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举措

2021-08-14 05:26杨泽华
关键词:举措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杨泽华

摘要:《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那么,作为学校,对于中学生的教育不仅是要教会中学生相关学科的知识,还应该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情感。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以各种形式的爱国主题教育来不断影响中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遵纪守法、尊重父母师长、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学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开教育,也会使学生健康成长、从而实现现阶段教学的总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04

在现阶段,学校在展开爱国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以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为基础,逐渐对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发挥影响作用,从而增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然而,在现阶段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大多数学校都会在学生的学科教育中,如:语文课、历史课以及思想品德课上,通过一些文章或者事件来教育、启发中学生,以激发中学生的爱国精神。但是只依靠这种方式难以有效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还需要在学校活动组织、校园氛围的营造等多方面展开教育。

一、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从一次次的活动、知识的讲解等来引导、教育学生,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并使中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对民族有着自豪、自信的情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中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例的了解、感悟,能够明白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是团结,从而使青少年能肩负重任,为实现中华复兴而努力奋斗。

2.有利于中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

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的脚步也要与时俱进,但是不能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忘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学校在对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参加主题活动了解历史重大事件,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能在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并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观念

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促使中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做出自己一份贡献的观念。通过学校的各种爱国主题教育,让中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下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学校的引导以及教育下成为有文化、有修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切入点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有效促进中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型人才。所以,学校需要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爱国行为,并且学校要把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作为教育的切入点。

那么随着中学生的成长、知识的不断积累,在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中不断影响,使得学生的爱国思想从浅层次的理解逐渐深化,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爱护班级集体,维护社会和平稳定。

三、在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中使中学生快乐成长

对于中学生的教学,学校需要顺应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实践活动为基础,能促使中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感受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高效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1.带领中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

在学生升入中学,即将面对新一轮的学习时,往往都是充满激情与喜悦的情感,那么为了使学生对待学习能吃苦耐劳,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纪律,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暑期参加军训夏令营的活动。让中学生在教官的带领下,通过对一个个动作的学习,明白严于律己的道理,促使学生形成顽强的意志。在感受教官们的英勇气概中,能够认识到军人的辛苦与不易,增强爱国情怀。

2.定期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

学校为了多形式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一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其中学校以“爱国”为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可以通过素描画、油画等绘画作品表达爱国情怀,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工作品来参赛,凡是学生经过自己劳动展示出来的作品来参与此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都要把这些作品展示在学校的展示栏中,用投票比赛等形式来促使文化节活跃展开。那么,在这种爱国主题文化节中,中学生在作品的制作中,也会通过查找相关爱国资料来完善自己的作品,以此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3.举办校园运动会

学校除了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之外,为了丰富爱国主义的教育形式,可以举办春季运动会,包括:田径比赛、跳远比赛等学生运动项目。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师生互动比赛,例如:四百米师生接力赛、拔河比赛等。学校以运动比赛为基础,让中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得以锻炼身体、培养中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与此同时,当学生发现自己运动的天赋之后,也会不断努力训练,参加各项比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

4.积极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赛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中学生积极进取、大胆探索的精神,学校还可以开展主题诗歌朗诵赛。首先,让教师引导中学生合理筛选诗歌,如:《祖国——我心中的一首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然后当学生确定好需要朗诵的诗歌后,要想使学生情感真挚的进行朗诵,必然需要学生了解诗歌的相关背景事件,都能启发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诵,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精神品质。

5.举办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

作为学校,要教育中学生爱国,那么,首先需要教育中学生爱父母,爱身边的人。要让中学生懂得时刻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父母、老师。比如: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的时候,学校可以让中学生以写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教师的感恩之情,也可以提倡中学生制作手工制品来表达对父母亲以及老师的谢意。

四、学校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来展开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让中学生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去不断地感受、领悟。以此,在校园建设中,在教室内壁、走廊的墙壁上、校园文化角等地方挂有激励中学生努力学习的名人名言,也可以挂一些名人的生平事迹,通过这些文字的影响来促使中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中华文化。并且,在对校园文化的营造中,除了将这些名人事迹、名言以文字形式展示出来让中学生阅读之外,还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以及节日文化的教育在校园内营造爱国氛围,促使中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不断感悟,从而增强中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

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上,因此,学校要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通过以相关学科知识的讲解为基础,展开一定的扩展延伸,促使中学生了解相关中华历史文化以及一些历史事件,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爱国精神。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当学习杜甫的《春望》这一首古诗时,语文教师除了带领中学生学习这首古诗,还应该简要地为中学生讲解“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让中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了解诗人杜甫所处的社会情况后,能够深刻感悟到诗人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从而启发中学生热爱祖国,努力维护社会以及国家的和平、安定。

2.充分发挥国家相关节日的教育作用

对中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要让中学生在学校的引导与教育下,重视中华传统节日,比如在每年的中秋节,学校可以为中学生发放月饼,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体会学校带来温暖的同时,能爱集体、爱学校、爱国家。除此之外,对于“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一些重要的节日,学校都可以在节日的背景下开展一些观影、讲座活动,来使中学生了解党、了解自己的国家,启发中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而言之,学校在展开爱国主义的教育中,不仅需要安排教师合理进行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能感悟中华文化、了解历史事件,还需要结合国家相关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而促使中学生在学校多形式的爱国教育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黄荣德,徐志帆.利用革命老区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4(06):50-51.

[2]邱伟光.以爱国主义精神升华育人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2009(20):7-11.

[3]杨晓玉,王培豪,芈双海.寸心思报国 育人在光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尝试[J].中国德育,2011(06):69-71.

[4]谢坤.加强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策略——以莎车县第二中学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07):59.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043)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初级中学,甘肃 会宁730700)

猜你喜欢
举措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