉得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拥有旺盛求知欲的学生,才是这位人民教育家最愿意看到的学生的样子。“我上课时最开心的是学生把我问倒,将我的军,那么我一天都会非常开心。”于漪说。

生逢盛世的你们更要勇挑重担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要锤炼品德,要勇于创新,要实学实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给青年提出10点新期望,其中一句是:“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后,于漪对于如今的00后,也有着自己的期待。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她,深刻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这些,都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回顾往昔峥嵘岁月,再立足00后如今所处的年代,于漪用了“生逢盛世”四个字。“现在的00后生长在、成长在这样强大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万亿,是过去的几十倍。这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了我们革命先烈、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勤克俭,兢兢业业才创造出来的。所以说00后生逢盛世。”

虽生逢盛世,可在于漪看来,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更要学会“勇挑重担”。“这是因为我们要实现第二个100年,真的做到全面现代化,尚受到很多制约,包括中国的教育。”于漪说,“西方有些国家认为中国永远是思想矮子、学徒身份,不是的,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和骨气。年轻人要身负重任,咬紧牙关,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

这位人民教育家,至今的信念,依然是这样一句话,“办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要有一颗中国心。这颗心里,要装着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赤子情,要装着国情、国运、老百姓的安危,求世界之大同。”说这话时,她的情绪,比此前任何一句都显得高昂,更为激动。

猜你喜欢
于漪国民素质德智体美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强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群众文化对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与意义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试析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
育才先律己——关于小学班主任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