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护理的应用探讨

2021-08-14 13:29马卓贤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
关键词:产时医护人员出血量

马卓贤

山东菏泽曹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400

产妇在临产生产时造成产道扩张造成血管破裂,会出现产时或产后出血症状,严重影响生命安全,因此需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1]。在医护人员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进行相应记录,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治疗质量。因此,本研究产时出现产后出血患者为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护理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0月的医院接受患有产时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14±1.02)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7例;孕周29~32周,平均(30.03±0.59)周,孕次1~3次,平均(2.02±0.11)次;。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6.01±1.21)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16例;孕周30~35周,平均(31.92±0.86)周,孕次2~4次,平均(2.13±0.21)次。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住院时期时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纾解紧张情绪,还应该向患者讲解治疗时期注意事项。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1)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结合具体发展疏导患者心理压力,强调心理作用在分娩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患者临床心理状态,情绪等,运用不同方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生产前陪伴患者,缓解紧张。(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尽量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生产时按摩子宫,缓解疼痛,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临床指导,通过语言,表情,态度等反复进行生产鼓励,语言通俗易懂,增强信心。(3)时刻观察指标变化,若出现出血应及时进行补血处理,同时生产中确保无菌操作,降低临床感染。(4)术后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康复锻炼,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若出现异常及时回院治疗[2]。

1.3观察指标 (1)两组产时以及产后出血量。

(2)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筛查表评分。抑郁自评筛查量表根据抑郁的程度分为五个指标,总分27分,分数越高,抑郁情况越严重。焦虑自评量表,根据患者焦虑情况分为五个指标,总分21分,分数越高,焦虑状况越严重。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产时以及产后出血量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相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筛查表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PHQ-9评分以及GAD-7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HQ-9评分以及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分娩时,产妇由于内心紧张以及担心胎儿会产生焦虑情绪导致产道出现撕裂从而造成产后出血,因此需要临床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治疗。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相比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出血量,改善临床指标。临床在患者出现产后出血时,会形成紧张的情绪,产生相应的刺激性反应。该类情况不利于患者进行子宫修复,导致出血量增加,形成不良循环症状。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采用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干预,根据患者的临床具体条件,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普通干预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疏漏,能够更全面地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能够促进患者与护士进行沟通交流,提高治疗的配合程度[3]。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HQ-9评分以及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出血量,改善临床指标,可以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产时医护人员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