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下教师话语与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2021-08-11 00:58笈文婷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师话语模因论语用能力

【摘要】语言使用过程中,言语行为、方式和策略在特定的语境下被复制传播,从而成为“语用模因”。本文在模因论视域下研究教师语用模因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性,拓宽了模因论的研究领域,对于深化教师话语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關键词】模因论;教师话语;语用能力

【作者简介】笈文婷(1982.12-),女,汉族,安徽亳州人,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话语分析、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高职英语教师话语行为研究——基于模因论视角”(项目编号:SK2019001)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陈新仁(2015)提出,在外语交际中,词汇、语法都不再是衡量交际成功的主要标准,话语表达的可理解性、适切性和可接受性才是真正的衡量标准。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更关注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忽视了语言使用本身。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自觉地关注语言形式,对于语言使用并不在意,许多语言功底不错的学生在真正使用英语交流的时候往往会手忙脚乱、词不达意。语用能力是一种识别语境并能在语境中得体地表达自己并准确理解他人意图的一种能力。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缺乏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机会,因此外语课堂是他们提升语用能力的重要机会。如何通过教师话语加强学生的语用输入,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具有实践意义的。

本研究引入模因论,尝试验证模因理论下教师话语与学习者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假设教师话语中的强势语用模因能促进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提升,以期通过教学实验证实研究假设。

二、实验设计

1. 理论。模因是信息传递的单位,是文化传播的基础,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何自然,2007)。语言使用过程中,其言语行为、方式和策略在特定的语境下被复制传播,从而成为“语用模因”(李萍,2009)。在教学环境下,教师话语的行为、方式和策略如果具有凸显性,被学生成功复制传播,那么也将成为强势语用模因,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语用能力不但包括通过语言施于具体言语行为的能力,更包括根据语境变化来改变言语行为的策略能力,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用能力(刘艳,2015)。根据语用能力的分类,本研究将教师话语中的语用模因分为言语行为类型和社会语用类型,并按照模因的传播途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在课堂上凸显恰当的语用模因,通过设计语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活动来证实研究假设。

2. 实验对象。参加本次教学实验的受试者为安徽省某高职院校的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他们的学习动力趋于稳定。本研究选取两个班级共62名学生参加本次实验,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当。两个班的英语任课教师为同一人,在一班上课时,教师正常进行日常大学英语教学;在二班教学时,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凸显语用模因。大二第一学年下学期,他们同时参加语用能力测试,语用能力测试包括选择题20道,每题2分,补全对话20道,每题3分,总分100分。测试内容设计是根据李月娥、范宏雅的“言语行为测试”改编而成,重点考查学生对言语行为的判断推理能力及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语用策略的能力。

3. 实验框架及实施。通过课堂上听、读、观、练等交际活动,教师语用模因被学生注意、理解,进而经过复制和传播,成为强势语用模因,具体实施步骤有两个环节。

(1)语用模因输入环节。在课堂上,通过课堂问候、提问和评价、讨论、讲解,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言语行为发生的情境、参与者的关系及社会地位、心理层次的变化等。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会发现交际参与者在交际时不但要关注语言本身,更需要关注说话者的意图和思想是否得到了有效地传达和理解。对于一些学生所熟知的言语行为,教师会增加凸显性,引导学生关注汉语和英语语用的区别,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

(2)语用模因复制环节。这个环节中,学生在课上进行元语用策略的小组讨论,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不同的言语行为视频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学习网观看视频并进行生生互评。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注意到语用的不同维度,通过小组讨论主动了解到言语交际中得体的重要性,并在后续的任务环节自觉地根据社交距离、文化差异、语境的变化而作出策略上的改变,成功地复制语用模因,完成交际任务。

三、结果与讨论

教学实验开展一个学期后,我们对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了语用能力测试,重点考查学生的语用策略能力和语用知识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在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实验后,实验组的语用能力测试成绩和控制组的语用能力测试成绩是有显著差异的。

从表1可以看出,在语用能力测试中,实验组和控制组表现出了显著差异(t=3.561,df=60,p<0.05):实验组的语用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的语用成绩(MD=8.99)。这说明教师语用模因被学生成功地复制传播,成为强势语用模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模因的传递须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在实验组教学中,教师抓住恰当机会提供语用展示,让学生对元语用信息产生兴趣进行关注,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完成语用模因的同化和记忆阶段。在演练环节中,学生积极运用并主动搜索合适的语用表达,完成语用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在此之后,教师和学生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加深对语用模因的认识。教师在展示语用模因阶段,应注意凸显语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及与汉语语用的差异性,这样更能增强语用模因的凸显性,例如:

例1:evaluation

T: That's great, Li Tao. I think you deserve a high five.

S: Thank you. (High five)

例1,中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非常满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教师已经走到学生的身旁,并提到了high five,学生非常高兴,接受老师赞美的同时愉悦地与老师击掌。这种真实场景让学生很好地捕捉到了称赞的灵活表现形式,另外也会意识到肢体语言得体的重要性。

例2: humor

T: let's see if this guy works with me. Oh, its naughty.

Ss: (laugh)

例2中,授課教师需要打开投影仪播放视频,可是过了一分钟没有成功。于是教师开玩笑地说它太调皮了。教师诙谐幽默的话语虽然简短却避免了课堂的尴尬,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幽默是语用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场面尴尬和问题尖锐不易直接回答的时候,都可以采用幽默的方式化险为夷。

本研究在语用模因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验,检测了语用模因对于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应顺应语用模因的传播路径,在教学中适时凸显语用模因,创造合适的机会和活动让学生得体地使用语用模因,这对于学生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对教学语言和语用意识的认识。教师应该以全新的理念去看待语言的重要性,语言在教育中具有核心位置Splsky(1978)。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工具,更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它在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n ,1991)。教师尤其是语言类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当成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用言语来表情达意、行为做事,只有教师真正地提高对语言的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话语的质量,提升课堂语用策略,并提供给学生恰当的语用模因。

2. 拓宽语用模因的宽度并保持一致性。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语用获得渠道会呈现多维化。他们会接触到丰富的目的语影音材料,由于官方语和地方语的区别,有些材料的语用表现难免和教学过程中显现的语用知识有所出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拓宽语用的宽度,让学生有机会多维度地接触语言,揭开差异的面纱。

3. 语用测试更加完善和普及。传统教学普遍重视对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学习,教师会反复强调和讲解词汇、语法、句型的重要性,测试内容也会偏向语言测试,忽视了语用的考核,使得学生对自身的语用能力没有准确的认识,误以为语用能力很好。一方面应该普及语用测试,另一方面语用测试自身也要更加完善。语用能力包括语用知识、语用意识和语用表现,语用测试也应该相对全面地考查语用能力的各个方面。

四、结语

本研究在模因论视域下研究教师语用模因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性,通过对实验组采用语用模因教学,以及语用测试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凸显语用模因,使得学生复制、传播语用模因,实验组的语用能力显著优于控制组。本研究拓宽了模因论的研究领域,对于深化教师话语研究和改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启示。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语用测试的维度不够全面,对于语用表现和语用意识的涉及较少,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用状况,未来的相关研究会继续丰富本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Splsky B.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 Rowley, MA: Newbury, 1978.

[3]陈新仁,李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7-12.

[4]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轮·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李萍.语用模因复制与话语得体语用能力的培养[J].外国语文,2009(3):128-132.

[6]李月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刘艳.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模式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 2015(1):114-119.

猜你喜欢
教师话语模因论语用能力
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话语水平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浅谈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现状探析及对策思考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