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传统客家缠花的传承探析

2021-08-14 17:22李海燕
工业设计 2021年7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李海燕

摘要 :客家缠花是客家妇女勤俭聪慧的天性与独特艺术涵养的体现,是海峡两岸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之一,同时也是两岸客家同根同源,文化互联互通的见证。但随着客家习俗的简化、人们审美的转变,传统客家缠花工艺面临“人亡技绝”的困境。本文将从传统客家缠花的起源、特色及传统应用、制作工艺、面临的困境及传承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客家缠花工艺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缠花 ;传承

中图分类号 :TS9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672-7053(2021)07-0147-04

Abstract :Hakkas wind flowers is the embodiment of Hakka women's industrious, thrifty and intelligent nature and unique artistic self-cultivation.It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folk handicraft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It is also a witness of the same root and cultural interconnection of Hakka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However, with the simplification of Hakka customs and the change of people's aesthetics, the traditional hakkas wind flowers wrapping technology is facing the dilemma of "human death and unique technology". This paper will elaborate the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difficulties and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Countermeasures of traditional Hakka flower binding,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akka flower binding technology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kkas Wind Flowers; Inheritance

1 传统客家缠花概述

1.1 传统客家缠花的起源

客家缠花的发展至今未有史料明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人们插戴簪花的习俗。史学家赵翼所著的《陔馀丛考·簪花》:“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1]。阐述了汉文化的的簪花习俗。清代《厦门志》中记载 :“岛中妇女,编花惟龙凤、雀蝶诸形,插戴满头;‘闽小记所谓肉花盎也。以不簪花为异像,生花尤工巧,馈遗必用花”[2]。可得知当时闽地妇女大多有在头上插花的习惯。因此,从地方志及手艺人的口述中推断大约在明清时期出现此项工艺。从 2007 年《厦门晚报》报道的《翔安洪厝村家家户户都扎花》中可知,厦门地区仍保留有缠花工艺,也可推测《厦门志》中所述人造花应为缠花 [3]。由此可见,缠花制作于民国时期便成为了客家妇女的日常手艺。

客家缠花因其技法与刺绣相似,同将图样描绘在纸张上,以蚕丝绣线扎缝包覆,使图案呈现出立体效果,故被称为“立体刺绣”。许多收藏家认为缠花技艺应该是刺绣的延伸,外形细致精美,图案造型丰富并寓意深刻,广泛应用在头饰、挂件及祭拜供品中,颇受欢迎。

1.2 传统客家缠花的造型特征

传统客家缠花是民间手艺,大多采用仿生手法进行创作,大部分手艺人通过精心设计,将取物的特性进行简化,综合搭配,创作出有趣的造型。其造型以花卉最为常见,除此之外还包含动物和吉祥器物等题材,皆为缠花取材对象,图案取其谐音或隐喻含义表现其喜庆主题。其中,牡丹(牡丹花瓣繁复,象征富贵)、石榴(比喻多籽,祝福新人多子、多孙、多福气)、莲花(寓意喜事连连)、梅花(梅花五瓣花瓣,象征五福)等为常用植物造型 ;喜鹊(搭配葫芦造型,意为“福禄寿禧”)、龟(象征长寿连年)、蝴蝶(取其谐音,象征福气与长寿)、金鱼(象征金玉满堂)等为常用动物造型 ;葫芦(福禄)、粽子(高中狀元)等为常用吉祥器物造型。客家缠花中的造型均有对新人、新事、新生活的美好寄望,寓意深刻(如图 1、图 2、图 3)。

1.3 传统客家缠花的类别

客家缠花做工精巧细致,色彩丰富又不失雅致庄重,多用花卉、草虫以及吉祥动物搭配,错落有致。旧时主要用作步摇发簪、童帽装饰、婚嫁灯饰、挂件及祭拜供品。

1.3.1 童帽装饰

在客家传统习俗中,新生儿出生满月或对岁时,外家(外婆家)为庆贺外孙生日,会制作一套婴儿服饰,其中包括从头到脚的用品,有帽子、衣服(和尚服、肚兜等)、鞋袜、被子,以及银镯、长命锁或银项圈,以示“有头有尾”之意 [1]。在客家传统的礼俗服饰中,帽子是极为重要的品项,可以避免风寒入侵、防御邪气,是保护头部的重要服饰。客家童帽上的装饰,除了刺绣及金属装饰外,最具特色的便是缠花物品。客家童帽常见的款式有风帽、状元帽、虎头帽等,图案多为花卉,亦有仙鹤、彩蝶等造型,寄托了父母及长辈对孩子的期盼与祝福(如图 4、图 5)。

1.3.2 步摇发簪

旧时传统客家女子出嫁时,将长发盘成三把髻鬃,插上金属发釵或多彩缠花发簪。缠花发簪多为两支一组,簪上图案多以花卉、蝴蝶为主,配以各式珠子或串珠作为点缀,造型绝美生动(如图 6)。

1.3.3 新婚嫁妆及新房挂件

灯饰是传统客家婚嫁习俗中不可缺的嫁妆之一,客家话中“灯”与“丁”同音,以表外家对出嫁女子添丁旺族的寄望。客家缠花灯饰造型极为丰富,灯提把部分做成葫芦造型,灯罩面料上用刺绣绣上寓意美好的精美纹样,顶部用色彩绚丽、造型生动的缠花作为装饰,造型多以牡丹、仙鹤、蝴蝶等图案,底部缀以彩穗,寓意“岁岁平安”,整体象征了“福禄添丁”之意。另在新房装饰中,客家人也会用到丰富造型的缠花和刺绣挂饰进行装点,以营造新婚喜气、温馨的氛围(如图 7)。

1.3.4 祭祀供奉

缠花桌供大部分是客家女子在出嫁前准备好带往夫家的嫁妆,客家传统客家民居的正厅设有祭拜的祖先牌位,桌上除了会摆放香炉、烛灯、水果外,还会将缠花桌供摆放两侧。缠花桌供多为花卉、枝叶、草虫、蝴蝶等造型,精致美观,大多为六面,正面及两侧是透明玻璃罩,外观呈现出更多视角,底座部分会绘制如意云纹雕花或各式花卉(如图 8)。

1.4 传统客家缠花的色彩

客家人的生活服饰,颜色多以蓝色、黑色为主,简约素朴,但客家缠花工艺及刺绣则会运用色彩明朗鲜艳的色彩搭配,特别逢喜庆时则以大红色系强调喜气。而客家缠花因其主要用于婚嫁及新房装饰,造型也以花卉居多,所以传世作品多以红色和绿色搭配为主,金银色搭配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表现热闹的氛围。但色彩搭配上大陆的客家缠花色彩较为单一,台湾地区则更注重丰富的色彩搭配(如图 9、图 10)。

1.5 传统客家缠花的制作工艺流程

客家缠花的制作材料简单平实,是一项非常平民化的工艺,其纸片有些还会使用回收的请帖或包装盒,但是其传世作品造型却精巧华丽,充分显示出客家女子勤俭聪慧的天性与独特的艺术涵养。

传统客家缠花的制作工艺分为绘图样、剪纸板、劈丝、缠线、接纸模、带金、组合、点缀八个步骤。

1) 绘图样。将设计好的造型分部分进行绘制纸板,这是制作缠花的基础。缠花的花型取决于纸板造型,需将图案零件绘制在纸板上,再根据造型剪下排列组合。“弓”字型是最常使用的基础形状,可用于花卉或者叶子。

2) 剪纸模。按绘制好的纸板图形裁剪下来,纸板造型应匀称,使最终作品造型呈现最佳效果。

3) 劈丝。劈丝后的蚕丝线缠绕后更为平整,有光泽,视觉效果也更好,不易脱落。

4) 缠线。缠线是缠花制作工艺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将丝线缠绕在准备好的金属丝和纸模上,使丝线平整缠绕在纸模上。首先,将丝线包缠金属丝一小段,来回 5—6 次,主要为固定丝线,使其不易于落线。其次,将纸片固定在金属丝上,纸模弧面向外开始缠绕,以固定纸模在金属丝上。最后将纸片固定在下,金属丝在下捏紧,开始均匀缠绕,缠绕时注意松紧结合,以达到不露纸模以及表面光滑平整的效果。

5) 接纸模。缠满一片纸模后,中间留间隔约 1 毫米的距离,续缠绕第二片纸模,缠绕完成后对折包缠金属丝即完成叶子制作。如多片则用一样的方法进行缠绕。

6) 带金。带金是指将金色或银色的锡箔纸用丝线上下嵌于纸片上,不同的款式造型,会使用粗细、长短不一的锡箔纸点缀,使缠花作品更为华丽、喜庆。

7) 组合。将各个零部件进行排列、组合。

8) 点缀。缠绕、固定、组合后使用珠子、水晶等进行点缀完成。

2 传统客家缠花面临的困境

自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客家缠花手艺日渐式微,客家缠花传承人也出现老龄化趋势,技艺濒临失传,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

首先,传统客家缠花受众面较小,知名度低。其款式、色彩均未能与时俱进,与年轻一代的审美有一定的距离,虽然传统客家纏花有着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但无法进入当下人们的生活。笔者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在 87 位(18—45 岁)被访者者中,仅有一位被访者知道客家缠花。

其次,传统客家缠花制作工序复杂,制作周期长,难以量产,最终导致产量低、价格高、利润低的现象,无法适应商品市场的需求。另传统客家缠花一直以师徒传承方式传承手艺,因其学习周期长,收益微薄,极少年轻人愿意继续传习。

最后,地方相关单位不够重视,虽各地均设文化相关部门,并要求其对当地手工艺进行深入挖掘,但大多聚焦戏剧、剪纸、刺绣等“非遗”大类,疏忽了对个别民系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传统客家缠花的传承策略

随着我国在全球地位的上升,文化部也提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促进传统文化全面复兴,我国政府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中提到:“到 2025 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国内民众对本国文化的兴趣与认同也随之快速升温,兴起“新国潮”“宫廷剧”,各地成立“汉服社”,大批新生代对传统服饰文化有了重新认识的机会。将客家缠花文化与工艺重新梳理、应用,将会使客家缠花获得涅槃重生的机会。

3.1 手艺人与跨界设计师或艺术家联合创作

传统客家缠花既丰富了文化内涵,工艺材料又天然环保。旧时主要应用在婚嫁及供奉用品上,范围较为局限,应让手艺人与跨界的设计师或艺术家联合创作,在其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3.1.1 新婚头饰

在款式上可将其简约化,搭配当下流行的新中式旗袍或礼服进行设计。在色彩方面,中式礼服可沿袭传统客家缠花喜庆的色彩搭配,同时将其明度和纯度降低,让色彩更为柔和、高级。除此之外,在包装方面应更为精致,如将其置入木质玻璃盖礼盒,便于使用者在使用后可以保存收藏,以作纪念(如图 11、图 12)。

3.1.2“文化”伴手礼

在国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傳承的背景下,地方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为了一大热点,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伴手礼是当下所需。但当下的旅游产品多是千篇一律,手工产品的文化价值及情感价值是工业产品不可替代的,但仅靠手艺人是很难推进其保护和传承的。因此,要使客家缠花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有手艺人的手艺及跨界的创新,通过国家或商业搭建的“非遗”平台,为客家缠花手艺人与现代知名首饰设计师、服饰设计师及其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进行跨界合作,根据当下消费需求开发设计胸针、头饰、帽饰、永生花礼盒等伴手礼,并借助国家各类“非遗”保护及推广平台,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和消费客家缠花,了解客家相关文化(如图 13、图 14)。

3.2 联合各地客家商会成立客家文化手工品牌并推广

据统计,现全球有接近一亿的客家人,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民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客家传统手工艺极为丰富,有刺绣、蓝染、纳底、竹编等工艺,客家缠花仅为其中一种。要产生可观的商业价值实属不易,但可联合海峡两岸的客家区商会,牵头成立中高端客家文化手工品牌,在客家旅游区开设客家手信店,除了商品销售外,可设客家缠花手工体验,让消费者了解其制作工艺流程甚至亲手制作,增强消费者对所购买的客家缠花礼品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如在广东惠州、陆河等地,碧桂园文旅集团打造的秋长谷里和华侨城打造的螺溪谷等客家文化旅游项目,将客家手工品牌店与其项目合作,借助其平台的市场知名度、营销经验及模式进行推广。另在线上通过各大自媒体公司、网红将加快客家手工品牌的行销步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客家缠花是客家人喜庆节日的装饰物,将缠花“带喜”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会引来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3.3 借助现代技术优化其工艺流程

传统客家缠花有绘图样、剪纸板、劈丝、缠线、接纸模、带金、组合、点缀八个步骤,其工艺较为耗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年轻人不愿从事耗时长、收入低的工作。因此,传统工艺也要与时俱进,借助现代技术,优化部分制作工艺及流程。在客家缠花绘制图样步骤中,传统制作在绘制时仅靠手艺人手绘绘制,制作另一个产品需重新绘制,非常耗时。在电脑软件绘图极为便利的今天,可通过设计软件进行绘制图样,按款式进行分类归纳,需要制作对应款式时调出对应图样打印剪裁即可。

剪纸板步骤则可以借助激光雕刻机进行雕刻、剪裁,从而优化绘制图样及剪纸板流程,将大大提高客家缠花的制作效率,同时降低人工和时间的成本。

3.4 建立传统客家缠花数据库

2005 年,国务院就已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5]。据统计,我国 764 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52.49% 的品种因后继乏人等原因而陷入濒危状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虽有一定成效,但其消失速度远远超过保护速度。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应先将其进行音像及文字的记录。首先,对传统客家缠花的制作工艺流程及现存老手艺人的口述进行摄像记录 ;其次,对现存传世作品进行三维扫描记录,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影像及数据留存 ;再次,结合各客家区旅游项目建立数字化民俗博物馆,将传统客家工艺包括客家缠花工艺的实物及其制作工艺的数字化记录一同展示,并让参观者体验各种工艺的制作 ;最后,通过线下旅游项目及线上视频的宣传推广,让人们对传统客家缠花技艺及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关注。

3.5 在客家地区的高职院校开设相关课程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传承人高龄化、传承人才“断档”等困境。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要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的重点,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限途径。因此,依托高校研学平台,开设传统手工艺课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模式。首先,可在四大客家聚居地(福建的汀洲、广东的梅州、惠州及江西的赣州)的高职院校尝试开设客家传统手工艺课程,将传统客家缠花技艺融入教学,让学生从各种手工艺的体验、学习入手,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及手工艺,到最终的文化认同 ;其次,客家人遍布各地,可邀请客家手艺人“进校园”,进行文化宣讲、传习,提高新生代对客家文化及相关手工的学习兴趣,同时可通过手艺人与师生的共同学习,促进三地的文化交流。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及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在校学生的学习,让更多新生代对传统文化、传统的工艺有所认知,最终让濒临消失的传统工艺能持续发展下去。

4 结语

传统客家缠花是一项平民化的手工艺,用料简单平实,但其传世作品造型精巧华丽,充分展现了客家妇女勤俭聪慧的天性与独特的艺术涵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见证。地方政府或组织应将传统客家缠花的文化内涵、工艺特色重新梳理,联合客家缠花手艺人与跨界设计师或艺术家,设计创作更适合当下人们需求的产品,让优秀的传统手艺与时俱进,重焕光彩。与此同时,通过客家区文化旅游项目及高校平台进行合作,深入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动,将传习客家缠花工艺作为纽带,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海内外同胞感情。

本文系 2020 年广东省科技厅《海峡两岸植物印染“同传承 共文创”的学术交流与艺术实践》(编号 : 2020A1414010149);2019 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创业训练的高职服装设计工作室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GDJG2019346)。

参考文献

[1] 赵翼.陔馀丛考 · 簪花 [M].北京 :中华书局,1963 :221-222.

[2] 周凯.厦门志 · 风俗记(卷 15)[M].台北 :成文出版社,1967 :325.

[3] 台北市志.社会志 · 风俗篇(卷 4)[M].台北 :成文出版社,1983 :2208.

[4] 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225-227.

[5] 史一丰.徽州民歌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创新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01):166-168.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刍议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