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的“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设计与实施

2021-08-09 04:20聂斐尹华张雨辰
时代汽车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故障诊断证书发动机

聂斐 尹华 张雨辰

摘 要:随着1+X证书制度的逐步实施,适应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与完善。本文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等级标准,按照三级递进式技能要求优化《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内容与设计。精准定位汽修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实现横向技能贯通、纵向技能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1+X证书 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 课程设计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utomotive Engine Failure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course based on the "1+X" certificate

Nie Fei,Yin Hua,Zhang Yuchen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the educational reform to adapt to vocational colleges is constantly deepening and improving. This article optimize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design of the course "Automotive Engine Failure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according to the level standards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skills and the three-level progressive skills requirements. The article accurately position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professional post-capability of auto repair, realize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horizontal skill penetration and vertical skill improvement, and promotes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1+X certificate, engine fault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course design

1 引言

1+X證书制度为我国职业教育指出了一个新的改革方向,1+X证书制度的试点及证书考核也为职业教育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平台。1+X证书制度改革将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需要重构、双师队伍素质需要提高、教材教法需要更新、实训基地建设也将随之变化。同时 1+X 证书制度实施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只有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才更能适应全球智能化技术的变革。我校积极贯彻国家和教育部对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的要求,聚焦1+X证书和企业需求,以《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为例,重构教学内容与设计,全面提升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 汽车领域1+X证书内涵

汽车领域1+X职业等级证书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由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专家委员会制定。从汽车领域1+X证书模块中证书级别来看,3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的技能要求包含了低级别的技能要求。根据职业技能标准中的技能描述,初级主要掌握使用与保养技能,中级主要掌握检测与维修技能,而高级则重在故障诊断和分析技能。这样通过不同的知识模块,不同的技能深度要求,使技术人员在不同级别和不同岗位均能得到相应的证书,准确体现其技能水平。

3 基于1+X要求优化教学内容与设计

3.1 课程教学内容简介

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与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模块(高级)证书部分融通。该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开设于第4学期,共7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7个教学项目。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现代汽车维修技师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对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本文选取的起动系统故障检修与点火系统故障检修分别为该课程的项目四与项目五,该项目为X证书(高级)模块中重要内容,也是该课程的教学难点,学生掌握该项目后对发动机维修和证书认证具有重要意义。

3.2 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依据汽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1+X”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规范、企业维修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分析,拟定教学目标,本课程所选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拟定路径如图1所示。培养学生建立发动机起动系统、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思路,排故时的安全意识及规范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实训设备操作有一定危险性、实车操作步骤复杂、实车维修电路不易检测等问题。

3.3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构建符合本门课程特点与实际情况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即X证书中汽车起动及点火系统的相关培训项目;虚,即我校与公司合作研发的汽车领域1+X课程相关电路连线软件、故障诊断仿真软件的虚拟操作;实,即在我校汽车实训中心、汽车美容养护中心进行的实车操作。理实一体、虚实融合,切实解决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等作业项目中存在的理论抽象、操作安全、操练难以重复等痛点问题,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依据X证书(高级)认证要求及企业发动机维修岗位实际设置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高效执行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及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如图2所示,为项目五任务二点火控制电路故障检修中的运用情况。

3.4 多维度教学评价考核

本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发动机起动系统、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的操作能力。本课程成绩(100%)为项目考核平均分(60%)与期末考试(40%)之和。其中项目考核分为课前测试与课中考核与公益评价之和。

课前测试由教学平台直接获得,课中考核分为课堂测试、仿真考核、实践操作考核三部分。课堂测试为平台直接得分,仿真考核为仿真软件和发动机教学系统直接得分,实践操作考核为基于X证书(高级)认证要求的时间技能操作直标的小组自评、互评、师评成绩以及公益评价(汽车美容养护中心服务质量评分,由前台服务跟踪评价获得),形成“学习成果+X证书(高级)相关认证”的定量精准评价。

3.5 教学实施

根据发动机不同故障的故障现象和特点,分为“拟方案、仿故障、做中验、评效果”四项主要教学内容,以发动机故障诊断流程为主线,以校内企业汽车美容养护中心真实案例或情境引出学习任务,运用小组讨论、任务启发等方法实施教学,按照“引、析、仿、做、评”五个环节展开教学,如图3所示,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的教学设计与活动开展情况。

4 教学成效及特色

4.1 一条主线,围绕校企合作,构建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我校与企业合作,把企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完善理论学习资源; 合作研发发动机电路仿真教学软件,解决了实车故障诊断时电路看不见摸不着的痛點,有效提高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让学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在实车操作之前进行模拟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操作安全性,最后进行实车操作,紧密衔接工作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4.2 两个融入,践行素质教育,提升专业教育综合水平

公益活动融入教学活动环节,我专业与我校汽车美容养护中心共建了“无忧养车”微信公众号,推送学生定期制作的汽车公益微视频,服务行业,回馈社会。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以“工匠精神”的职业精神为引领,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对待职业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耐心专注、勇于追求进步不断创新;以新时期“汽车人”的责任与使命为引领,建立安全、环保、节能等意识。

4.3 三个维度,完善评价内涵,实施X证书相关认证考核,为课程诊改提供精准指导

通过“课前测试、课中考核、公益评价”三元评价标准的构建,充分发挥了考核评价“促进发展,提升质量”的核心价值。其中,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由教学平台直接获得,课中评价分为课堂测试、仿真练习、实践操作考核三部分,由系统、软件平台、教学平台自动生成。其中实操部分依据X证书(高级)认证要求的实践技能操作指标的评价成绩,此外,学生考核评价中增加了特色公益评价项目,在公益社会服务中评价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多维评价能实时反馈教学过程性数据,为教学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通过及时对比课程诊改中的质控点,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行业工种与1+X证书制度融合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课题编号:JK202012。

猜你喜欢
故障诊断证书发动机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轴承故障诊断分析
我是人体的“发动机”
少就是多
基于EMD和SSAE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TWP100C涡喷发动机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2016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公布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
基于R8C的汽车OBD通用故障诊断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