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的生涯发展理论观察

2021-08-09 04:50刘富龙梁泽莹郭李维邢庆超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大学生

刘富龙 梁泽莹 郭李维 邢庆超

摘   要: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以“自我概念”为主轴,包括生涯发展阶段、生涯角色、生涯模式、生涯成熟度等理论。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横向上注重学生全面提高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在纵向上满足各年级的发展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大学生生涯发展探索期方案,丰富了大学生生涯角色定位,影响了大学生生涯模式路径,促进了大学生生涯成熟,在人才培养和育人模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 生涯发展   大学生   生涯导航

一、生涯发展理论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

生涯发展理论的集大成者舒伯(Donald Super)以个体的发展研究人的生涯发展,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1](71-72)。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主要理念有生涯发展阶段、生涯角色、生涯模式、生涯成熟度等,舒伯认为一个人职业选择的历程即“自我概念”实践的历程,个人生涯发展的驱动力是将理解到的“自我”逐步融入工作中,在工作中实践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1](73-75)。我国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2]。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一)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与大学生阶段的关系。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将人生主要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期、探索期(15岁—24岁)、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1](77)。各时期的任务主要为:发展自我图像;个人的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在现实中寻找机会从事自己想做的事,学习和他人建立各种关系,学习专业知识和锻炼专业能力;找出工作中面临的新难题,发展应对的新技能,专注于本职务,维持在该专业领域中已获得的地位与成就;发展职业之外的其他角色,学习适合退休人员从事的活动。

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年龄分布为17岁—25岁,大学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实践活动、榜样引领逐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舒伯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是15岁—24岁,此阶段学生正值在校期间,通过课堂学习、社团活动、假期兼职打工进行自我探索、角色探索与职业探索,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职业。可以看出大学时期和生涯发展探索期在时间上基本吻合,在任务上基本一致,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和生涯发展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

(二)生涯角色理论与大学角色。

舒伯生涯角色理论认为人在一生中主要扮演6种角色,依次为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1](79)。不同角色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形成每个人独特的生涯模式。生涯角色理论中角色的消长盛衰和角色凸显,既受个人年齡的增长和社会上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又受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程度的影响[3](230)。成长阶段最凸显的角色是儿童,探索阶段最凸显的角色是学生。

从舒伯生涯彩虹图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生涯角色有子女角色、公民角色和学生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还要参加其他校园活动,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会独立生活等,在这个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学习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练就了一些工作必备的技能,养成了适应社会的行为习惯,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在交错复杂的大学生涯中学会了生涯角色的平衡,体验到了生涯角色的转换,更深刻地理解了大学生这一生涯角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三)生涯模式理论与大学生涯发展模式关系。

生涯模式是由生涯角色随着发展阶段的更迭,演化出不同的组合形式形成的。根据舒伯分析,男性的生涯发展模式有4种,分别是:稳定生涯型、传统生涯型、不稳定生涯型、多重尝试型。女性的生涯发展模式有7种,分别是:稳定家庭主妇型、传统生涯型、稳定职业妇女型、双轨生涯型、间断生涯型、不稳定生涯型、多重尝试型。生涯模式受个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能力、教育程度、工作技能、个人需求、价值观、兴趣、机会等的影响[1](80-81)。

在大学阶段,学生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兼职打工的实践中直接体会到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如何选择适合的职业、职业发展路径和升迁通道等职业规划信息,也会从老师学长、亲戚朋友、专业前辈、网络信息等途径间接了解到其他人对职业的描述和认知。这些直接的体会和间接的经验叠加形成了大学生的职业观,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观,并在将来影响他们的生涯发展模式。

(四)生涯成熟度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成熟的关系。

舒伯在研究生涯模式中提出了生涯成熟的概念,生涯成熟包括两个层面,分别是态度层面和认知层面[4](31-36)。其中,态度层面包含生涯规划与生涯探索,生涯规划着重于未来的思考和计划。生涯探索关心的是资源的处理。认知层面包含生涯决策与工作世界的认识,生涯决策关心运用知识和思考做出决定的能力。工作世界的认识强调搜集职业信息的能力。

高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有部分内容是针对未来工作能力设置的,有专业实验、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养,大学毕业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大学生为了增强就业能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未来工作进行思考规划,对工作机会进行资源整合,对工作世界的进行认识探索,对人生道路做出理性决策。这些教育对大学生的生涯发展和职业成熟度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二、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的实施方案和模式

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围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模式,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具体实施“生涯导航”教育计划[5]。其中,横向上注重学生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重点放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创新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培养;纵向上按照不同年级的发展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有所侧重地划分为“我与大学”“我与社会”“我与职业”“我与未来”四个阶段性教育主题。一年级的重点是大学认知、专业认识和学习方法、身心健康和行为养成;二年级的重点是诚信感恩教育、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学涯规划与社会认知;三年级的重点是民主法治教育、压力与危机应对、职业认识、科技实践与创新能力;四年级的重点是职业道德规范、科技实践与创新能力、求职技能[6](98-100)。

(一)横向上注重学生的全面提高,培养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素质。

1.品德修养方面的素质

在品德修养方面培养学生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生理想;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热爱集体,创建和谐友爱、勤学互助、乐观进取的优秀班级、宿舍,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民主法制观念,遵守校规校纪。

2.身心健康方面的素质

在身心健康方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掌握常见疾病预防饮食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能力;了解并接纳自我,平衡发展性格,完善人格;对他人能够理解、尊重、包容,能够面对现实,客观认识和主动适应事物和环境;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在大学四年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职业发展方面的素质

在职业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好学习,培育求实、创新、诚信、笃学的优良学风;树立职业规划和发展意识,调动探索自我、探索职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践行职业实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求职心理准备;学会获取和筛选就业信息,掌握应聘求职的技能和方法;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积累自主创业经验,增强自主创业能力。

4.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

在创新创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洞察力、决策力、领导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创新创业素质。引导学生认知企业及行业环境,将所学的创新思维基础理论与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结合,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课外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的锻炼,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科技学术活动素养,探索、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和新理论、新技术,具备创造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纵向上按照年级的发展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活动内容。

1.大学一年级“我与大学”

“我与大学”部分在知识讲解环节开展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包括校史校规校纪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在实践体验环节进行班级成长导师访谈、心理健康测试、地震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知识讲解和实践体验相辅相成,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生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通过专业导论和专业培养计划介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诚信系列教育,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與大学”不仅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阶段,还会伴随学生大学四年生活,帮助学生走好第一步。

2.大学二年级“我与社会”

“我与社会”部分进行国情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励志教育、社会公德与行为美德等多方位的理论指导,并通过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增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举办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鼓励学生将个人的前途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密切结合,形成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我与社会”是大学生与社会的初相识、初接触,提高各方面素养,掌握各项技能,促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深入社会、融入社会[7](58-59)。

3.大学三年级“我与职业”

“我与职业”部分为步入职场做准备,在大学期间引导学生认识并体验职业。“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在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上,主要通过专业实践、生涯辅导、就业教育,树立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兴趣,增强专业技术和科技活动中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增强包括人际交往、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使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强化专业本领,扎实学科基础,拓宽专业技能,为职业发展做铺垫。

4.大学四年级“我与未来”

“我与未来”部分引导教育学生进入社会,不仅能够成就自己,还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反哺社会,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涯导航”教育计划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对各方面有较准确的认知和定位;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经常收集分析行业企业信息,客观认知外部职业世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成就自我,贡献社会。

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各项工作。教育计划将“我与大学”“我与社会”“我与职业”“我与未来”四个主题教育培养模板和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创新素质四条教育培养主线融会贯通,明确各教育主题“四年不断线”,并在不同阶段突出教育重点,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点、线、面交叉结合并不断向前发展,贯穿于大学全过程,覆盖全体学生[8](101-102)。

三、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是生涯发展理论在高校的具体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从顶层设计出发,有步骤有目标地促进了大学生的生涯探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是舒伯生涯发展理论在高校的具体实践和验证。

(一)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提供了生涯发展探索期的方案。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在横向上以个体生涯发展内容为主线,从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创新素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在纵向上以大学生在校时间为主线从“我与大学”“我与社会”“我与职业”“我与未来”四个阶段进行探索。整个“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将大学生的兴趣、能力、价值观、性格等自我探索和岗位、企业、行业等职业探索有机融合,将大学生试探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动机,暂时性的决定、幻想、讨论、思量,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领域和工作层次都体现在教育中;将他们转换期需要接受的专业知识训练、就业能力增强、就业市场信息了解都设计在活动中,将他们初步承诺期确定的职业选择、试探成为长期职业的可能性、试探不顺畅后的再次重复探索活动都落实到方案中[9](73)。大学生经过四年的“生涯导航”教育实践顺利度过了生涯发展的探索期,为下一步生涯发展建立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丰富了大学生生涯角色的定位。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既丰富和完善了大学期间生涯角色定位,又为下一阶段生涯角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涯角色主要有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等,“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会尊重包容理解沟通等完善了子女的角色;尊师爱校、遵守校规校纪、互帮互助、勤奋刻苦、敢于批判等完善了学生角色;发展多样兴趣、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体魄、享受生活等完善了休闲者的角色;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适应社会等完善了公民角色。同时,“生涯导航”教育计划“我与职业”部分设计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树立学科意识、开展职业探索了解就业方向、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增强求职技能工作能力等内容,为下一步工作者的生涯角色做好了铺垫[10](73-74)。

(三)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影响了大学生生涯发展模式的路径。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要抓手,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模式,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身心健康,促进了职业发展,提高了创新素质,体会到了家庭经济水平、父母社会地位、自身心理素质、个人特长能力、人生成长经历等对自己未来选择职业方向,所从事职业的社会评价、职业价值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1](199-201)。受此影响,他们大学毕业后,有的选择遵循传统模式,稳扎稳打,稳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的选择多种形式的尝试,不断比较各种职业优劣,最终选择一份稳定的职业;有的不停地转换工作,尝试不同行业和岗位,一生都没有固定从事某种职业。

(四)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促进了大学生生涯成熟的程度。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在纵向上根据大学生成长和认知水平依次推进,从认知身边的“大学”和“社会”上升到将来必将经历的“职业”和“未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在横向上的“职业发展”模块里,从激发学生爱学习、爱专业的动机和情感到养成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良好习惯;教育计划中的一系列活动方案培养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生涯探索和生涯决策的能力和对工作世界的认知能力,促进了大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和计划,对拥有资源的处理,对未来做出的决定,对未来自身的掌控,都促进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成熟[12](347)。

总之,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促进了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整个“生涯导航”教育计划的设计架构、贯彻理念、活动内容、育人结果、最终成效与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互为印证、相辅相成,从实践角度提供了大学生生涯发展探索期的方案,丰富了大学生生涯角色的定位,影响了大学生生涯发展模式的路径,促进了大学生生涯的成熟,在人才培养和育人模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路美瑶.从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谈职业规划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

[4]朱兆红.Super生涯发展理论及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5]太原理工大学学工部.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实施指南(2018版)[EB/OL].(2018-9)(2019-10).http://student.tyut.edu.cn/index.htm.

[6]邵沁妍.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模式育人为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7(2).

[7]吴玉程.“生涯導航”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4).

[8]张恵元.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生涯导航”教育研究与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

[9]许锦民.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高校生涯教育内容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28).

[10]魏萍.生涯辅导与大学生角色转变[J].江苏高教,2007(6).

[11]黄辉.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辅导[J].学海,2012(6).

[12]王辉.高校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探究——基于Super生涯发展理论[J].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3(4).

基金项目:

1.本文为2018年太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太原理工大学工科学生职业成熟度调查及提升方法研究”(课题编号:F2018014)阶段性成果。

2.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校学科竞赛实践育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9zsszsx00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