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新选择

2021-08-11 09:10王晓春王俊达
中国市场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路径经济发展新常态

王晓春 王俊达

[摘 要]我国经济处于升维、提质的关键转型时期,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加之更复杂的国际关系环境下,我国应该以新思维、新范式来应对经济问题。我国可以从新基建、新消费、新制度等维度来提升我国经济内涵式、生态集约式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新矛盾;新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7.010

1 引言

2013年12月,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常态”。新常态的内涵是指:一是经济模式之新,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内涵式经济发展转变;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由跟跑向领跑过渡,增长引擎从投资推动、出口拉动转向内需驱动;三是从技术引进、模仿复制到主动升维,积极创新。此为一“新”。

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类惊恐万分,措手不及。除中国外,多数国家疲于应对而收效甚微,时至今日仍肆虐全球,人类健康深受其胁迫。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之深,波及范围之广,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之困,产业生态的裂变之苦,经济交易模式的重塑之痛,大大超出国家、政府的经验应对阈值,彻底颠覆了旧有的管理逻辑范式。此为二“新”。

21世纪以来,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频频危及人类健康。是什么原因导致病毒在加速威胁人类的福祉?答案是:人类自己。具体来讲,是人类自己的行为(人类工业化的路径模式)导致自然界生态系统加速演变。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肆无忌惮地蚕食其他生物的领地,进而导致大量微生物、病毒宿主的消失,自然而然地选择进化至以人类作为最后的宿主。

文章基于新病毒将长期与人类共处的事实,在新思想、新时代、新常态、新矛盾下,探寻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

2 新常态的丰富内涵

2.1 新思想与新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新中国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又一个与时俱进的伟大思想的诞生,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思想、新理论的诞生完全服务于新时代、新潮流、新变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思维,孙正聿(2019)指出,它是一种源于现实又引领现实的思想力量,饱含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饱含推动改革发展的辩证思维,饱含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创新思维。

2.2 新矛盾与新关系

党的十九大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百姓对生活的要求从满足温饱到注重品质,从关注质量向个性体验与享受的路径转变;国家从关注经济规模扩张到经济综合效益的提升,从平衡区域发展、共同富裕向生态和谐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度迈进。

2019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国内消费潜力巨大,消费升级趋势越发明显。从日本马桶、戴森吹风机、特斯拉汽车的狂热追捧可见一斑。

自2009年1月20日起,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以来,一直奉行遏制中国发展策略,现任总统特朗普在延续上届政府政策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在科技、产业、贸易、教育等领域不断加码,升维打压。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更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胡乱措辞、漏洞百出。

中美关系正处在非常复杂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一是中国经济规模挑战美国“一哥”地位导致的竞争关系;二是中国制度优势越发明显、中国自信越发坚定与美国对中国发展模式不快之间的意识冲突;三是面对全球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中国科学、果断、灵活、有担当的应变之策与美国傲慢、偏见与拒绝合作的惨重代价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剧合作难度之间的矛盾;四是中国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积极拥抱世界,广交朋友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美国逆势奉行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2.3 新模式与新结构

高铁、扫码支付、网络购物、“云端”会议、远程办公、抖音视频、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喷涌而出。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加工技术日趋成熟,个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日臻成为消费的新时尚。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中国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53.9%、第二产业占比39.0%、第一产业占比7.1%,形成了“三二一”产业格局;同比增长率依次为6.9%、5.7%、3.1%,第三产业后劲十足。

从消费结构来看,低端消费品市场逐步萎缩与出清,盲目性、大众化消费者数量减少,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品质化、高档化消费渐成主流。

从投资结构来看,“三去一降一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逐步显现,“三高一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显著改变,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市场结构来看,供给端:生产要素日趋集约化、技术化,产品差异化、定制化趋势明显;需求端:消费结构日趋理性、成熟。

从产业组织结构来看,公司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组织形式成为主流,合伙制、有限合伙制在创业投资领域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3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集约路径

3.1 新思路与新改革

我国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升至2019年的10276美元,增长了近65倍,积累了丰盛的国民财富,但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推动。随着国际市场越来越充满竞争、挑战与摩擦,党的十八大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道路,充分说明我国坚决摒弃“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跳出旧有的思维范式,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2018年的“中信通讯”事件,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发动制裁的第一枪。2019年的“华为”事件,是美国政策的延续与加码。未来,中美之间的摩擦将是多维度、多方位的新常态。这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晰,美国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崛起,不愿看到中国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从逻辑上讲,这是竞争的结果,但美国崇尚强者文化,弱肉强食,它公然摒弃公平竞争的手段和方法,选择我行我素、肆意践踏市场交易法则、无视国际规则的狂妄之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这一举措被西方国家认为是采用重商主义的思维范式,尤其随着贸易冲突与纠纷频发,国外的这种认识和理解越来越强化。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同时,也为平衡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体现出我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國担当。

中国也在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立,不断彰显高效的政府服务、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3.2 新基建与新产业

在当前肆虐的疫情、复杂的国际关系、升维的经济转型阵痛情形下,在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的境遇下,我国可以充分挖掘与利用国内巨大的投资弹性空间,消费潜力市场红利。

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国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依然贫瘠,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可以发挥乘数效应。在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的投资价值。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5%9E%8B%E5%9F%BA%E7%A1%80%E8%AE%BE%E6%96%BD%E5%BB%BA%E8%AE%BE/24528423?fromtitle=%E6%96%B0%E5%9F%BA%E5%BB%BA&fromid=24522518&fr=aladdin#reference-[1]-24968246-wrap.

基于区域资源禀赋,主动优化升级,转换增长引擎,同时基于区域异质性和发展的阶段性,实行差异化产业结构政策,强调绿色生态产业循环,强化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地与赋能,实现经济升维、可持续发展。

3.3 新消费与新保障

新消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方式的改变;二是消费品质的升级。2015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仅占总消费品零售额的10.8%,到2019年,占比已提升至20.7%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2003/846460.html.,2020年前5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3%。李子柒网红、直播带货、社区团购、门店到家、线上线下携手共振等新业态、新模式消费的强劲势头正成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成熟的数字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健全完备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为新消费助力升级。但此时,最应该关注的是物流包装的过度使用与污染。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在教育研学、休闲娱乐、出行旅游、社交通讯、医疗卫生、康养保健等方面。但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低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说明居民消费支出的谨慎与收缩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2001/831325.html.。原因在于房价过高对居民消费的挤出,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的隐忧以及家庭孩子教育培训的高额负担。

国家应在鼓励新消费的前提下,提出新消费模式下的绿色生态解决方案,杜绝物流配送体系的垃圾污染,立法使用新能源运输工具、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鼓励使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国家应该加快社会信用征信建设步伐,奖励守信,严惩失信,打造诚实守信、依法办事、公开透明、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稳定物价与房价,控制药价,普惠民生,牢牢界定学校的职能,规范社会培训机构的定位,夯实就业渠道,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内需对我国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4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外部冲击,但令全球经济处于半停摆状态,除中国全面复工复产外,世界大部分国家深陷经济持续萎缩的窘境。经济的本质属性是交换,当交换处于停滞状态,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价值归零。因此,要保证财富的价值,首先必须保证经济发动机引擎不熄火,新冠病毒最大的危害是可以熄灭引擎,这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人类是时候改变现有的工业化范式,必须保持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与生态保护、环境友好之间的和谐。这些任务需要全人类、各个国家共同合作、步调一致才能完成。美国与中国作为世界的第一、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占比达到全球总量的近四成,理应发挥表率作用,求同存异、包容共处、合作共赢。

中国将会以更加开放共享、扩大进口、改善营商环境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政府将会以更大的智慧、更多的渠道,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来说,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更是难得的颠覆西方大众对中国传统认识的机会,因为它更能让世界全方位、多视角地客观、深入了解中国的大国担当与对世界的赤诚奉献。

中国的强大与崛起,对世界的和平、繁荣与稳定将是最大的福利与保障。中国积极践行的绿色生态工业化路径将会使得整个人类地球变得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吴先华,郭际,李有平,等.基于面板数据的世界主要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13):10-28.

[2]朱风慧,刘立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经验数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36(6):42-53.

[3]师博,张冰瑶.新时代、新动能、新经济——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8(5):25-33.

[4]任保平,李禹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生产力质量的决定因素及其提高路径[J].经济纵横,2018(7):27-34.

[5]高煜.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模式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5):28-35.

[6]罗珊珊.新消费,提供增长新支撑[N]. 人民日报,2020-07-08(005).

猜你喜欢
新路径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