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兴宇:智能助力泸州桥隧管养迈上新台阶

2021-08-12 04:42汪玚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桥隧管养泸州市

文/本刊记者 汪玚

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兴宇(源清慧虹供图)

在我国西南山区高地震烈度区复杂环境下,智能监测及信息管理平台如何实现桥隧养护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具体效果如何?

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市公路局局长党委书记曾兴宇向本刊记者分享了泸州市智能化桥隧管养的实践经验。

泸州——美丽山城的智慧探索

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东邻重庆市,南接贵州省、云南省,处于成都-贵阳-重庆-昆明直线连接中心位置,长江和沱江两江交汇处,是四川东南出川出海和重庆西南出海东南亚必经通道。

由于两江和自然山体的限制,泸州依靠跨江大桥进行交通联系的组团式城市格局由此形成。跨江桥梁在泸州城市交通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泸州是一座美丽的山城、江城,仅长江岸线就有136公里。”曾兴宇表示,“全市公路交通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公路桥梁较多。”

据曾兴宇透露,目前泸州市共有普通公路桥梁1386座,49788.92延米;普通公路隧道2座,2004延米,其中长隧道、中隧道各1座,长度分别为1288延米和716延米。

桥梁隧道的安全运营,一直是交通人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人工桥隧检测成本高、效率低,因为复杂的地形等因素,有许多检测不到或检测难度极大的地方,部分作业环境更对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挑战。

随着人们对运营桥隧结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适用性日渐重视,桥隧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检测手段的智能化越来越得到业界关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为桥隧养护的智能化、信息化提供了新机遇。

泸州市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的通知》,重点强化国省道桥隧养护管理,与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市范围内使用国际领先、自主可控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时监测桥梁、隧道安全和结构状态,成为四川省首个建立桥隧群动态监测的城市。同时,泸州市深入探索智能化管养新机制,为更多城市交通的智慧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桥隧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全市三十多座桥梁与隧道的实时动态监测,特别是2018年宜宾两次发生地震,监测系统一天内生成对比分析报告,为桥隧安全运行提供了及时完善的科学依据。”据曾兴宇介绍,泸州桥梁隧道智能监测系统主要实现了实时监测、有效管理、科学评估三个功能。

一方面,实现桥梁隧道远程7×24小时动态自动监测,分级预警;一方面,对管养人员日常巡查、定期检查、维修管养等重点工作进行记录、管理和分析,并可借助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监测信息和结论参考,管理相关工作;另一方面,系统可定期比对监测数据,形成监测报告和桥隧健康状态走势,为养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桥隧的异常情况后评估。

基于以上功能,泸州桥梁隧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管养与传统养护管理相结合,使得桥隧管养更准确、更及时。

曾兴宇表示,智能化监测数据的长期积累,为每年桥隧的定期和特殊检查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分析,为桥隧维修整治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我们还与四川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桥隧专家实现联动合作,针对在检测与人工巡检中出现的无法核定的特殊情况,由桥隧专家结合现场察看与数据分析,更准确地评定桥隧现状。”

而在及时性方面,一则巡检人员可以不再“大海捞针”,对于桥隧监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查看,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桥梁运营状况;二则就一些智能监测未发现的病害情况,通过人工巡查进行弥补,从而就新病害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智能监测,收集病害变化数据,及时了解病害发展情况。

泸州交通桥隧监控平台(摄影:陈楠枰)

据曾兴宇介绍,泸州市还整合社会资源编制了《公路桥梁无线传感网监测系统标准》,经中国公路学会评审通过后,该标准将成为全国行业标准推广应用,推动交通行业桥隧监控系统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及实施工作。

科技兴安 酿造幸福

在泸州市智能化桥隧管养的实践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曾兴宇表示,在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缺少桥隧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测系统,智慧桥隧监控系统的运行机制不够顺畅,缺乏自上而下的系统建设指南三个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泸州市谋定而动,将下一步规划瞄准建设泸州桥梁、隧道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测系统;细化三方合作机制,深化数据分析应用;泸州市桥隧现有多元系统融合;建设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进一步深化研究信息平台功能五个方向。

一方面,逐步完善泸州市在役桥隧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在建桥隧安全监测系统部署,积累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在设计阶段予以提前考虑并做出监测设计,使得监测系统的准备与运行工作更加充分、科学。

另一方面,落实三方合作细则,建立常态化工作流程,充分整合三方优势资源,形成针对泸州市桥隧工程的有效、快捷、灵活的联动机制,有效指导桥隧养护管理工作,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应用闭环,指导促进系统的持续、健康、稳定运行。

泸州市桥隧的信息数据来源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一是提供桥隧的交通环境数据的应急二期系统,如视频数据、交通异常事件统计数据及交通断面流量数据均来源于此;二是健康监测系统,主要提供桥隧的结构运营状态数据,如结构变形数据与结构受力数据。

“目前,泸州已实现将两个系统的数据融入统一的监控大屏显示,但未对两个系统的数据融合分析给出明确的算法模型,下一步将在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上进一步挖掘探索。”

泸州市还将促进海量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桥梁数据共享性,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应用,确保现有系统数据与省级数据系统的融合对接。同时,加强平台操作人员、信息成果使用人员的培训,提升信息平台使用成效,将信息平台信息化成果应用最大化。

泸州,这座“酿造幸福”的城市,正不断以智慧探索、科技兴安,营造更好的交通运输安全环境,以不断提升的交通安全提升城市居民出行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桥隧管养泸州市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基于BIM的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桥隧管养新理念(桥梁篇)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二维码在机电设备管养中的应用
大连开凿全国最长城市山岭桥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