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2021-08-14 11:40江红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奥曲门静脉奥美拉唑

江红艳

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系统常见病,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上部位消化道出现的出血情况,发病原因为消化道溃疡、门静脉高压等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且病情进展迅速,疾病进行性发展,引发循环衰竭症状,导致出血性休克,有较高的死亡风险[1]。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而临床治疗的目标是应用快速止血剂预防再出血。奥美拉唑在各种消化道疾病中可发挥显著的抑酸作用,可保护消化道黏膜,促进血液凝固,因而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奥曲肽为八肽环状化合物,可发挥与生长抑素相近的效果,也可发挥控制出血的作用。而单一止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因而联合用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2]。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将奥美拉唑及奥曲肽联合用药方案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80 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6~73 岁,平均年龄(54.27±9.43)岁;病程1.0~6.0 h,平均病程(2.52±1.16)h;原发病:肝炎后肝硬化8 例,酒精性肝硬化8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 例,胃溃疡6 例,复合性溃疡7 例,门静脉高压6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28~75 岁,平均年龄(54.81±8.94)岁;病程1.1~6.0 h,平均病程(2.61±1.18)h;原发病:肝炎后肝硬化7 例,酒精性肝硬化4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 例,胃溃疡8 例,复合性溃疡4 例,门静脉高压1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官或系统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障碍者;肝肾、心脏功能异常者;存在消化道相关手术史者;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或过敏者;孕妇或哺乳期女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叮嘱其卧床休息,并禁食,以补水补液及营养支持进行对症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以吸氧、保肝及补充血容量、补充维生素进行治疗。

1.2.1 对照组 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314,规格:40 mg)治疗,将40 mg 的奥美拉唑与100 ml 的0.9%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混合后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0.2~0.4 U/min,2 次/d,间隔12 h 滴注1 次。连续治疗3 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册证号H20090948,规格:1 ml∶0.1 mg)治疗,以0.2 mg 奥曲肽与250 ml 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先以静脉注射0.1 mg 治疗,再实施微泵静脉泵入,速度控制在20~40 μg/h,间隔8 h推注1次,连续推注6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2 h 后评估疗效,期间不再应用其他方法治疗,治疗期间指导患者禁食,并注意保持稳定心情,规律作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以患者治疗24 h 内呕血、黑便等疾病症状消失,且消化内镜、胃镜等检查确诊出血停止,血红蛋白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3];以患者治疗48~72 h内上述疾病症状消失,且综合检查出血停止,血红蛋白指标恢复正常为有效;以治疗72 h 内上述指标仍未见改善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②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情况,以止血时间、48 h 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为评估指标,止血标准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呕血、血便停止,患者大便转黄,便潜血试验转阴,胃管抽吸液未见血性,胃镜检查见消化道黏膜出血消失[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n(%)]

2.2 两组患者止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18.74±2.02)h、住院时间(5.42±0.99)d 短于对照组的(25.81±2.88)h、(7.22±1.24)d,48 h 再出血率0 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情况对比 [ ,n(%)]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情况对比 [ ,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该疾病多由肝硬化、肿瘤以及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血管破裂所引发[6]。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除了进行补水补液、吸氧、卧床休息及营养支持、补充血容量等对症治疗外,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提升止血效果,预防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可有效降低临床死亡率[7]。而经临床研究证实,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既往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药物起效较慢,且半衰期短,需要重复用药,而不断增加剂量及多次用药维持用药效果,会引发不良反应,因而临床用药效果及安全性均欠佳[8]。因此,研究认为单独用药止血效果欠佳,可采用联合用药提升止血效果。本次研究采用联合治疗方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联合用药方案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奥美拉唑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治疗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该药物具有较强的脂溶性,进入人体后,可迅速经患者上消化道黏膜吸收,形成对黏膜的保护作用,可避免过多的胃酸腐蚀消化道黏膜,因而有较好的创面愈合作用。不仅如此,奥美拉唑有较好的促凝血作用,可发挥较好的抑制出血效果,为胃黏膜功能的恢复及创面愈合提供充足的时间。但从单独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来看,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来说,单纯的保护消化道黏膜不能够有效止血,因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欠佳。奥曲肽为常见的八肽类化合物,静脉注射及滴注后,可随血液循环到达患者消化道,能够发挥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作用,达到较好的促血管收缩及降低门静脉压力作用,因而可发挥较好的止血效果。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过程中,奥曲肽还可以发挥较好的促血小板聚集及保护胃黏膜作用,以及有效发挥抑制再出血的作用。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过程中,通过奥美拉唑对消化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为消化道黏膜的愈合提供条件和时间,并联合奥曲肽抑制出血及保护消化道黏膜,可在保证有效止血的同时,避免治疗后再出血的发生,可有效完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奥美拉唑及奥曲肽联合治疗可发挥止血及促进消化道黏膜愈合作用,因而比单独奥美拉唑治疗止血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48 h 再出血率0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治疗在应用过程中,通过有效止血后,再为消化道黏膜愈合提供时间和条件,可提升止血后再出血的预防效果,因而联合治疗方案的止血效果及再出血预防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18.74±2.02)h、住院时间(5.42±0.99)d 短于对照组的(25.81±2.88)h、(7.22±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治疗方案止血时间短,再出血发生率更低,因而患者可以尽早康复出院。从研究结果看,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道出血过程中,除了发挥降低门脉高压及促进血管收缩作用而有效止血外,还可促进消化道黏膜恢复,因而联合用药效果较单独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可通过发挥各自的药理作用,共同达到止血、预防再出血及促进消化道黏膜修复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奥曲门静脉奥美拉唑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